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唾面自干

  六点的闹钟响起,云风眯瞪了一分钟起床。
  今天有很多事要做。先列个计划表,把每件事分类,按轻重缓急排序后,依次而做,这是云风多年养成的习惯。
  到地下车库取出车,云风开始了今天的行程。
  一想起昨晚的情形,云风开心的笑了。
  昨晚,他和晓寒虽然在那逗逼的停车场,转悠了半个小时才找到车,但是在众多的谩骂停车场设计的XX声中,在明亮的灯光下,在一次一次的道歉后,云风和晓寒的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
  这时,奇迹发生了,就像无数次电影里演过的场景一样,他俩发现了另外一个门,穿过那个门后,车找到了。
  虽然到家很晚,但云风很幸福。
  就如《人间失格》中所言:
  “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
  自然不会有悲痛的来袭
  可是,抱歉啊
  她自人山人海中而来
  这猛烈的欢喜
  我避无可避
  我甘之如饴”
  既然避无可避,那就“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而已”,云风心里念道。
  来到岛城中院,云风和主任有个继承的案件开庭。云风方是上诉人,没想到,对方乌压压的来个近十口人。
  云风心里咯噔了一下,略感紧张,手心里有一丝丝汗渗出。心里念叨“看来今天又碰上硬茬了,这个庭审估计不好过。”
  主任看到云风情绪有变,在桌子底下,偷偷的用手拍了拍云风的手,冲云风笑了笑,轻声说道:“没事。”
  云风回以微笑,心渐渐平静。
  果不其然,庭审刚进行到法庭调查阶段,就进行不下去了。只要云风方提出的意见让对方感到不舒服,对方就态度极其蛮狠的回敬几句,更甚者有冲过来打人的迹象。
  为了庭审能顺利进行,主审法官无奈叫了两次法警,把两个脾气比较大的当事人请了出去,庭审才得以磕磕绊绊的走完。
  此刻,不得不提一下,一个案子庭审程序能否顺利走完,主审法官的作用真的很重要。
  一位有经验的主审法官,他能对庭审程序、秩序以及案件审理把控的非常到位,你只需按他的要求一步步做就行。而一位气场不足、经验不足的主审法官却只会适得其反。
  所以,对于人才的需求,是不分场合、职业的。
  很庆幸的是,云风今天碰到就是一位合格的法官。如何让一方发言,发言的时间是多少,如何控制旁听席的秩序,如何抓住案子的焦点问题等等,他都处理的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云风心里,默默的给他点了赞。
  谁说律师跟法官是死对头?是隶属的关系方?
  一位合格的法官,一会合格的律师,足以决定一个案子的走向。至于走的方向是偏了还是正的,自由法律的规范,道德的约束,但更重要的是各自良心的规劝。
  此不仅是法治社会的需要,也是这个特殊时代的需要。
  当云风和主任走出法庭的时候,走廊里那两位当事人仍不老实,带着威胁的口气,对两人嚣张的说着一些自以为很牛X的话。
  主任对他迎着笑脸,云风低着头,一晃而过。
  就为了一个标的额不到60万的房子,至于吗?
  亲戚变成仇人,一起认钱作父。云风再一次表示无奈。
  有的时候,云风会想,作为一名律师,当碰到那种特别不讲理,比较蛮狠的当事人时,是不是该以同样的方式回敬给对方?
  对这个问题,他纠结了很久,没有答案。直到经历了这次庭审,通过主任的一言一行中,他渐渐明白了。
  “如果你被狗咬了,你是不是也要咬回来呢!”
  当一个人已经走到了偏僻路上的时候,你是没有办法把他立刻拉回来的。
  庄子云“夏虫不可语冰”,就是这个道理。一只活不到冬天的虫子,永远无法理解“冰”是个什么东西。你苦口婆心的说那么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种人看待事物,已经产生了“认识的局限性”,佛家讲这叫“着相”了。除了他自己慢慢开悟以外,任何人都帮不了他。
  而对于这种人,你碰到了,尤其是在特别复杂的环境中,你该如何与之相处呢?
  也许,唐朝时期的一位人物——娄师德,会给我们一些提示吧。
  娄师德(630年-699年),字宗仁,郑州原武(今河南原阳)人,唐朝宰相、名将。
  他曾与宰相李昭德同朝为相。有一天两人一起上朝,由于他体型肥胖,行动缓慢,所以走的比较慢,跟肥蜗牛一样,一点点的往大殿里挪。而李昭德这个时候正好走在他的后面,被其肥胖体型所挡,过又过不去,只能干着急,于是情不自禁的骂道:“田舍夫!”
