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残唐五代

  (一)
  【不定时更新,这不是正文哦】
  一提到残唐五代,总感觉脑子里乱糟糟的。不过,只要仔细拢一拢,其实也并不很复杂。今天有时间,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个年表。用最白话的方式呈现给的大家。
  残唐五代,细分为:“残唐“和“五代“。
  残唐指的是唐末乱世。
  从黄巢起义失败,到杨渥灭钟传,共22年。
  五代,亦指五代十国。
  从朱温废李柷自立为帝建后梁开始,到北汉灭亡一共73年。
  残唐五代加在一起,总共95年。
  在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华大地上,各个政权在各个地区,先后出现过55个皇帝(或王等)。可想而知,那是一个多么混乱的年代。换皇帝好似走马灯一样,老百姓都习以为常了。
  唐朝末年与东汉末年极其相似。都出现了一场全国性的大规模军阀战争。
  不过东汉末年,由于有《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影响,因此很多人并不觉得那段历史混乱。除了魏蜀吴三家,说起其它军阀,比如董卓,袁绍,袁术,吕布,公孙瓒,马腾等等,大家都如数家珍。
  可是,如果没有《三国演义》,大家直接去看《三国志》,就会发现,其实东汉末年的形式,与残唐五代一样乱。
  虽然罗贯中也写过《残唐五代史演义》,但名气却小了很多。看过的人,也很少。
  今天,咱们先说一说残唐。
  残唐——开端:
  说四个事:一反,一立,一国,一帝。
  884年黄巢起义失败后,唐僖宗回到长安,此时大家一致认为,皇帝是被奸臣宦官田令孜把持的,有点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意味。于是大家纷纷不服。
  可就在这时,朝廷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发生利益冲突。于是皇帝派邠宁节度使朱玫,和凤翔节度使李昌符,攻打王重荣。
  结果没打过不说,还逼得王与李克用联合,以勤王为名攻入长安。
  唐僖宗再次逃跑。
  搞笑的是,不久后,原本帮着朝廷打番臣的邠宁节度使朱玫,竟然拥立襄王李煴称帝。又派王行瑜追击唐僖宗。
  王重荣不服,干死李煴,拥戴唐僖宗复位。而朱玫竟然被他派遣追杀唐僖宗的王行瑜反戈一击,死了。
  这段历史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更可笑的是,没过多久,在光启三年(887年),王重荣被部下常行儒所杀,部将推举王重荣的哥哥王重盈为节度使。
  这时候的节度使已经不是皇帝任命了,而是谁牛逼谁就能当。
  长安打得热火朝天时,在福建地区,威武军节度使王潮之弟王审知建立闽国。这是残唐五代,第一个挑大旗建国的。
  与此同时,人屠秦宗权干了一件更牛逼的事,他竟然在蔡州自立为皇帝。可惜没多久,就被朱温干掉了。
  这几行字,信息量极大。
  简略几笔,必然有疏漏之处,敬请大家谅解。
  虽然看起来依然有点乱,但这已经是最简单的开头了。
  对,这仅仅是残唐五代的一个开头。
  更乱的,还在后面呢。
  ……
  ……
  (二)
  残唐,真正出现大规模割据,还是从887年开始的。
  这一年,世代权宦子弟杨复恭赶跑了老太监田令孜,成为唐僖宗身边的掌权人。而老太监田令孜则跑到了成都,投奔了他的哥哥颍川郡王陈敬瑄,并引导陈造反。
  在这一年里,昨天提到过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被杀。
  他死的原因是,他的军队和迎接唐僖宗的朝廷军队发生冲突,结果被唐廷大将李茂贞狠狠教训一顿,随后又被李的部将薛知筹处决。
  昨天的时候,他还和邠宁节度使朱玫一起攻打“不听朝廷话”的河内节度使王重荣,结果今天再提起他,竟然反戈对付朝廷。
  由此可见,李昌符是老太监田令孜的走狗,而且还是忠实走狗。而朱玫则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而且绝对是一个极其奸诈的小人。昨天说过朱玫,今天就不继续说他了。
  次年,888年:
  发生了四件事。
  第一:成汭割据。第二:杨行密灭毕师铎。第三:李儇回长安成为最后一个死在长安的唐朝皇帝。第四:杨复恭拥立李晔继位。
  咱们一件一件事地说。
  首先,成汭割据。
  成汭是个什么东西?这不是个东西,而是个人名。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郭禹。
  所谓割据,其实就是扛起大旗造反,挑明了不听朝廷的话了。而在此之前,他是荆南节度使,官拜中书令,爵封上谷郡王。
  成汭这个人性格极其凶悍,人品极其恶劣。可以说,谁当他的主子,他干谁。最后没得干了,干脆干皇帝!
