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拜师翠虚

  第八章拜师翠虚
  翠虚子见秋姨吞服了泥丸后身体转恙,谢言也已信服,不由的轻嘘一口气,苦笑着摇了摇头,转过身来。
  “如何?这下总该信了吧!”翠虚子没好气的笑道。
  谢言知道翠虚子方才不是真的生气,此人出药相救,对自家有恩,自己方才又怀疑人家,实在不该。赶忙走到翠虚子面前,抱拳躬身道:“方才是我没见识,小瞧了您的医术,道长大恩,我无以为报”,接着便要下跪磕头,以表恩谢。
  翠虚子连忙拦住了他,和言道:“你还小,我又不怪你,你这孩子也是懂得感恩之人,我辈下山救死扶伤本是分内之事,你不必行此大礼”。
  翠虚子见谢言如此懂事,又见这家里似乎就这一老一下两人,于是向秋姨好奇问道:“夫人,我方才与这孩子闲谈,家中似乎就你们俩口,我见你也不像是他母亲,敢问家里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秋姨苦叹了一口气,把这家中发生的事原原本本告诉了翠虚子。翠虚子听后勃然大怒,斥声道:“荒唐,简直荒唐!唐唐一国之君,不思如何安邦治国,竟贪图这些享受。难怪我经过江南一带,见路过百姓都有些愁容惨淡,心神不安。江南本是富庶之地,百姓更该安居乐业,如今却被这帮帝王谄狗搅得如此不得安宁”。
  秋姨道:“谁说不是呢,只是皇帝老爷的事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怎么管得了呢,便是说理的地方也没有啊。只能求着老天,能让言儿长大后出人头地,做个有本事的人,能有朝一日为他父亲报仇”。
  翠虚子见谢言身世如此凄惨,孩子又聪慧明理懂得感恩,不禁动了恻隐之心,对谢言说道:
  “谢言,你本先天口窍滞塞,口不能言,后因母亲病逝于跟前,悲痛之情爆发又无处发泄,憋到极致竟意外通了口窍”。
  “正常人碰到这种情况早已生生憋死,你却因祸得福。我观你也是福源深厚之辈,如今又碰上我,实与我道门有缘。我愿收你为徒,不知你愿不愿意”,翠虚子正色道。
  一旁的秋姨听了,赶忙点头答应道:“愿意愿意,求道长收言儿为徒”。一边伸手拽谢言胳膊,示意他赶紧答应。
  谢言之前见翠虚子降妖除魔能识阴物,治病救人又如此神奇有效,也动了心,但是他没有急于答应。开口问道:
  “不知我拜您为师,您能教我什么本事,将来能不能助我报仇”
  “哈哈,小子你听好了,入我一门,我可传你内丹修习之法,从此便超脱凡俗,有望飞升。还可传你五雷正法,能够役使鬼神,呼召雷雨,耳闻九天,目视万里。如这捏泥成丸,治病救人的本事,等你学会其中一门,便皆是小道了。更别提杀一区区朝廷走狗。”翠虚子傲然道。
  “那我愿意拜您为师学艺,不过我姨娘得跟我一起走。”谢言道。
  “这可不行,道门乃清修之地,怎可带一妇道人家同住。”翠虚子一口回绝。
  “而且你姨娘本是必死之人,早晚有阴差上门拘走,若是见她庇于我道门之内,阴差摄于我道庭威严,无法入内行事,岂不说我桐柏观干扰天地秩序,这等与阴司对着干的行为绝不能发生”。
  谢言见翠虚子说得斩钉截铁,毫无通融可能,便下定决心回绝道:“我自小由我姨娘抚养长大,对我恩重如山,如今她年事已高,又随时可能被阴差带走,我怎可为了自己学艺,留她孤身一人等死”。
  秋姨听了谢言一番话,又是感动又是难过,不禁掉起了眼泪。“言儿,你只管跟随道长学艺,不用担心姨娘,姨娘能照顾好自己”。
  翠虚子见这长幼两人如此难离,叹了口气道:“罢了,此事也不是没有折中的办法,我桐柏观自古便有出家的之前拖家带口,后来都安置于山旁,时间长了,渐渐也成了一个村子。你可带你姨娘定居那里,你随我上山学艺,若你表现的好,可准你下山探亲”。
  谢言与秋姨闻言大喜,谢言急忙跪下,恭恭敬敬叩了几个响头,叫了声师傅,这次翠虚子没有避让,安然受之。
  “从今往后,你我二人便以师徒相称,待我带你回观后再跪拜三清,周全礼数。另外在你之上,还有四位师兄,分别是九霞子鞠九思、海河子沙道彰、海琼子白玉蟾、落英子黄天谷,他们都是为师早先所收弟子,你见了当恭敬有加,知道吗!”翠虚子吩咐道。
  “是,弟子谨遵师命!”“师傅,您和诸位师兄都有道号,不知弟子的道号是什么呢?”谢言毕竟是少年心性,见师傅和四个师兄都什么子什么子的甚是好玩,不由好奇的问道。
  “你嘛!待为师想想,为师听你家以前因为有三株黄杨,所以得了个小名叫三黄是吧!甚好,甚好!大道至简,不如你就叫黄杨子或者三黄子吧!”翠虚子摸了摸胡子,打趣说道。
  “黄杨子还三黄子怎么听着这么不靠谱啊!感觉听着像草药的名字啊,师傅你是认真的嘛!”谢言小脸皱成一团,苦声说道。
  “啊哈哈哈,这个嘛,为师现在饿了,想不出。我说你拜师总要弄个拜师宴请为师吧!要是没菜有酒也行,为师不挑的,刚刚光跟你要水喝,现在肚子里的酒虫都爬上来了。秋家妹子,还不快去打酒!”。翠虚子打了个哈哈,摆了摆破破烂烂的衣袖,抬脚往客厅走去。
  “唉!妾身这就去给仙师打酒”,秋姨捂嘴偷笑了一下,撇了谢言一眼,“三黄子,想什么呢?还不快去陪你师傅!”
  谢言无语,怎么摊上个这么玩世不恭的师傅呢,刚刚还挺正常的,什么三黄子,连姨娘也来取笑我。不行,我要再跟师傅说说,一定不能叫这个道号。谢言想着心事,迈腿走向客厅。
  秋姨如何打酒炒菜办拜师宴自不必多说。隔天,谢家两人便准备好了行李干粮,告别了多年的左邻右舍,乡里乡亲,一行三人往天台方向行去。
  正所谓仙路渺渺今始行,大道至简路难寻。谢言历经儿时苦难,终于踏上了修仙路,时逢天下大乱,社稷动摇,群魔乱舞,接下来又会又怎样的艰难险阻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