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掀
“是他身边一个丫鬟,不过已经被家主打死了。”
“”“是谁最先认定为‘自杀’?”
最早和最后到场的人、最夸夸其谈和含糊其辞的人、官府没去之前最先‘断案’的人、同那些做贼心虚的人一样,都有嫌疑,因为现在人都是高级骗子。
“是府上庶出的二公子。”
“那位嫡长公子手中的书是什么书?”
“一本叫《百林辨木》用于辨别木材的书。”
“秋闱应试会考如何辨木?”还有几天就下场应考了吧?
武宗帝皱眉发话“不会!”他可是要做一国明君的,怎会让人出这等题目?
“那位庶出的二公子叫什么名字呢?”
“安木。”
“!”判官瞪大眼睛,好些人下意识将视线分别看向了云王爷与广场中一位安姓官员。
依依仿佛自言自语道“是啊,为什么明明不会考,嫡长公子要看此书,临终前还死死盯着呢”
心想,又一个安字头的,难道叫安的比较容易出坏人?别问她为何猜凶手与书有关,这似乎是一种直觉吧,果然,那位嫡长公子也不傻,死前攥了一本书,成为尽快破案的关键。
云王爷极怒攻心,大喝一声“姓安的!你干的好事!”他将郡主低嫁,是想女儿不会受婆家气,谁知还是被人害了去。
好哇,屎拉到他头上来了,他倒要看看,敢惹他的人,究竟谁更硬气!尤其那个叫安木的狗东西,连他那贱人娘在内,通通叫他们求生不得求死无门,要剥他们的皮!抽他们的筋!以慰外孙在天之灵!
云王爷吩咐随行护卫准备奖赏给顾姓侍童的东西,便很快离开了,走前还让人绑了那安姓官员,至于干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
众人面面相觑,就连北蛮各族都兴致勃勃看了一场火候十足的热闹,这哪是比试答题啊,这是揭别人后宅阴私老底的宅斗大戏啊!好看。
九龙桥上的太监颤颤巍巍出声“这陛下,接下来”十分惶恐的打断众人的议论,这事怎么弄?接下来还比吗?总不能所有人就这么坐着啊。看看时辰,可快到午时了。
武宗帝似乎已经没了看比试输赢的心思,挥了挥手随意道“继续吧继续吧。”
一见陛下此等反应,大鹰朝官员既感颜面扫地,又对这个叫顾一的侍童无可奈何,总不能责备对方不要这么聪敏吧?那他们不是更自讨其辱。
一老官员起身“顾小子才学不浅,不过之前出对子,都是我等出上半阙你对下半阙,这次老夫出两道题目,你来作诗,对的应景,诗篇工整,即算你两题答对。”征询百官意见,大家同意直接一次出两题。
似乎陛下的态度,也决定了他们的态度。
“您请说。”
“你来以‘思念’与‘母爱’为题,做诗两首。”
还好这个时代没有杜甫孟郊张九龄等大才子,李白也不在浪迹打野的路上!“第一首,‘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第二首,‘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别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老官员撵须点头“恩,不错不错。”
“现两方各答对五题,再有一题,将决定第一场文试比试输赢。下一题,由北地邻国出题。”太监适时出声,说是北蛮出题,眼睛却看向顾一。“顾小子出题吧。”
来了,终于到这一刻了!
依依看向高台上的尘王,两人眼神交汇,博格童辛向依依暗暗点头,其实这最后一题,才是她真正站出来的原因!
对她与尘王来说,哪国输赢都不重要,八岁又不可能做官,有博格童辛的金银矿山,赏赐对她可没什么吸引力。她真正的目的,是要惩治某人!
老官员等着接题“顾小子说吧,我听着。”
“这是一宗抢劫案:几名匠师按雇主要求打造了一批精兵利器,那几日正逢官场调任,一官员前来视察兵器打造进度,见一切良好,还大力夸赞过几位匠师。这批兵器是要悄悄运往其他地方的,当时有人还出了主意,将兵器封装掩藏于一队商贾的货物中”
众人不由想起了几年前,陛下曾下旨在湖广两地集几位大匠师之力,打造一批上好的兵器,并藏于一队商队的货物中,数量也不多,装了十箱,混在一模一样的其他八十几件箱子中,随行还派了一队侍卫乔装护送,预备送往京城。谁知路上遇到一群劫匪冲上来就抢,不过好在商队随行之人也不是吃闲饭的,打退了那群劫匪,只损失了十几箱的货物。可当商队到了京城,清点货物却发现,丢失的不是别的,正是那十箱装有兵器的箱子。
商队所有的箱子都是上了大锁的,而钥匙早由人快马加鞭送到京城,劫匪无法开箱查看,至于重量也是事先配重好,再加上外观都一样,劫匪的速度又极快,究竟如何分辨出哪些才是装有武器的箱子?
这件事令武宗帝大为震怒,不但杀了全部商队包括护送的人,连那新调任的官员也给砍了,敢在老虎脸上拔毛,找死。
找不出真凶,偏偏被抢的不多不少,正好那十个箱子,当时又正逢官员调任,新官上任视察,没准就是那时得知了封藏箱子的消息。
只听依依继续道“谁知货物被劫了,丢的正好是那批兵器,我现在有四个人选,您请回答,谁才是泄露消息的真凶?1,那名新调任的官员;2,商队中的人;3,雇主的人;4,匠师。”
果然是那件事!
“这”不管真凶是谁,答案一和二已经被陛下砍了,而雇主?下旨命匠师打造兵器不正是陛下本人?总不至于陛下自己泄露了消息吧?反正到现在兵器也没找回来,几座藏有劫匪的山头都快被官兵踏平了。
便说道“答案是1,那名新调任的官员;和2,商队中的人。”心想,我可是说了两个答案,总有一个是对的吧?只要答案是这两个中的一个,他就有办法让这道题算大鹰朝得胜。再说,这可是陛下结的案,谁敢反驳?
却听顾姓侍童说“不对,1和2并不是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