  就凭他这人品,他的路能走多远,可想而知。
  第二件事,杨行密灭毕师铎。
  杨行密这个人可了不起,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
  可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可没造反,算得上是一个忠臣。战功赫赫,死后被唐朝追谥为吴武忠王。
  反观毕师铎,本作者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做“逼事多”。
  咱们来看看他的履历:
  据说此人善骑射,原本是黄巢手下同乡与大将。乾符五年(879年),高骈派大将张璘、梁缵等人,分道出击黄巢,毕师铎投降高骈,任淮南都知兵马使。光启三年(887年),举兵反叛,囚杀淮南节度使高骈。后为杨行密所败,投奔孙儒。光启四年(888年)正月,被杀于高邮之南。
  杨行密和毕师铎,两个人一对比,我想我就不必说更多了吧。
  第三件事:李儇(唐僖宗)回长安成为最后一个死在长安的唐朝皇帝。和第四件事:杨复恭拥立李晔(唐昭宗)继位。
  这两件事,如果说,能说个短篇出来;可如果不说,看题目也过得去。
  889年:朱温斩秦宗权
  朱温这个人,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原本是黄巢手下大将,很能打,脑子灵活,但此人天生反骨,没有忠心可言。因此,他最后必然自立一国。
  另外,在残唐五代这段历史当中,忠臣这个词,简直就是一个贬义词。
  为什么这样说呢,但凡忠臣,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显得有点儿愚蠢。仿佛是违逆“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
  可见,在残唐五代众“豪杰”眼里:教化在实力面前,就是一个屁。
  不要跟我提什么仁义道德,有兵、会用兵、审时度势,才是王道。
  而秦宗权,昨天咱们已经提起过一次了。就是那个人屠,残唐时期第一个称帝的哥们。
  毫不客气地说,这哥们有点儿自不量力。
  咱们来看看他的履历:
  河南郡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初为许州牙将。
  广明元年(880年)十一月,许州大将周岌逐忠武军节度使薛能而代之。秦宗权也趁机驱逐蔡州刺史,占据蔡州。同年冬,黄巢率起义军入关,唐僖宗逃离长安出奔西川,秦宗权以蔡州军从监军杨复光攻击起义军,以功授蔡州奉国军节度使。
  【这家伙还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不过一开始他运气还算不错。】
  可惜后来,他的好运气好像用光了。
  朱温投降李克用以后,黄巢部队势力锐减,兵退出关中,进入河南。这时秦宗权以为机会来了,于是派兵迎击黄巢。结果被黄巢手下大将孟楷(里字绝海)打了个半死,遂投降黄巢。
  投降以后,他自己仍称蔡州节度使,然后领兵进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陈州刺史赵犨[chōu]坚守,久不能下。朱温率军来救(救赵犨),亦不能取胜,双方僵持日久,朱温复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率沙陀和汉兵五万人赴援,遂解陈州之围。
  【这份年表是我在网上找到的,原文写得有点乱,我稍微改动了一下。可改动以后,我还是觉得有点儿乱,于是我想用自己的语言,再解释一遍。
  这家伙投降黄巢以后,好像一条疯狗,到处乱咬。结果进攻陈州时,刺史赵犨坚守不出。这时他打不下来陈州,同时赵犨也赶不走他这条疯狗,双方僵持起来。可如果继续僵持下去,赵犨被困城中,迟早要饿死。于是,已经投降李克用的朱温率军来救援赵犨,结果朱温兵带得不够,没能赶走这条疯狗,最后还是请来李克用,亲率五万虎狼之师,才把他赶跑了。】
  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七,黄巢在泰山狼虎谷(今山东莱芜西南)兵败而死。秦宗权乃据蔡州称帝,四处劫掠,史载“西至关内,东极青齐,南出江淮,北至卫滑,鱼烂鸟散,人烟断绝,荆榛蔽野”。其残暴甚于黄巢,行军时用车载着盐尸充作军粮,四处掳掠百姓小民,任意烹食。
  【这家伙不仅让士兵吃人,他自己也吃。说他是人屠,绝不过分。】
  光启三年(887年),秦宗权全力进攻汴州,朱温合四镇兵力,屡败秦宗权,其势稍衰,龙纪元年(889年),秦宗权为部将郭璠逮捕,送给朱温,同年送往长安,斩于独柳下。
  ……
  ……
  (三)
  年表:
  890年:韩建割据
  891年:王建占领成都,陈敬瑄和田令孜投降
  892年:杨行密入扬州
  首先,介绍一下890年的残唐背景。
  大顺元年(890年),唐昭宗下令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以宰相张濬为河东行营都招讨制置宣慰使,韩建亲自率军参战,被任为北面行营招讨马步都虞候兼供军粮料使。
  十月,官军与李克用主力相遇,河东先锋右军使薛志勤与洺州刺史李承嗣率三千骑在蒙坑打败韩建的军队。韩建以壮士三百夜袭率兵五千屯赵城的李存孝,却被其设伏击退。韩建兵败后,静难、凤翔军不战而逃,禁军自溃。李克用军击败张濬,将官军逼入晋州,保大军和定难军也都逃走。韩建率诸军退守晋州时,又被李存孝追击溃败,退保绛州。官军只剩张濬和李克用大敌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即已降唐的朱温)派来的军队共计万余人守晋州。
