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周天

  皓月当空,繁星点点。
  大战之后的沱山,显得残破而荒凉。四周静得连虫鸣鸟叫声也消失了。
  夜已深沉,众人或躺或卧,各自进入了梦乡。
  胡言低头看了看蜷缩在身旁酣睡的紫菱,脸上不由得露出一丝欣慰笑意。她那沉静的小脸,微微的鼾声,一切的一切都那么令人怜惜。
  紫菱睡的深沉,嘴角却带着笑,也不知道做了什么样的好梦。
  胡言伸手捋了捋紫菱额头上有些散乱的长发,动作温柔又轻缓,生怕惊醒了熟睡中的紫菱。
  看着紫菱,胡言总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不像爱情,也不像友情,更多的却像兄妹之间的亲情。或许是因为两人之间的过往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感同身受,因此拉近了彼此心与心的距离。
  胡言知道,这一份感情将成为他一生的羁绊。
  胡言也知道,想要守护好紫菱,守护好这一份羁绊,自己就必须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自己足够强大之后,才有能力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一切。
  沱山之巅,山风萧瑟,雾气升腾,繁星皓月仿佛笼罩在了一片淡淡的细纱之中。渐渐变得朦胧起来。
  胡言坚定了心智,趁着夜深人静,便开始了自己变强大的第一步。
  打坐乃修行之必要,可让人平心静气,断除妄想。
  却见胡言手掐子午,脚盘阴阳,迎着朦胧月光,闭目凝神。
  随着他缓缓吐息,原本有些发闷的胸口变得顺畅了许多。渐渐的,他感觉周身变得暖洋洋的,如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那原本疲惫的感觉也荡然无存,变得通透不已。
  胡言心中欣喜,却不着急。按师傅所教,循序渐进,一吐一吸,井然有序。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胡言忽然感觉那一吐一吸之间,小腹之中似有清凉之意萦绕。
  胡言大喜,集中精神,将那神识完全放在小腹之内那清凉之意上,感受它的存在,感受它随着自己一吐一吸之间荡开的阵阵涟漪。
  随着胡言的吐息,小腹之中那股清凉之意越发明显,渐渐的从一缕,变成一片,最后竟完全充斥整个下丹田。
  胡言知道,这股清凉之意一定是九转凝元草的药力转化而来。想要将其完全吸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所能做的是便是逐渐吸收,将其纳为己用。
  只是让胡言有些无奈的是,这股清凉之意似乎并不受自己的意识控制,完全自主运转。等到那清凉之意填满整个丹田之后,便顺着上次通脉之径,缓缓流转开来。
  不过让胡言感觉欣慰的是,虽然这次那清凉之意让丹田微胀,却并不似上次那般汹涌澎湃。也没有什么难受的感觉,反倒有些舒畅。
  随着那股清凉之意流转开来,胡言只感觉周身也变得异常通透。
  但是那通透之感来得快去的也快,那清凉之意转而汇聚于会阴,顿时会阴之处竟隐隐有些发胀,仿佛有什么东西将丹田外涌的清凉之意阻隔了一般。随着清凉之意不断涌向会阴,那胀痛之感便越发猛烈。
  胡言心中大骇,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只得按照师傅所授的吐纳之法,不断的吐纳调息,以此稳固丹田之中的清凉之意。
  随着胡言不断的吐纳调息,那源源不断的清凉之意涌出丹田聚集于会阴之处。胡言只感觉会阴之处似有一团热力旋转跳动,忽的那道阻隔仿佛终于承受不了源源不断流入的清凉之意,竟如同大坝决堤般,一溃而散。澎湃的清凉之意如同决堤的洪水,汹涌着向前而去。
  随着这股清凉之意冲破阻隔,向前而去,会阴之处的胀痛之感也随之消失,顷刻间变得舒畅通透起来。
  但是还不待胡言高兴,却感觉通过会阴之处的清凉之意一分为二,一支出会阴,向下而走,直取尾骨端,另一支却青云直上。
  那向下而行的清凉之意很快再次受阻。尽都汇聚于尾闾附近难以前进。
