第212章 无言的结局
李幼滋不动声色听着,并不发表过多意见,有人问及李幼滋的意见,他也只是随口附和几声。
张居正第二天便知道了白胡子聚众饮酒,商议反对夺情的事情。
不等这些人动作,张居正再次给上疏乞归,请求回乡丁忧。
朱翊钧看见张居正的上疏,笑眯眯问文立万:“子萱,你意如何啊?”
“依臣之见,群臣之见也不无道理,祖制很有维护必要,不遵祖制,今后诸事可能进退失据。”文立万说得滴水不漏,“不过陛下夺情,更符合当下局面。新政初见端倪,首辅的作为至关重要,与国家大事相比,丁忧不过是小节罢了。”
文立万其实早已经知道了皇帝的小心思,朱翊钧虽然意识到张居正有功高盖主之嫌,但并不想在此刻拔掉张居正,此时除掉张居正,还会有赵居正、孙居正之流冒出来,群臣乱舞,反而更不好控制。
现在朝中不少大臣反对夺情,张居正惴惴不安,这正是朱翊钧想看到的局面。
他马上下了一道圣旨,严令群臣不得再议夺情之事,多情的事就这样定了。
圣旨一下,反对夺情的声音马上就平息了。
可是偏有硬骨头要和张居正较真。
皇上下圣旨的次日,刑部办事进士邹元标再次上疏弹劾张居正,直言如果夺情,以后揽权恋位的人都会效仿张居正,甚至有可能窥视神器,那可就遗患无穷了。
朱翊钧见状,命人将邹元标抽了八十大板,发配边远充军。
朱翊钧召见张居正时,首辅感激涕零,伏地磕头,深表对皇上对忠诚。
文立万自始至终,仔细观察着朱翊钧熟练运用权术,通过平衡张居正和反夺情势力,令张居正感激涕零,发誓效忠皇上。
朱翊钧平息夺情风波,赢得张居正的效忠之心,便想着结婚过日子了。
他召见文立万,神神秘秘问道:“子萱,你结婚没有?”
文立万有点羞赧答道:“还没有,呃,陛下尚未成婚,我急什么啊。”
朱翊钧乐了,说道:“这不是真话吧。是不是整天在宫里忙于政务,没机会接触女人?”
文立万笑道:“也有这个因素,不过主要还是我不讨女人喜欢。”
朱翊钧瞅一眼身旁的小太监,说道:“你们退下吧,我和文爱卿私聊几句。”
等着两个太监出门了,朱翊钧低声说:“知道吗,太后宣谕礼部,为朕选婚了。”
“哦,陛下大婚乃可喜可贺之事啊。”
朱翊钧沉下脸说:“可喜个屁!可贺个屌!选婚不让见个面,朕娶老婆,还不知道老婆长什么样呢。”
文立万见朱翊钧一脸愤懑,心中自然能体会到皇上的不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一般百姓家也就罢了。
贵为皇帝的朱翊钧,娶个媳妇还是没见过面的,那该有多憋屈啊。
要是洞房花烛夜,掀起新娘盖头来,看见一张自己厌恶的脸,那种心理冲击,将形成多大的阴影面积啊。
“子萱,你没结过婚,可见过百姓家里结婚的仪式?”
“见过啊。我参加过别人的婚礼。”
朱翊钧沉吟一下,说道:“这样吧,给你三天时间,我们出宫微服出访,看看民间怎么个结婚。”
“呃,陛下出宫,手续是很繁杂的,太后未必会同意。”
文立万大为惊讶,皇帝出宫,可不是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啊。
朱翊钧手一挥,说道:“此事不用让皇太后知道。我们一天时间微服出访,避开皇太后、首辅张先生。你和锦衣卫的王二毛陪我出宫即可。”
文立万手心捏了把汗,这可不是玩儿的。
皇帝出宫游玩,只有两人陪同,万一皇帝出个三长两短,几条命都不够抵的。
“恳请陛下给臣一些时间,了解到百姓谁家娶亲,再直奔主题,可乎?”
朱翊钧沉吟一下,说道:“也好,尽快去办吧。”
文立万这才舒了一口气,他正要告退,朱翊钧问道:“子萱啊,你如果娶媳妇,婚前会和女方见面吗?”
文立万不假思索答道:“肯定会的。”
唉,看来皇帝也有自己的苦衷,当皇帝也不是随心所欲的。
在文立万穿越前的时空,与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结婚,实在是令人不可想象的事情。
朱翊钧沉下脸想一下,一拍巴掌,说道:“岂有此理,朕贵为至尊,竟然不能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气煞我也。给你三天时间,选好日子,我要出宫看看百姓家的婚礼。”
文立万只能点头应允。
三天后,朱翊钧并没有再提起微服出访的事情,文立万也就悄然不语。
仁圣、慈圣皇太后选定锦衣卫指挥使王伟之女为皇后,传谕礼部,准备大婚事宜。
朱翊钧只能服从,微服出访的事情也懒得再提了。
皇帝的大婚自然办得风风光光,文立万知道,朱翊钧尝试云雨之后,就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一个极其聪慧,满腹经纶的少年天子,将无可阻挡地行使属于他的权力。
朱翊钧的锦衣卫心腹王二毛,策反了张居正府上的下人李进,张居正的一举一动,受到了监视。
也就是说,张居正在自己家中的言行举止,被朱翊钧了解的一清二楚。
新政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既得利益者对张居正恨之入骨。
转眼间,朱翊钧已经十八岁,他对亲政显示出强烈的渴望。
冯保并不愿意小皇帝亲政,他在李太后跟前屡次提及张居正辅政的重要性,朱翊钧自然能获知冯保的态度。
这天讲读之后,朱翊钧突然书兴大发,让太监研墨铺纸,想给几个大臣写几个字。
辅臣、九卿们极为高兴,能获得皇帝赏赐的墨宝,自然是一件幸事。
冯保也很兴奋,他也想获得一幅皇上的墨宝,高高兴兴凑上前来,忙前忙后,伺候皇上写字。
朱翊钧写好的第一幅字,自然是归张居正的。
写第二幅字的时候,朱翊钧瞟了一眼立在书案侧面穿着大红色袍子的冯保,把毛笔蘸满浓墨,然后徐徐举起。
毛笔上的浓墨滴答落在纸上几滴墨汁,显然朱翊钧刚才蘸了过多的墨汁。
朱翊钧接下来的动作,让文立万以及在场的所有大臣瞠目结舌,只见小皇帝再次瞟一眼冯保,猛然将蘸满浓墨的毛笔往冯保身上一甩,冯保崭新的大红袍子上顿时洒满墨汁,甚至脸上也留下好几处墨迹。
朱翊钧冷冷望了冯保一眼,又将目光投向张居正,眼神里极尽冰凉。
冯保惊得眼珠子都要掉在地上,张居正也一时面如土色,惶惧不安。
文立万从朱翊钧的眼神中,看到的不仅仅是冷漠,而是一缕杀机。
当天散值后,文立万直奔张居正府上,进入张居正书房。
文立万坐定之后,直接切入主题:“恩相府上可曾有个叫李进的人?”
