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闻着这满院子的中药味,这还是昨天李大山去李大夫那拿回来的,那味道自不用说,这古代的中药真是又苦又臭,一口吞下去完全是残害嘴巴和鼻子。纵然有再多的怨念,为了孩子箫时雨还是一口闷。
  自从得知自己怀孕了之后,李大山就和主家商议,上午在家照顾自己,一切做饭洗衣,他全部承包。等吃过午饭之后再去主家赶工,见识过李大山的能力之后,人家竟也同意了,还能少供一顿饭,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孩子随之而来的花费可是不小呀。箫时雨意识到,光靠酥饼的生意收入肯定是不够的,总共就自己和李大山两个人,也没有一个人能帮衬,到时候自己不能干活了,这全凭他一个人肯定是不可以。看来自己现在也不能闲着了,手里多攒点儿钱,还是心安一些。可是自己还能做个什么生意呢……
  “娘子来尝一尝,我为你煮的鸡汤。”
  自从萧时雨怀孕之后,李大山得知喝鸡汤可以补补身子,对大人和孩子都好,就找李家村的一户村民,一下子买了十几只鸡养在了家里,引得村民纷纷议论,这李家是不是又出了什么事儿,不然怎么一下买这么多呢。
  弄的箫时雨这几天听着鸡汤都害怕,顿顿都有鸡汤,自己都喝腻了。这要是让其他人知道了,绝对大骂箫时雨不识好歹,这我们生孩子坐月子连口鸡都吃不着,你还天天喝鸡汤都吃腻了。
  “相公,你给人家的东西快做完了没有呀。”
  李大山将鸡汤递给了箫时雨,坐在了她的面前。
  “你先尝尝,味道怎么样。”
  “噢。”箫时雨视死如归的往嘴里一倒,“咦,你今天做的鸡汤怎么和往常不一样呀。”
  “怎么样,好喝吗。”
  箫时雨点点头,“和之前的味道不一样,更鲜了一些,挺好喝的,你是又加了什么吗?”
  李大山无奈的看着箫时雨,“还不是你说鸡汤喝腻了,但是这又没什么别的东西可以给你补身子的,我去问了程家婶子,他告诉我加点儿蘑菇香菇之类的东西会提鲜,今天给你先试试。”
  “谢谢相公。”
  等到李大山去收拾碗筷之后,箫时雨坐在李大山给她做的躺椅上,突然想到自己怎么忘记这个好东西了,那可是现代人做饭家家户户必备的呀,自己完全可以收购药材,开成一个十三香的作坊,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十三香一般用以下13种香料制成:丁香、花椒、大料、小茴香、木香、白芷、三奈、良姜、干姜、紫蔻、砂仁、肉蔻、肉桂。至于比例,箫时雨好像记得是花椒、茴香各五份,桂皮、三奈、良姜、白芷各两份,其余各一份。这样将研磨的细细的药材粉末合在一起,就是十三香。
  箫时雨还记得,自己曾经看过报纸,以十三香起家的李凤林老人每每卖十三香时总有一套不重样的说辞,有一段是记录十三香各药材的特点的:茴香好,好茴香,大小茴香分两桩。大茴香生来八个角,小茴香生来像麦芒……香白芷,白芷香,解腥祛膻最相当。羊眼泡、牛口条,羊心羊肺羊肚汤,搁上一点香白芷,它的味道特别香。要问白芷产何地,山西、陕西是家乡……”
  自己先拿药材来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到底怎么样。
  晚上,今天李大山回来的早,东西已经全部完工了,他拿回了2两银子,这是全部的工钱。
  他为了给箫时雨买首饰掏空的钱匣子终于又有了一笔进账。
  晚上箫时雨向李大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谁知李大山却不愿意。问他原因才知道,他觉得自己现在有了孩子,操心这些事情太费精力了,来的太辛苦了。
  “没事儿大山,现在才一个多月,而且大夫都说了,我底子不错,没关系的。再说了,我算了算,现在咱们手里也就725两银子,再加上一点点的散碎银两。咱们做酥饼,虽然赚了些银子,但原材料加上其他日常的生活开支咱们也没攒到多少,等咱们把孩子一生需要用钱的地方就多了。还有啊,要是咱们能做成功了,到时候你就在外面跑生意,我就在家里养胎,这多好呀。”箫时雨一项一项的给李大山算着,终于说动了他,明天和自己一起上广源镇的药材铺里把制作十三香所需的材料全部买齐。
  等两个人拎着大包小包回家之后,箫时雨将所有的药材全部分类放置,将之前捣蒜的蒜臼子找了出来,清洗干净晾晒备用。
