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铺路打底

  想到此事,夏暖燕甜蜜地微笑了,王爷派这么重量级的保镖给她,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一定不同一般吧?要知道,明日直接听命于王爷一人,连谢王妃都差遣不动他。
  夏暖燕看向面无表情的明日,恳求道,我不放心母亲,很想跟上去看看,可连日赶路,我已是强弩之末,此刻有一种随时要昏倒的感觉。而明日你武功高强,听说你昔日随王爷上战场的时候,曾连续十天十夜不眠不休地寻找失踪的王爷,想来精力一定很好,所以我想拜托你随在马车后面,护我母亲去青州。
  看到明日仍是一张石头脸,对她的话没有什么反应,她又把口气放得更软,道,我母亲他们带着几车子行李,走得一定不会快,你沿途小憩几回再跟上去也来得及,若你帮我这一次,我一定念着你的恩情,日后倘有什么差遣,我定然是不会推辞的,行不行?
  明日拽拽地点一下头,翻身上马就要奔走,她连忙扯住他的缰绳,得寸进尺地要求道,好明日,你到了青州先别急着回来,守在夏府外明察暗访一番,探一探我那位继父夏阜的底细,假如他是一个大恶人,或者他有什么事骗了我母亲,你就直接去见我母亲,无论用什么法子都要把她带回扬州来!拜托你了!
  明日冷哼一声,夏嫔娘娘,我还以为你是个聪明通透的人,没想到你也有看不开的时候——女子一旦嫁了人,她就是那个男人的附属品了,终其一生也不能摆脱,不管他是骗了她,还是负了她,她除了默默受着之外,不该生出旁的想法,这才是最正经的为人妇之道。夏嫔娘娘,你母亲既然嫁了那个夏阜,那她就是他的东西了,她首先是那个人的夫人,其次才是你的母亲,你永远排在第二,你永远都拴不住你的母亲,因为她已经是别人的附属物品了。哼,什么叫夏阜“有什么事骗了”你母亲?娘娘,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一句,这世上没有不骗女人的男人,一个都没有。
  望着夏暖燕呆愣愣而充满血丝的双眼,明日一挥马鞭,抛下最后一句话,你作为王爷的附属品,也好好收敛心思,把心多放在王爷的身上吧。你不必等我了,在罗府好好睡一觉就找陆风镖局护送你回大宁吧,我办好了青州之事直接回大宁给你复命,驾!驾!他伏身于马上,风驰电掣地奔远了。
  那个时候,望着明日远去的背影,夏暖燕心中充满了忐忑和惶遽,明日的那句话像一盆腊月的凉水一样兜头浇下来。那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世上没有不骗女人的男人,一个都没有?王爷……骗过她吗?他骗了她什么?
  当时夏暖燕安慰着自己,她不过是一个没有家世根底的弱女子,就算她小有本事,医术好,学东西快,不过比起王爷来,她的那点子本事就不够看了。这样的她,若不是王爷垂青,普通得如同沙滩上的一粒沙,有什么价值能让王爷欺骗利用呢?谢王妃、周侧妃和万侧妃,她们每一个人的母族都能给王爷很大的助力,可他从来没有专宠过她们中的任夏一人,可见王爷是个坦荡荡的男儿,不愿也不屑通过女人来成大业。
  夏暖燕轻舒了一口气,暗笑自己一定是几天没睡觉,困得脑子都坏掉了,竟然怀疑起王爷来。她的夫君可是这世上最完美无缺的男子,光风袭月,顶天立地,她知道,他爱她,他不会骗她。明日那家伙一定是因为自己派给他苦差,害他几天几夜都不能睡觉,一时心怀怨愤,才会讲那些话吓唬她,她怎么能不相信她的夫君、她的枕边人,而去相信一个旁人的话呢?
