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野蛮的时代
由于参战双方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交战的位置,所以没有人发现张燕已经跳城墙了。
因为张梁想要活捉张燕,所以也没有把弓弩手调过来,生怕弓箭无眼,把张燕给干掉了。这就导致了迟迟都未能消灭干净张燕那边剩下的两三百人,还增加了己方士兵的无谓伤亡。
最终张梁见打了一炷香的时间,己方都没什么进展,就把马元义派到了第一线,想用马元义的蛮力直接敲开张燕军的防守。
原本张飞也请战的,但是被张平否决了。这种人挤人的小面积战线,张飞的蛇矛根本就施展不开,一个不好把张飞搭进去,张平不要心痛死,就算张飞不一定会跟着他,但张飞也还是他的三哥啊,张平做不到那些枭雄那么冷血。
而马元义也不愧是街头打架出身的,现在这种混杂的形势,对他的影响微乎其微。他手中双棍上下翻飞,挡、格、架、戳、鞭、敲、锤……无论攻还是守,都游刃有余。
马元义很快就把对方的阵线撕开了一个缺口,最后的张燕军防御阵线终于崩溃了。防线崩溃,加快了张燕军的败亡。
没过多久,张燕军已经再也没有人是能站着的了。
张梁急忙上前,来到马元义身边,问道:“看到褚燕了吗?”
马元义摇摇头,回答说:“没看见。”
张梁回身急切地招呼手下:“快!快给我把褚燕找出来!千万别让他给跑了。”张梁一边安排着人寻找张燕的下落,一边自己挨个查看倒在地上的张燕军的人的样子。连一直在打酱油的张宝也加入了寻人的队伍里面。
一盏茶的功夫后,众人依然没有发现张燕的踪迹。张梁、张宝都不死心,吩咐手下人要仔细寻找。可在场的张燕军也就二三百人,找不到就是找不到,根本就不是仔细不仔细的问题。
张平没见过张燕,所以没参与寻人。他见自己的两位叔叔都没找到张燕,就想张燕会不会顺着城墙外侧爬到地上逃跑,于是他让张飞戴着他,到城墙外侧看看。
其实张平也只是见大家都忙着,自己无所事事,有些不太自在,就给自己找些事情来干而已。谁知道等他往城下一看,还真的发现城墙下有一身影倒在地上。
张平连忙换来了张三,让张三下去看看那个人是谁,是不是就是张燕。
不用太长时间,张三就重新登上了城墙,把张燕死在城下的消息告诉了张梁、张宝和张平。
张梁一听连张燕也死了,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连声大骂太便宜他们了。
张宝还是不太相信,他不明白张燕怎么会跌下城墙了,难道刚才太挤,把他挤下去了?
而张平就感觉有些茫然。现在他的大仇报完了,自己的身份已经曝了光,那接下来要怎么办呢?接过父亲的反汉大业吗?张平觉得自己还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他没有自信能打得过还没有四分五裂的大汉皇朝,而且他也不觉得自己能打得赢曹操、周瑜、诸葛亮那些神人。他知道自己并不擅长做领航者的角色,他更善于给别人提供解决方案,或是拾遗补缺。
此时,张梁已经开始拿张燕的心腹来出气,让人砍到他们的手指,或者是敲碎他们的骨头来发泄心中的愤懑。
张平在一边听到别人惨厉的叫声,有些受不了,虽然他也认为张燕的心腹该死,但作为后世的守法青年,面对这种原始残忍的情景,直觉得恶心难受。
张平对张梁说:“三叔,我有些不舒服,先下去了。你找人下去给褚燕收尸吧……”
“还给他收尸?”张梁没等侄儿说完,就不满地对着侄儿大叫,觉得侄子是不是脑袋不太正常。
张平白了自己三叔一眼,没好气地说:“三叔,你还没听我说完!你让人把褚燕的尸体点天灯!”说到最后,张平的表情很是狰狞。
张平深恨张燕杀害了他的家人,他恨不得把张燕全家都杀了。只可惜张燕已经很痛快地死于坠楼,让他没能看到张燕受苦受难的表情,虽然他知道自己未必能狠得下心去欣赏,但也可以在自己心中YY一下。
张梁一听,连忙招呼手下跟着自己一起下去了。他打算亲手点张燕天灯。
张宝也打算跟着下去。张平及时拉住了他。
张平对张宝说:“二叔,你快安排人手把这些人给处理掉,然后立刻组织部队,召集所有教众撤离邺县北上,向黑山进发。在黑山建立根据地。”
张宝对放弃邺县很不情愿,他不想到什么都没有的大山里去生活,就说:“平儿,至于吗?大哥在的时候,不也跟汉军打得旗鼓相当?”