  不过有了之前的经验,胡言倒也不急。任他尾闾胀痛难忍,只是紧守灵台一丝清明,不断的吐纳调息,将丹田之中的清凉之意源源不断的输入尾闾之处。
  待到胡言已经快要达到忍耐的极限之时,却感觉尾闾处一股热力升腾,那清凉之意竟如同白马过隙般,径直冲破阻碍,一路向前,高歌猛进。一路冲破命门关,直达夹脊关。
  一路向上而走,仿佛耗尽了那清凉之意的力量,以至于冲劲不足,到达夹脊关后,便再次受阻。
  胡言知道必然是后续之力没有跟上导致的,因此倒也不急,只是不断吐息,那气倒也聚集的很快,不消片刻,胡言便感觉小腹再次出现满胀之感。于是胡言赶忙调动小腹之中的清凉之意向那夹脊关输送过去。
  那气直达夹脊关和之前的清凉之意合二为一,瞬间爆发出强大的冲力,瞬间将那气机冲破,直下平川。过大椎,直达玉枕关。玉枕关位于后脑勺位置,那清凉之意一入玉枕,胡言便感觉头晕脑胀,脑中似有滚雷之声,嗡嗡作响。
  胡言疼痛难忍,却也不敢强行闯关,只是紧守灵台,不让自己晕倒。不断吐纳调息,将小腹之中的清凉之意源源不断的输入玉枕之中。随着清凉之意不断灌入。直疼得胡言气息紊乱,大汗淋漓。
  但他却紧咬牙关,意守丹田,等那清凉之意不断汇聚。随着清凉之意在玉枕关达到临界点,忽然间听到脑中响起一声轻微的脆响,波的一声,那清凉之意便如同洪水过境般汹涌着向前而去。顿时那脑中的嗡鸣声消失不见,就连那头昏脑胀的感觉也顷刻间消失不见。
  而此时那清凉之意却青云直上直达百会穴,但百会乃人之天庭,身体的制高点,清凉之意汇聚于此,上不得上,下不得下,最后竟然越聚集越多。
  那脑袋顿时如同快要炸裂一般,比起过玉枕时的疼痛,这百会之处的疼痛却来得更加猛烈,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不过胡言生来吃尽苦头,什么样的伤痛没有承受过。虽然这样剧烈的疼痛是他之前从没有过的,但任凭他钢牙咬碎,也不会放弃。何况现在是箭在弦上,根本也由不得他了。只是不断的吐纳调息,希望那清凉之意,能尽快冲破此关,免受自己受尽苦痛。
  那股清凉之意在百会穴停留了好一会儿,直到后面的清凉之意汇聚于此,积蓄够力量之后,便飞速的沿任脉而下,顿时胡言感觉醍醐灌顶般的清明,那脑子的疼痛也荡然无存。
  那清凉之意一路向下,很快过上丹田,再气走两眼之间,到达口腔上颚的龈交穴,过鹊桥。
  所谓鹊桥,便是舌抵上腭天池穴,为的便是开玄膺,使真息往来畅通无阻。
  等到真气过了鹊桥,便到十二重楼。
  古语有言“十二重楼降下迟”。
  何谓十二重楼?
  这十二重楼便是人胸腔上的十二条肋骨。
  又怎么叫“十二重楼降下迟”?
  也就是说第一次通脉之时,根本就感觉不到真气能从这个地方流过,很多练气者都认为这里是不通的,但等到能够内视之后,他们才发现,原来这十二重楼也是任脉的一点了。
  清凉之意经过重楼,便进入中丹田,中丹田便是膻中穴,属人之气机,此处一通,气机便通了。
  胡言顿时感觉一呼一吸之间前所未有的通透,脑中也变得清明起来。
  而这时那清凉之意却再次由中丹田回流下丹田,和小腹之中的清凉之意合二为一。
  这清凉之意从小腹下丹田,过会阴,经尾闾,最后经由中丹田直达下丹田,竟已经运行了一个周天。
  不过让胡言有些不解的是,原本在会阴聚集的清凉之意本已一分为二,一条再次汇入小腹下丹田,而另一条却散入其他杂乱的经脉,在自己不经意间已经消失不见。这些似气非气的清凉之意,到底去了哪里?
  他不知道,不过他倒也不担心,至少现在他没有感觉到任何不适,而且在清凉之意再次汇聚于小腹下丹田之后,胡言只感觉周身升起一股热气,暖洋洋的,倒是舒畅不已。
  而此时胡言却感觉下丹田里的清凉之意却不受自己的控制自主的按照之前行进的路线运行起来。而且一路上再无阻碍,通常无比。
  等到再次运行八个周天之后,却感觉周身热气翻腾,仿佛置身于滚烫的热水之中一般,百会穴也感觉有些发胀,片刻后,周身的热气竟汇聚于百会穴,最后竟冲破百会穴,从胡言头顶的发间喷涌而出。
  这热气喷出,胡言顿时感觉像一盆冷水从头顶泼下,瞬间浇灭了周身那股火热之气。霎时间说不出的清爽通透。脑子也变得清明了许多。
  而这时那清凉之意却再次归于下丹田,缓缓凝聚成一团如有实质的金色光团。任由胡言怎么调动却也没有任何反应。
  胡言不禁有些纳闷,不过却也无可奈何,只得从入定中清醒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