  “娘子,你有没有什么不舒服呀。”李大山一脸担忧的望着她,这李家村距离广源镇可有几十里路,也不知道坐了这么久的车,自家娘子有没有什么不舒服的。
  而此时箫时雨还在望着自己的药材傻笑,幻想着到时候所有的银子都往自己荷包里飞的场景。
  “我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我就是有点饿了,想吃饭。”
  一听萧时雨说饿了,李大山立马变了脸色,从里屋拿来了今天去广源镇上买的酸梅子,“娘子,你先吃这个垫垫肚子,想吃什么我赶紧去给你做。”
  见李大山打算如此关心自己,箫时雨心里也美滋滋的,“嗯,你看着做吧,什么都可以。”
  “花椒、茴香各5份,桂皮、白芷、三奈、良姜各两份,其他一份。”
  在萧时雨的指挥下,李大山小心翼翼的把所有的原材料混合在了一起。
  “好了没,大山让我尝尝是不是那个味道。”
  听见萧时雨的呼唤,李大山刚要把东西递给箫时雨,立马问道,“娘子这些东西,你能不能尝呀。”
  他这一问把萧时雨也给说愣了,好像也没有听谁说过不能吃十三香吧,想到这里,尝一下应该也没有关系吧。“应该是没事儿的,你拿过来我看看是不是那个味儿。”
  “那好吧。”李大山紧紧的盯着箫时雨,做好了冲刺的准备。
  再尝到熟悉的味道,箫时雨恍如隔世,就是这个味道。
  “相公就是这个味道,我们成功了。”
  “太好了,现在你可以安心了。走吧,我刚刚给你煮好了鸡汤,赶紧去趁热喝了。”
  听见李大山的话,箫时雨一顿哀嚎,“怎么又是鸡汤呀……”
  东西做出来,就要思考怎么样去打开销路。
  在现代自然有机器化作业,速度快,效率高。而这是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光是研磨这十三种药材,就花费了好几个时辰,十三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研磨的药材一定要细,非常细,这要是大规模生产,不招人肯定是不够的,但若是用人,又容易造成产品的泄露。这可怎么办呀?
  晚上和李大山商量之后,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提议。
  不如买一辆驴车吧。
  这买一辆驴车了,以后他们上广源镇送货送东西也不用再搭乘别人的驴车。而且平时驴还可以帮忙拉磨,将药材放在石磨上先碾碎,自己再处理,更容易也更方便。再说了,之前建房子的时候也搭的有牲口棚,如今也就是放了给箫时雨买的十几只鸡,地方都还是空着的,也不愁没有地方养。
  既然两人达到了高度一致,那天李大山就开始寻找有没有卖驴车的卖家。
  也是他运气好,集市上还真有一户人家因为要搬到别的地方去,要将自家的驴给卖了,还附带车厢,大概还有8成新的样子。只不过开价较高,所以一直无人问津。
  李大山问了下后,摸了摸自己荷包里的银子,也觉得有些太贵,打算转一转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地方有卖驴的,谁知道转来转去都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
  在李家村以至周边的村落来说,一头驴的价钱在15~20两银子,再加一个车厢,得好几两银子,所以一套家当置办下来,在20~25两之间。李家村目前也只有一户人家有驴车,平时他就以送客接客的收入来源为生。
  驴主人见李大山,在集市里逛了又逛,自己也紧等着将驴车处理掉了,好去往他处,朝他招了招手。
  “我说小伙子,你要是诚心想做这笔生意,我就给你少点儿。按理说,我这卖25两银子要是不着急肯定好卖,如果你实在是想要,我给你少一两银子,24两,你看怎么样?”
  李大山绕着驴车前前后后的看了几遍,确实是头好驴,“那不知老板,你这头驴平时性子怎么样。”
  只听驴老板大声说道,“我这头驴性子可温顺了,驾车时车上的人都不觉得颠簸,要不是带它不方便,我怎么的也不会把他给卖了呀。”
  李大山心想,要的就是不颠簸,自家娘子在车上可不能走的磕磕碰碰的。既然如此,那就买吧。
  听见李大山说要买下他的驴车,驴老板高兴的,还附赠了他两袋子干草。“兄弟,我们有缘,这是我送你的。”
  “那就谢谢老板了。”
  李大山就这样拥有了他第一辆驴车,这也是一个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