张平恐吓自己二叔:“叔!洛阳那边很快就会接到我父已逝的消息,到时候他们就不会再等什么吉日,皇甫嵩会立刻带着两万大军杀过来,加上冀州原有的一万六千多汉军,我们抵挡不住。再说,你有我爹的能耐吗?还是三叔有?亦或是我有?”
张宝说道:“你有啊!你不是学会了大哥的占卜术嘛!”
张平对自己这个二叔很无语,自己对打仗这种事情太陌生,而且对黄巾军内部也陌生,连知己都做不到,短时间内别说做到自己父亲那种能把对方玩弄于指掌的程度,就连自保都成问题。
张平为了打破二叔的幻想,很无情地说到:“二叔,你也不想想我才几岁。说白了吧,我什么经验都没有,不会行军打仗,也不会管理内政,就算会占卜,那也是白搭。”
张宝还是不死心,反驳道:“你三叔会打仗,日常事务有我来处理。”
张平并不觉得自己的二叔加三叔是一加一大于二,经过这些天近距离地接触张宝,他大概猜到喜欢享受的二叔是眷念优越的城市生活。张平气急了,真想一爆栗敲开张宝的脑壳,看看张宝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
张平干脆不管张宝,对张三吩咐到:“叔达,你去安排撤离吧。我们时间不是太多。记住一定要保证教众们也一并安全撤离,还有尽可能地把城里的工匠也带上。带着民众行军的速度快不起来,所以你一定要抓紧了。”
张宝见侄儿无视了自己,心里不喜,但他早就习惯被别人无视的感觉了,自己大哥是这样,自己三弟是这样,现在连自己的侄儿也变得这么没大没小了。
请各位书友支持正版,请到QQ、或阅文旗下其他任一网站支持作者,不胜感激。
张宝气鼓鼓地生着闷气径自追着张梁下去了,他打算拿张燕的尸体来出这口恶气:张燕这死鬼可没办法无视我!