  十一月,李存孝围晋州,却考虑到不宜俘虏宰相,解围退军五十里,任张濬、韩建逃跑。
  十二月,张濬、韩建弃晋州、绛州,从含山口遁去,翻越王屋山到河阳,拆毁百姓的房屋做木筏而渡过黄河。
  说完背景,咱们再说说韩建这个人。
  【字佐时,许州长社(今河南长葛)人。晚唐军阀,后来,还成为了后梁的宰相。
  最早,他是人屠秦宗权的部下,后又成为了太监杨复光麾下的“忠武八都”之一,在黄河中游镇压过黄巢起义。
  杨复光死后,他又与鹿晏弘等西行,后又与王建等投靠权宦田令孜,拜华州刺史,后升为镇国军节度使。】
  正所谓人挪活,树挪死。残唐这个阶段,能活到最后的,几乎没有几个是有忠心的。
  这句话听起来视乎是讽刺,可事实上,确实如此。这一点,与三国时期的战将大有不同。
  究其原因,是因为残唐时没有出现曹、刘、孙这样的精英级领导,所以才导致这帮投机分子变得不够稳定。回看三国,如果刘备老早就死了,那么关羽是否也就投靠了曹操呢。公孙瓒死了,赵云才跟的刘备,可如果刘备死了,赵云是否会成为“三姓家奴”呢?哦,当然,“三姓家奴”这个词用在赵云身上是不合适的。我只是打个比方。赵门神英俊神武,忠心耿耿,堪称战将之楷模。
  再看残唐,假如这个时候黄巢没有兵败,假如李克用再有点雄心壮志,那么天下应该是黄李争霸,仿佛楚汉争霸一样。到那时,这帮到处投机的人就会投靠这两位,而显得有忠心了。
  因此,乱世之时,也是造就人才的时候。同样,也是暴露人性、毁灭人性的时候。
  【韩建统治华州十六年之久,期间治理有方,使华州成为乱世中的一片乐土,对外则与李茂贞、王行瑜结为一体,乃至称兵犯阙。】
  看到没,这家伙还是一个“治理有方”的人。如果把他放到三国时期,或许也是法正,蒋琬那样的人才吧。
  不过这家伙得势之后,也干过不少缺德事,后来,他曾挟持过唐昭宗长达两年之久,期间大开杀戒,屠杀唐朝宗亲。后来又逼着唐昭宗封他为许国公。
  不过再后来,他还是被朱温教训了一顿,而且投降了朱温。最后,还成了朱温的宰相。
  可笑的是,他竟然也是被自己的部将所杀,死的时候五十八岁。
  其次,介绍一下891年的残唐背景。
  【大顺二年(891年)正月,李克用以贬张濬及其同僚宰相孔纬为条件,重新归顺朝廷。但张濬、孔纬没有去贬所,而是于三月逃到华州,被韩建保护,朝廷无法过问。
  同年十月,杨复光的养堂兄杨复恭被控谋反,昭宗派兵攻打杨复恭官邸。杨复恭逃奔杨复光养子山南西道节度使杨守亮,与时任附近节度使、刺史的其他养子侄杨守忠、杨守贞、杨守厚共同抗拒朝廷。】
  看到没,李克用这个人,如果他有野心的话,那么还有朱温什么事儿吗?还会出现五代十国吗?
  他就好比项羽,攻而不取,最后丧失良机。
  好了,说了一句废话,进入正题,来看看王建。
  【王建(前蜀高祖),字光图,小字行哥,许州舞阳(今河南舞阳)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
  王建于唐末加入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后被排挤出朝,任利州刺史,此后不断发展势力,逐渐壮大。
  文德元年(888年),王建投奔成都,为陈敬瑄所阻,于是开始攻打西川。历经三年苦战,王建夺下西川,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此后,王建接连降服或击败武泰节度使王建肇、东川节度使顾彦晖、武定节度使拓跋思敬,占有两川、三峡,取得山南西道。
  天复三年(903年)被唐昭宗封为蜀王,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
  天复七年(907年),唐朝灭亡,王建因不服后梁而自立为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在位时期,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扩张疆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蜀中得以大治。在位十二年,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
  这是一个狠人!
  有谋略,能打,而且还是一个明君。只可惜,此人少了点雄心壮志,多了一份“退守之道”,结果只能偏安一隅。
  从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还算是一个忠臣,而且得了善终。这是残唐时期,少见的。
  最后,介绍一下892年的残唐背景。
  景福元年(892年)正月,韩建与凤翔节度使李茂贞、静难节度使王行瑜、天雄军节度使李茂庄(李茂贞之兄)、匡国军节度使王行约(王行瑜之弟)上表昭宗请求讨伐杨复恭及其子侄,其后李茂贞不经朝廷许可而擅自出兵,迫使昭宗承认既成事实。
  杨行密这个人,前面说过。
  他是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奠基人,史称南吴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