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劣丹废料回收构想
至于多纹灵丹的炼制和形成也同样十分容易,只要是在丹药本身强度承受范围内,灵纹的数量那是要多少有多少。
当然前面这句话或许有一点夸张,实际情况,在不借助类似于五行封印术一般的秘术和手段,一枚正常丹药表面很难凝聚和显现超过九道以上的灵纹。
换句话说,九道灵纹,九纹灵丹已经属于正常炼丹中极品中的极品,乃是灵丹体系中最高品级的丹药,进无可进,属于颠峰的存在。
“五行封印术,乃是五行丹术中秘密传承,独属于五行体质,一般人学不会,也用不了。”
“而如果没有这种可以凝聚和注入灵纹的手段,一般人想要炼制多纹灵丹,几率真的是小的可怜,甚至说近似于无……”李丹思索和叹息道。
……
“有关四五品丹药的炼制,三个步骤都各有关键点。”
“第一步是五行空间和五色木的配合利用,是提炼和储备各种药性材料的最佳组合工具。”
“第二步是各种药性按照配方配制,以及凝丹,孕养,注灵的过程,都要按照人体炼丹和五行丹术,按步就班,仔细认真。”
“第三步是灵纹的凝聚和注入,特别是数量方面,要谨慎,有所顾忌,不能好高骛远,否则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从而导致炼丹失败……”李丹思索和分析道。
其实对于李丹而言,只要他自己不故意作死,像这种方式的炼丹基本不会出现炼丹失败的情况。
最多也就是炼制的丹药品相不好,或者说因为灌注的灵纹太多了,导放丹药破损和失效。
不过哪怕真的遇到这些情况也没关系,因为是体内炼丹的关系,而且还是在五行空间之中。
所以说,根本不会出现失败失效的情况,药性或许会有一些损耗,但大部分都可以通过五色木回收再利用,又或者直接被身体吸收利用。
总之一句话,体内炼丹虽然偶有失败的冈风险,但大体是可控的,而且药性也可以回收再利用,根本就没有任何损失可言。
“不错,这算是人体炼丹和五行丹术的一大优势,可以避免和节省不少浪费。”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来廉价收集购买一些劣制和有缺陷的废丹,然后提炼和回收各种药性,简直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在修仙界各种劣制丹药或者废丹废料的产量和数量还是很多了,这一类丹药和材料,对于修行者而言根本没有多少作用和好处。
不仅没有好处,大部分时候反而还有害,毕竟这一类丹药中蕴含的杂质,丹毒,又或者其它有害成份,可以说非常的多,对身体和修为有损,这就是害处的根源所在。
也正因为如此,这一类劣丹废料,一般修行者哪怕再穷也不会使用,毕竟对自身害处太大,有损修为和体质,不用最好。
不过如此多的劣丹废料,自然要有去处啊,所以其中大部分都当作垃圾随处乱扔,又或者当作肥料用在灵植培养和种植上,不过效果只能说马马虎虎。
另外还有一部分比较完好,成色看着不错的劣丹废料,被一些精明的药师改头换面炼制成新丹。
又或者,直接被一些奸商或者坑蒙拐骗之徒,伪装成好丹药,贩买给一些武者和普通人使用。
其中前者还好一点,毕竟经过稀释和重新炼制,毒性被稀释,危害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是后者则不同,要知道这玩意对修行者尚且有害,更不用说是对武者和普通人而言了,那是巨毒。
不过,好在那些贩卖之人也明白这玩意的危害,而且他们一般都志在赚钱,所以将这种东西卖的老贵,甚至是天价。
所以说一般人还真买不起,哪怕买的起,也不舍得多买,不舍得多吃。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这劣丹废丹,哪怕蕴藏丹毒,但一般人只要不多吃,那还不致于要了性命。
甚至还可能因为其中一些药性和灵气成分体质和功力,有所改善和增长。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武林和世俗界,这一类劣丹废丹,还挺畅销。
哪怕明知道有问题,每年总会有人因此遭受重创,但依然有不少人抱有侥幸心理,花大价钱买所谓的源自于修仙界的丹药和机缘。
甚至有人还故意搞了个噱头,叫什么撞仙缘,明目张胆的招摇撞骗。
“不错,像这些劣丹废料,如果只是当作垃圾和肥料倒也罢了,可是如果被伪装和贩卖给武者和普通人的话,必然会遗害无穷。”
“可惜五色木利用和吸收效率有限,根本用不了多少废劣丹料。”
“不过,我也可以搞一个类似的回收利用的方案,从源头上避免和解决这个问题。”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这也是李丹通过五色木对药性的回收利用,才忽然萌生的一种想法,同时也十分契合李丹前世地球科技中的环保和循环可持续利用的观念和理论。
“环保,循环可持续利用,不错,就是这样,可是该如何规划和计划,有效利用呢?”李丹沉吟和思索道。
对于这方面,李丹的想法和计划是,开设一系列劣丹废料的回收再利用的产业和工坊,生产各类环保产品。
比如说,李丹准备仿照五色木,利用一些灵植,来净化,吸收和利用这些劣丹废料。
或者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将劣丹废料当肥料利用的勾当,唯一不同的是,在李丹这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而且还要有有价值的产品和产业推出。
“嗯,具体说来,有两大产业链规划。”
“一是灵植肥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生产和获取不同效力和效果的灵植肥料。”
“二是炼丹和药性材料,可以利用一些手段方法,提炼和获取其中的药性,作为炼制材料……”李丹思索和计划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