  这样安慰和催眠过自己后,她就转身回罗东府了。
  因为此时的她在王府已颇具地位,所以到了罗府也成了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贵宾,受到相当的礼遇,几乎是里三重外三重的夹道欢迎。尽管她已困得随时要栽倒于地,不过觉得小时候没感受到的“亲情”全都回来找她了,一时激动,竟然把积攒了几天的瞌睡虫都赶跑了。她经常羡慕王府中其他姬妾都有母族庇护,其实,罗府比起那些官宦世家虽然次了一等,到底也是她的母族呢。所谓母族,就是避风港吧。是她可以放下防备,安心睡觉的地方,是她永远的坚实后盾。
  欢庆仪式持续了小半天,不只罗西府的堂老爷过来了,就连孙家、关家、伍家的夫人们也多多少少来了几个,她强撑着身子应付了一阵子,老太太终于瞧出她妆容下憔悴的神色,悄悄握了握她的手说,你去睡一下,我帮你招呼客人。其实她的疲倦,长眼睛的人都能看见,那连脂粉都遮不住的黑眼圈和满眼的血丝,那苍白干涸的嘴唇和不自觉颤抖的手指尖,长着眼睛的人都看得见。
  不过,所有人都是特意来看她的,怎么肯放过这个大饱眼福的机会呢。有的人是为了巴结她这个宁王宠姬,想让她帮着办什么事,有的人却是单纯来“参观”她的。
  那些人带着还没出嫁的女儿一起来参观她,给他们女儿讲着励志的故事:瞧吧,闺女,那个穿红缎曳地裙的女人就是夏暖燕,她是个被父亲家撵出门的弃女,从小还被丢去乡下养,十几岁了还不识字,只是长了张漂亮脸蛋。当年罗老太君要把她说给你哥哥当小妾,我嫌她家教不好,她母亲德容言功不过关,女儿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就推拒了罗老太君。没想到这女人倒是个有出息的,能嫁去宁王府就已经够神奇的了,她还混得人模人样的回来了,真是草窠中飞出了金凤凰啊。
  夏暖燕把这些话都收进耳里,面上却不动声色,对于旁人在背后对她母亲的指摘,她早已听得麻木了。她也已从最初的埋怨母亲,变成了现在的心疼母亲,她真的想让母亲的脸上露出真正的笑容,可是,那个众人口中的“白眼狼”夏阜,浪子回头的夏阜,他真的可以让母亲露出那样的笑容吗?
  明日说得没错,男人就是参天大树,女子就是那绕树的藤,树有多高,藤蔓就只能攀爬多高,一旦把那藤蔓从树上解下来了,那藤蔓就离枯萎不远了。母亲这些年在罗府过得虽然不算差,可是本质上讲,她还是枯萎成一团的藤蔓吧。本来夏暖燕也未察觉出这一点,她还以为母亲在罗府当一辈子的“姑太太”,每个月花着那三十两的月例,就是母亲最好的归宿了。
  可是,方才见到了母亲突然变得年轻的美丽脸庞,见到了母亲那亮晶晶的双眼,夏暖燕突然意识到,夏阜,才是母亲的那棵树!即使夏阜对母亲并非真心,即使他只肯从他的一碗汤中分出一杯残羹给母亲,也比她这个女儿捧上的满满一锅肉汤更滋润。女人不能离开男人而独自活着么,女人,就只是藤蔓么。
  夏暖燕虽不服气,可是推己及人,她也说不出什么反驳的话,只因她深深知道,她自己也和母亲是一样的,一生就指着那一个男人而活。在那个冠盖满京华的锦绣堆中,那个男人只要多看她一眼,她的心就是甜的。彼时,她并不知道,那甜滋滋的蜜糖是有毒的。
  揣着这些纷乱的思绪,夏暖燕在老太太的安排下溜到了一处安静华美的寝房,美美地睡了一觉,心中满满地盛着她的蜜糖,从天亮睡到天黑又睡到天亮,醒来之后,丫鬟们鱼贯而入,训练有素地为她梳洗打扮,换上舒适的家常裙褂,让她分外感动,这就是家的感觉吧。
  等用过早膳后,老太太就过来了,先是跟她话了一会儿家常,问了她在王府中的生活,问了她的身体状况,又着意瞄向她的小腹,问她可有消息了。她失落地摇摇头回答说,昔年在水商观伤了身子,大夫们都说她体质寒凉,不宜有孕了。老太太摇头叹息,一时也默默无语,早知这外孙女是个有出息的,家里待她自然不同。
  夏暖燕记挂着母亲的事,又跟老太太打听青州来的那几个管家是怎么说的——那位夏富翁已经把母亲抛了六七年了,怎么突然间就回心转意了呢,这其中是否有什么诡计呢?母亲那样迟钝又软和的人,独自一个人去那人生地不熟的青州,是否会被别人欺侮呢?夏富翁不要母亲的这些年里,他肯定又纳了不少小妾吧,母亲她没有弹劾妾室的经验,又跟夏富翁久不相见,想必彼此之间一定积攒了不少误会,在盛宠的妾室和疏远的旧妻之间,夏富翁会偏帮哪一方呢?
