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墙头草
眼下朝中正是缺乏人才的时候,又加上先前因为司徒业一事,朝廷损失了不少大臣不说,余下的那部分也需要来个大换血。距离科举还有大概半个多月的时间,好不容易碰上像千秋这样有能力又十分聪明的人,萧楚陌自然不愿轻易放过。
不过眼下这是在宫里,不管是时间还是地点都不是什么说话的好时机,萧楚陌也就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说下去。本来他应该与千秋一起回王府的,然而太妃的秘密出现得实在太突兀了,他不得不在宫里多待一段时间,处理剩下的事情。
千秋这人很有眼色,他知道萧楚陌还有别的事情要做,而且也不方便让外人知晓,因此便没再拒绝后者的好意,跟着摄政王府的侍卫便上了马车,先一步回王府去了。而萧楚陌目送他离开之后,立刻便转身吩咐身后的两个侍卫,让他们立刻派人去各位大臣的府上将人请来,就说是摄政王有事相商。
本来审问完宫女之后已经接近晌午,再过不了一会儿就该用午膳了,可萧楚陌心里头惦记着事情实在是没什么胃口。于是乎,各位大臣们便倒了霉,热乎饭还没吃上一口,便被突然造访的侍卫带到了皇宫里面。
最先到的几个大臣面面相觑,不知道这位铁面无私的摄政王为什么突然弄这么一出。起初他们还在暗中猜测是不是自己哪里犯了过错被西府的人抓住了把柄,不过眼看着朝中同僚一个接一个地被带到这御书房外,就算再慌乱的心也好歹安稳下来几分。
倒不是说他们这些人平日里有多么团结互助,不过是想着就算受到惩罚也有这么多的人陪着自己一起,心里也就莫名其妙地安稳了些。
人就是这么奇怪,一个人的时候总是担惊受怕,可若是落入了人堆里面,不管是谁,脸皮子突然就变厚了。
“各位大人,摄政王请你们进去。”
眼瞅着御书房外陆陆续续站了二十来个大臣,无一不是朝中重臣,里面的一个小太监也适时把萧楚陌的吩咐带了出来。
那些个大臣看着已经打开的房门咽了咽唾沫,哪怕心中难免有些打鼓,可毕竟那是摄政王,迟疑了片刻,他们还是抬脚走了进去。
官职加身的人,若真要十分严格地算起来,那可真是没几个敢说自己问心无愧的,不然当初司徒业也不至于仅凭一己之力就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小半个朝廷。而眼下被萧楚陌叫进来的,又恰好都是官职不小、平日里在朝堂上蹦跶最欢的。
“微臣参见摄政王!”
随着一声十分整齐的呼喊,走进御书房的大臣呼啦啦地朝萧楚陌跪了一地,场面看起来倒是有些壮观。
摄政王摄政王,顾名思义自然是有监督和处理朝政的权力的,不管这次萧楚陌叫他们来到底所为何事,至少在眼下,他们是绝对不能把该有的礼数给忘了。其实真要说起来,这跪拜之礼只有在朝堂上面对小皇帝的时候才用得着去拜,不过这些大臣大多心中有鬼,自然是怎么显得尊重怎么来。
萧楚陌挑了挑眉,心中大概猜到这些大臣的用意了,无非就是害怕自己果真在他们的头上查到些不太好的东西。一时之间,他只觉得有些好笑,但也没开口去问,脸上依旧是一副淡漠的神色:“都起来吧,这次这么着急让各位大人进宫来,是有两件事情要告知与你们。”
他的话音顿了顿,看着底下那些大臣全都从地上起了身,这才将小皇帝被治好的消息先说了出来。不过他到底还是顾及到眼下朝廷里面人心不齐,没有将实话说出来,只说是机缘巧合之下寻到一位高人,居然能用汤药将小皇帝治好。
大臣们不知个中细节,听了萧楚陌的话,自然是啧啧称奇。一个个的见今日气氛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劲,也就稍稍放下心来,转而称赞那个治好了小皇帝的高人,还开口替那人提了几句赏赐的事情。
萧楚陌自然没什么不乐意的,因为本来他就已经想好了要给千秋什么东西作为为小皇帝解毒的谢礼。而眼下他把这些大臣叫进宫来的原因,可并非只是为了闲得无聊想要看一眼这些人虚伪的嘴脸。
“关于谢礼的事情先不着急,那位高人眼下暂住在本王府上,若要表示感谢什么时候都可以。不过眼下要与各位大臣商讨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萧楚陌说完,将手边的两张按了红手印的纸张拿起来,然后让身旁伺候的侍卫给下边离得最近的大臣送了过去。
“太妃逝去数日,本来明日再怎么也该封棺送入皇陵了,可今日本王询问太妃身边的一等宫女时,却问出了些别的事情来,这才匆匆让人将各位大人请进宫来商议。”
他并没有直接将话说明白,毕竟这事儿若是摆在明面上说的话,的确是丢了皇家的脸面。反正这些大臣都知道他一直对太妃之死存有疑虑,而且那两个宫女的证词眼下也都发下去给他们看了,相信也不用他再过多解释。
这些大臣本来就是主张赶紧将太妃入土为安的那一派,先前萧楚陌一直没提这件事情的时候他们还都颇有微词,而眼下一听这话,不少人便立刻抬头催促前面的人赶紧将纸张传过来,让他也看看上面都写了什么。
然而但凡将那两份供词看完的大臣,不管先前对停放太妃尸体这件事情有再多的不满,此时却已经顾不上是不是在打自己的脸,转而表现出满脸愤慨来。
待写着证词的纸张在所有人的手里都传了个遍,终于有人坐不住了,站出来朝着萧楚陌拱手道:“王爷,像这样不知廉耻、丝毫不把皇家颜面放在眼里的女人,可千万不能让其入皇陵!若是按照历朝历代留下来的规矩,这种女人是要剥了位分封号曝尸三日的!”
此话一出,余下的那些大臣就像是找到了领头羊一般,纷纷开口表示自己十分赞同这人的观点。甚至还有人认为,先前他们之所以一直为太妃着想,要让人赶紧入土为安,都是因为那位暴毙的太妃实在太会伪装了,将他们全都欺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