  田舍夫的意思就是农民,在当时唐朝的语境中,其表达的意思就是国骂。当娄师德听到同事这样骂自己的时候,估计换成一般人早就怒了,甚至为了这句骂,撸起了袖子,干一架都有可能。
  但是,娄师德听到后,却愣了一下,然后缓缓回头,挤开脸上的肥肉,妩媚的冲着李昭德笑言道:“师德不为田舍夫,谁当为之?”
  此言一出,当场把李昭德搞得苦笑不得。哈喇子掉了一地。
  又有一天,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临行之时,娄师德问道:“弟弟啊,我现在已经是宰相,你也要担任州牧,我们家太过荣宠,会招人嫉妒的,你觉得,应该怎样才能保全性命呢?”
  弟弟想了想道:“今后即使有人吐我一脸口水,我也不敢还嘴,把口水擦去就是了,绝不让你担心。”其弟答完,心里沾沾自喜,以为如此答案,哥哥肯定会认可。
  但娄师德却道:“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人家朝你脸上吐口水,是对你发怒。你把口水擦了,说明你不满,会使人家更加发怒。你应该笑着接受,让唾沫不擦自干。”
  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出处。
  但是,如果人们通过这些著名的典故就认为娄师德是一个懦弱、庸俗、毫无大志、没有骨气的官员,那么你就是大错特错了。
  上元初年,吐蕃大举入侵,高宗征召勇士御敌,时任监察御史,年已四十多岁的娄师德毅然绝然的投笔从戎,奔赴边疆。其后,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率部驻守西部边陲,致使吐蕃人数年不敢犯边;同时他又创设屯田之举,让边关的戍卫部队都得以自给自足,使朝廷免去了“征购军粮之费”和“转输之难”,深得武则天的赏识。
  入朝为相后,在武则天统治的最黑暗初期,娄师德一方面忍辱负重,在酷吏和小人的夹缝中艰难生存,另一方面又为朝廷选拔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正直之士,默默为朝廷储备人才,以待日后的拨乱反正。
  比如,名垂青史的一代良相——狄仁杰,正是得益于娄师德的推荐和援引。但是娄师德却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自己的引荐之功,甚至连狄仁杰本人也长期误会娄师德,并且还对他表面上的为人颇为不认可、鄙视,好几次都把他排挤出朝廷,将他放了外任。
  此事,被武曌得知后,某天故意问狄仁杰。场景大概是这样的:
  某天,武则天有事询问狄仁杰,事毕后,武则天看了一眼狄仁杰后随意说道:“你认为娄师德是否贤明?”狄仁杰道:“他担任将领谨慎守职,是否贤明,我就不知道了。”
  武则天又问:“娄师德知人吗?”狄仁杰道:“臣曾与他同僚,没听说过他知人。”
  武则天道:“我用你为宰相,就是娄师德举荐的,看来他确实知人啊。”说完,武则天笑了笑。然后拿出当初娄师德举荐的奏章。
  狄仁杰见此,脸色大变,捧着奏章之手微微颤抖,愧疚之情深感于内,叹道:“娄公盛德,我被他宽容相待却不知道,我不及他,我不及他太远了!”泪悄然落下……
  《旧唐书》对娄师德有这么一段中肯的评价:“师德颇有学涉,器量宽厚,喜怒不形于色。自专综边任,前后三十余年,恭勤接下,孜孜不倦。虽参知政事,深怀畏避,竟能以功名始终,甚为识者所重。”
  《资治通鉴》也言:“师德在河陇(今甘肃及青海东部)恭勤不怠,民夷安之。性沉厚宽恕是时罗织纷纭,师德久为将相,独能以功名终,人以重之。”
  云风一直对娄先生的为人处世之法,深感佩服,也一直绝对相信,此法之精髓完全可以适用于律师等服务行业,也可适用于政治官场而立于不败之地。
  古人处世讲究“内方外圆”,娄公深得此道。
  作为我们现在人,不要受西方文化的毒害,瞧不起这样的人。如此人物,才可称之为大丈夫。
  因为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宿命是什么,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虽然身处险境,表面活得比较憋屈,但他一直在为自己的信仰而坚持,为自己的事业而努力。这样的人不可敬,试问还有什么样的人才可敬?难道是现在盛行的那些所谓不男不女的“小鲜肉”?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它们才会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而目前中国的新生一代,苗头有点不对,是时候该好好给他们树立下正确的价值观了。
  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的常识和智慧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们扛起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最后给各位看官,布置个章后作业,一起探讨一下何谓职业?何谓事业?
  云风认为:职业,就是一个人为之生存而谋生的手段。而事业,就是指一个人一辈子热爱并为之坚持做的,对社会大众、对国家民族有一定贡献的事情。
  正如孔子所著《易经系传》中言:“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就是这个道理。
  一千多年前的娄先生做到了,而我们呢?
  没事的时候,静下心来,反思一下自己,你一直为之努力的是职业还是事业,也许你人生的迷茫会不知不知觉的就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