“有啊,此人是我新用管家。”
文立万倒吸一口冷气,将王二毛收买李进,监控张居正的事情告诉了张居正。
张居正紧蹙眉头,问道:“消息可靠吗?”
文立万低声说道:“这是蓝舒鸿亲口说的。”
“蓝舒鸿的话是否可信?”
“蓝舒鸿被皇上从苏州调回,不仅位置没有升迁,反而在他以前的部下王二毛手下做事,心中自然愤愤不平,这个消息是可靠的。”文立万低声说道:“恩相难道没有发现皇上往冯保身上洒墨时,眼中暗藏杀机吗?”
张居正点点头:“我看见了。皇上看我的时候,也是这样的眼神。”
“恩相,作何打算?”
“唉,又能如何?”张居正黯然神伤说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自古功臣皆难逃这等宿命,我已做好取义成仁的准备,皇上要取我命,我又能奈何之?”
文立万压低声音,近乎耳语决绝说道:“现在应该立刻干掉李进,他可能就在门外窃听。”
张居正听后,屏住呼吸,眼睛瞪得溜圆。
文立万突然跃起,疾步冲向书房门口,猛然拉开门扉,一把揪住了贴在门上窃听的管家李进,将其扯进书房里。
李进刚要喊叫,文立万使劲抽了他一个嘴巴,怒道:“吃里扒外的东西,赶紧见过首辅大人。”
文立万扯下书房门帘上的绳子,将李进反绑起来,让其跪在张居正面前,大声逼问:“说,王二毛是怎么指使你的。”
李进见事已败露,只好一五一十讲了王二毛要他监视张居正,说皇上有意除掉张居正,亲自执掌权柄。
张居正目瞪口呆,如梦方醒,知道自己大祸临头了。
文立万一掌劈在李进颈部,将其砍昏,将其拖进柴房,结结实实捆上。
张居正虽有被皇帝罢黜的思想准备,却万万想不到皇帝能如此狠心下手,只能长吁短叹:“唉,居正鞠躬尽瘁,为国操劳,没想到临了是这样死法啊。”
“学生有一计,请恩相考虑。”
文立万来到明朝,多亏张居正提携,才得以生存至今,感恩之心自然是有的。
“子萱只管讲吧。”
“恩相不能坐以待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文立万对张居正直言道:“只要恩相在世,一切清白才能留名青史,如若冤屈而死,未来的历史可就黑白颠倒了。”
张居正长叹:“奈何,奈何啊。”
“恩相近来身体不好,不如趁此告假养病,然后对外诈称与世长辞,然后金蝉脱壳,隐居名山。”
文立万大胆说出自己的计谋,是因为他知道历史上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朱翊钧尚不解恨,对张居正府上进行了雷厉风行的抄家,导致张居正的一个儿子自尽,一个儿子流放充军。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
朱翊钧没有动手之前,不如自己主动去死,然后金蝉脱壳,远走他乡。
“子萱,诈死可是欺君之罪啊。”
文立万叹口气,冷然说道:“恩相若想不欺君,君就会让你永远蒙受不白之冤。如若恩相在世,或有平反昭雪之日。”
张居正听后,不由闭上眼睛,潸然泪下。
五天后,张居正府上一片哀嚎,发布讣告:万历首辅张居正突发疾病,与世长辞。
文立万恳请皇帝朱翊钧恩准,由他操办张居正丧事,以谢张居正对他栽培提携。
朱翊钧恩准了文立万的请求。
张居正葬礼之后,皇帝朱翊钧正式亲政,大权独揽。
朱翊钧降旨,削张居正宫秩,迫夺其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家属或死或流放。
王二毛率锦衣卫对张居正府邸进行查抄,他猜测张居正并未去世,力主开棺鞭尸,验明正身。
朝野哗然,纷纷对王二毛予以谴责,朱翊钧最终没有采纳开棺鞭尸的建议。
张居正去世后,文立万也突然消失,自此不见踪影。
文立万的消失和出现一样,来去飘渺,史书鲜有记载,只能从野史一些片言只语中,寻到一些踪迹。
天启二年,张居正平反昭雪,复官复荫。
王二毛临死碎碎念得一句话是:张居正肯定还活着。
——————————————
本人新书《谍战底牌》已在起点发布,敬请移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