  夏暖燕把这一股脑儿的问题倾倒给老太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拍着她的手安慰道,逸姐儿你且安心罢,老身已向几个一同跟夏阜出海的人打听过了,那夏阜确实是跑船赚了大钱,目前身家过万,在青州定居是因为他早年家里败落时,有个小姑姑被卖去青州给人做妾。如今他姑姑争气,挤掉了正室,被扶正当了知府夫人,而夏阜在青州安家落户,也是抱着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
  夏暖燕一双娥眉紧蹙,仍然为母亲的处境而担忧,她总觉得,夏富翁从来没有爱过母亲。昔年是为了利用母亲,或许还贪图她的美貌,但是自从听说她不能生育之后,那夏阜立刻就看不上她了。夏暖燕旁观者清,看得清楚分明,夏阜和他的那一家子人,看向母亲的眼神都是那种冰冷而鄙夷的,尽管夏阜的老母和姐姐经常对着母亲笑,夸母亲是个贤惠人,可一转身,她们唇角的弧度就变成了扭曲的冷笑。只是当时九岁的她人微言轻,跟母亲也是相处不久的“陌生亲生母女”,那种关系敏感而脆弱,因此很多话都含在舌边讲不出来。
  夏暖燕最忧心的是,当年母亲供着夏家一大家子人吃穿玩乐,那些人还那样瞧不起母亲,时隔多年,母亲美貌褪色,连小肚子都丰腴了,不能跟夏阜那些年轻美好的妾室相提并论,可以说,整个夏家没有一个人喜欢母亲。就算母亲顶着个罗府嫡女的光环入住夏家,甚至执掌中馈,那样美好的表象又能维持多久呢。母亲的性子娇气,没有多少与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经验,眼见着日复一日,她的丈夫钻进十几岁的美妾俏丫鬟房中,母亲那种发自内心的笑容又能维持多久呢?那个夏阜,他真的是母亲的良人吗?
  老太太毕竟不是罗川芎的亲娘,虽然看着川芎长大和出嫁,也同情怜惜她的遭遇,但是到底没有那种亲生母女之间才有的心连心感应。老太太只是同情怜惜,而不是设身处地,所以,夏暖燕忧心的这些问题,老太太连想都没想过,只是反复地夸赞夏阜有本事,有良心,夏家时来运转,感叹川芎终于熬出来了。却从来都未想过,一个青春不再又没有生育能力的女子,能否顺利的从四季如春的南方移植到寒冷的北方,能否顺利的扎根于土壤,从枯萎的旧藤中生出新芽新叶,攀上夏阜那一棵善变的大树。
  就在夏暖燕想进一步跟老太太探讨下母亲的问题,请老太太一起想想对策的时候,老太太突然话头一调转,期期艾艾地说,老大川柏在济南任上候补一个司库的缺,等了半年了还没消息,老二川谷在淮安……老三川朴在凤阳……前哥儿在京城……前哥儿女儿燕姐儿的婚事……琼姐儿的丈夫……芍姐儿的未婚夫……
  夏暖燕的耳朵嗡嗡作响,听着老太太从最初的磕巴语气,渐渐越说越溜,越提越理直气壮,夏暖燕恍然想到,原来她的母亲之所以能从老太太那里领到一个“价值两千两的百宝匣”,不是因为老太太要补偿母亲被二舅坑骗走的银子,而是老太太在为家里人铺路打底,跟自己这个有本事的外孙女打好关系而掏的银子。母亲揣着金灿灿的百宝匣千里寻夫去了,所以,她不得不在这里为母亲的百宝匣付账——而且是十倍百倍于那只百宝匣价值的长长一串账单。
  她是母亲的女儿,为母亲付账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她不怨怼也不恼火,可是她的整颗心都跟着母亲的马车飞到了青州,什么都不能再多想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