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第一次感悟
他体内的周通有些骇然,书生面前忽然出现一白发老者,一袭白袍在身,说不出的自然飘逸,让周通震惊的是对方是怎么出现的他根本没感受到,而且老者微微传出的气息让他不自觉地放松下来,想要好好睡一觉,这种被他人随意操控的感觉令周通清醒过来,神识惊出一身冷汗。
“为何而来?”老者背对书生,飘渺虚幻的声音传出,问的是书生,周通却感觉同样是在问他自己。
“寒窗数年,才华虽说浅薄,未曾想过不及痴傻之人,仅凭白银千两,得我榜眼之名,如今盘缠尽去,功名未取,无脸再见乡亲父老,唯一死尔……”书生横躺在地上,干裂的嘴唇微张,苦涩说道。
“汝父可为你劳心费神?”老者听到书生所言,不为所动,而是反问道。
“这……无父无我!”书生不懂为何老者这番问他,他想起待家的老父,已经油尽灯枯的他突然振振有声道。
“答在其中矣。”一阵微风吹过,白袍老者身影消失,徒留下这一句话。
“道长留步!”地上的书生眼中闪过明悟,出声挽留,那白云道长却早已不知所踪,他更是发现自身忽然有了力气,顿时精神饱满容光焕发,周通看在眼里,是老者朝他打出一道灵气,把他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那道灵气周通看着和他的灵气相仿,不过又像是缺少了什么,那缺少的一点,让他们之间的灵气如同云泥之别,周通仔细感悟,可那东西虚无缥缈,几个呼吸的时间,就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出现过。
“我懂了……”书生站起身来,眼中的失意和绝望通通消散,显得意气风发,大步走下山去。
“你懂什么你懂!?”他体内的周通无语,他还什么都没感受到呢,那丝莫名的感觉就没了,反倒是怎么这书生就懂了,他心中疑惑不已,难道不仅仅是天资不行,他脑子也不好使!?
故事到这里并未结束,而是画面一变,书生已经回到家乡,同乡之人难免出言冷嘲热讽,书生坦然面对,和父母好好解释,没有选择再去考取功名,而是在家乡老老实实开了一处私塾,开始教书,他好歹是个秀才,倒也有不少乡邻送来自家孩子。
周通沉默了,这感悟到底是感悟何物,他完全没有头绪,神识又被困在书生体内,只能随波逐流,不知是否要亲自看完这书生的一生才能有所发现。
教书的生活日复一日,书生渐渐老了,奇怪的是周通一直没有见过他的脸,只是模糊记得他年轻时的模样,他暗自留心,周通的心态从一开始十年的烦躁不安到如今已经习惯下来,他随和的性格使他能随遇而安,在枯燥的时间里尽量去看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书生一生没有娶妻,仿佛打算一个人走完人生。
教了几十年的书,他的名气渐渐大起来,父母早已死去,而他没有留下一滴眼泪,周通看得暗暗皱眉,书生遇到那白云道长后似是变了一个人,他甚至怀疑书生是不是被那老道夺舍了,一个人在短短的时间内的变化怎么可能这么大,但是这一切却又给人一种极其自然的感觉,让人看来这事态发展没有不妥。
“矛盾么……”周通轻轻自语,几乎看完书生的一辈子,他的心中第一次出现这个词,好似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他心灵深处,现在还不是发芽的时候,而这似乎不是老道想让他明悟的,故事还在继续……
此时书生已经是风烛残年,他活了七十岁,现在在乡里算是最有权威的长辈,周通看着他,感觉自己就像他一般,五十年的岁月,一个凡人的一生,他跟着书生一起走完。
一天夜里,书生一口气没喘上来,浑浊的目光中带着一丝清明,瞳孔散去,“终于死了……”周通也松了口气,平白活了五十年,他并没有太多的喜悦,更多的,是感慨,若是自己没有晶石,也许自己的一生就如同书生一般,继承父志当个教书先生。
周通神识从书生体内飞出,被一股力量夹携着,又来到那处山头,不过五十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山头之下全被海水淹没。
“你看见了什么?”白袍老道仍是背对他,出声问道。
“矛盾。”周通毫不迟疑地回道。
“哦?”老道话声带着一丝惊讶,“什么是矛盾?”周通的回答激起他的兴趣。
“其他是矛,自己是盾;自己是矛,其他是盾;在摩擦中,不是平手,就定有一方会败,书生他在家世交锋失败,好比是盾,避其锋芒;回到家乡,平凡地生活了一辈子,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周通说出心中所感,第一次接触这种玄妙之物,不圆滑的感觉很明显。
“浅薄了!”老道微微摇头,不满意周通的回答,“稚子之悟,难得可贵,你的路,还很长……”
“老夫活过万载岁月,应通灵之邀,在其宝塔留下一缕意境化身,当年那一战,本来以为没有机会了……好了,闲话不多说,你听好,本道以自然入道,得灵界之承,如今将感悟赐你,不想世间真有像你这般如此愚笨之人,哈哈哈哈,以我之道悟他道,不错,不错!
既然如此那我就传你一式,能记下多少,看你个人造化。”老者似乎心情不错,说完后转过身来看了周通一眼,很普通的脸,和平常凡人老者差不多,周通同样看向他,记下老者的相貌,对方给他这一场造化,已经算是半个老师,他跪下一拜,以此答谢老道。
“还算不傻。”老道欣慰,一把扶起周通,把他带到山头,说道:“大道至简,凭心而为。”
他袖袍一挥,过了半响,周通愣住,什么也没有!?
“来了。”老道轻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