张梁不单把张燕的尸体点了天灯,他还让人把张牛角的尸体也拉过来一并点了。
虽然点天灯是张平提出来的,但是他没有去观刑。他连想象都不敢想象一下那种情形。
张梁点完两个贼首的天灯,他还不过瘾,就把张燕的心腹通通拉过去,准备一并烧了,不管他们是尸体还是活人。
当晚,凄厉的惨叫声一直萦绕在邺县上空。
张平听见,并没有复仇的快感,反倒觉得心烦意燥,很想这场恶梦能快点清醒。他很怀念后世那种能安心去夜街的安全感。现在这个时代对他来说,不单只是科技落后,所有的一切都太野蛮了,太难让人接受。
等张梁过足了瘾,终于把仇恨松散了一些,这才重新接手黄巾军中的工作。
首先要处理的问题是那些在此战中选择当观众的那部分军队的处置。
那部分军队很容易就弄清楚了他们的身份,主要就是原冀州汉军的士兵。他们在张燕的部队中并不受待见,因为他们的领导被张燕用来充当不明真相的教众仇恨的目标,连带着他们也受到了其他人的白眼。
原本觉得自己身份和地位要比太平教教徒高出一等的他们,突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他们对张燕可是一直心存不满。
再加上他们信仰的只有金钱和权势,也就是说没有信仰,在战事发展不明朗的情况下,他们就选择抛弃可恶的张燕,待价而沽。
这样的一群军队,很让张平感到头痛。张平是很不希望自己的军队中出现这种没信仰的兵油子的。他是被后世的抗日神剧给洗脑了,虽然他自己是不想看的,但扛不住他老爸喜欢看。直到他成家立室以后,才从他抗日神剧的魔爪中脱离了出来。但他也无可避免地迷信上了党的那种信仰坚定的队伍。他深信只要士兵们有信仰,就一定能战胜所有困难。
不过张平一直在避免自己公开露面,所以他离开涿县以来,一直都戴着个口罩,需要公开处理的事情,也都交给了张梁他们来出面。因为他还没决定好要现在扛起领导黄巾军的责任,他觉得他还没有准备好。
对于这些兵油子的处理,张平只是向张梁提出了他不喜欢这种人的意向,但没提如何处置的意见。
张梁自己也不喜欢这些人,但原因和自己侄儿很不一样。张梁是因为不喜封谞一派和自己大哥抢权,从而恨屋及乌地不喜欢封谞的手下。
但张梁也不能直接就遣散了这些人,因为这群人的人数实在是多,有将近一万五千人。而现在张梁从青州带回来的部队,加上刚才背叛张燕的部队,加起来才将将三万人。要是这一万五千前汉军不满被遣散而闹事,甚至是重新投降汉军,那对己方的威胁都太大了。
而且张梁也不能直接把这些人都杀了,他们可不是手无寸铁的俘虏。
最终张梁只能是把他们重新编入黄巾军的序列。
只是张平不清楚的是,现在的前汉军组成的这部分军队,他们的中高层将领早在张燕讨伐封谞的时候,杀了一大批,现在他们的主要构成也变成了经常被拖欠钱粮的苦哈哈的底层士兵,虽然也还是兵油子,但连续经历了两次兵变以后,他们已经不会再去歧视同为穷人出身太平教战友。
另一方面,张梁对带着民众撤离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应该把整个县城搬空,不给汉廷留下一个人口、一粒米。
张平反对。他不希望太过强迫那些不愿离开的民众。他怕士兵们驱离不愿离开家园的民众时,会弄伤那些民众。但他的态度并没有十分强烈。
而张梁对搬空邺县的想法就很是坚持。
所以最终的决议还是要搬空邺县。
针对搬空邺县的行动目标,张平建议重新制定行动方案。因为需要撤离的民众数量剧增,不单止会严重拖慢军队的行军速度,还会导致护送军队被袭击时,首尾难顾。
所以张平建议张梁率领大军向汉军大营运动,负责震慑汉军。张宝负责率领五千太平教教众出身的军队,并带上那些原汉军,负责民众的撤离工作。而张平自己,则会跟随张梁的大军行动,负责远程留意民众的撤离进度,以便随时通知张梁的大军撤离。
计议已定,张梁带着张平、张飞、马元义在第二天一早,就整军出发了。而严政、张三留在邺县,协助张宝组织民众撤离。
太平教的教众撤离工作相对顺利,虽然他们也有很多人不愿离开,但是一对他们说出汉廷对太平教教徒一律处死的政策,这些原本不愿离开的教众就改变主意,主动回家动员家人离开了。只有很少的教徒会抱着侥幸心理,继续坚持留下。
对于这些冥顽不灵的教徒,张宝命令士兵“帮”他们搬家,直接上门把他们的家给拆了。
这种简单粗暴的处理办法,让部分低层的教徒们对太平教有些微词,觉得太过了。但总体上大家都觉得张宝是为了他们的生命着想。还有教徒暗地职责这些不配合撤离的教徒会连累大家,也有教徒自发去给那些家被拆了的可怜人做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