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章 祭祀儒圣

  沐春阳被雷劈过之后,一夜不眠,不过早上依旧精力充沛,只是感觉有一些饿,让下人准备了一些吃的,沐春阳吃的狼吞虎咽,模样甚是不雅。
  吃完饭后,沐春阳就到府外转一转,在相府呆了一段时间,整日人参燕窝,鲍鱼海参的,原本有些黑手的沐春阳现如今也逐渐变得壮实白净了起来,就是有一些微微发胖了,脸都相较于以前圆了不少,不过这样看来俊朗了不少,以前的沐春阳,虽说日子不苦,相较于喊柳镇的大多数人小日子还挺滋润,但是相较于相府的日子,多少还是有些差的,不过如今好了,越来越白净,越来越壮实,不过若是再胖一点,可能就有些不好看了。
  泰安城如同往日一样的热闹,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街上的吆喝声源源不断,虽说大宋明令禁止吆喝叫卖,但是商业繁荣,叫卖声也就很难镇压,所以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这些居民也算懂事,有朝廷的人来的时候,也就不再吆喝叫卖了,就默默的守在摊位前。
  沐春阳在街上瞎转悠,在相府呆了一段时间,也算是见过世面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啥都没见过,见到什么都很稀奇,这一次也不买啥,就只是转悠,不过沐春阳发现了一件事,街上好多衣着华贵的人向着一个方向走去,沐春阳也算是在泰安城住了一段时间,衣着华丽的人见了不少,但是像今天这么多的还是头一次见,所以感觉有些奇怪。
  沐春阳拦住一个行人的去路说道:“兄台,今天是什么吗特殊日子吗?”
  那路人说到:“小兄弟才来京城吧!”沐春阳点了点头,等待着那人剩下的话:“今天是那儒圣庙的庙会呀!这京城有头有脸的人都会去的,就连咋们的皇帝陛下也会亲自注册祭司活动的,我们这些平民老百姓难得见到一次皇帝陛下,这还不好好去看一下。”
  原来是庙会,不过看这个样子,庙会举行的还很盛大的样子,不然也不可能就连当朝皇上也亲自举行祭祀仪式。沐春阳本来就喜欢凑热闹,有这样盛大的庙会,沐春阳自然不可能错过。
  于是沐春阳也跟着行人,一路向前走去,在路上沐春阳也打听到很多有关于儒圣的事情,所谓儒圣也就是儒家创始人,沐春阳也上过学,对于儒家自然不会陌生,儒圣创立儒家学说,在这北皇洲儒家学说一直是皇室从古沿用至今的正统,当年百家争鸣,现如今在这北皇洲也就儒家思想成为了正统思想,至于为何会成为正统思想,夫子从未见过,只是提起过一位儒士“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终成就了儒家思想为正统,不过太多的细节夫子并未讲过。
  当年北皇洲不知道有没有大宋的时候,儒家创始人创立儒家,起初不被接受,于是他游说各国,收集三千弟子,却不见起色,后来便放弃了,也不能说是完全放弃,他每日都为弟子们讲学,众多弟子中能人不少,最后许多都成为了地位显赫的人,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于是在其成名后大力宣传儒家思想,于是儒家思想逐渐被世人认可,随着王朝更替,儒家思想也越发完备,一直被沿用至今。至于儒家创始人,在后世则被封为了儒圣,无论帝王还是百姓,每年都要朝拜。
  边听别人讲儒圣的故事,一边赶路,很快便到了儒圣庙外,与其说是一个庙,不如说是一个广场,外面是一个巨大的台阶,据说本来是一个很大的院落,但是后来被拆除了,这样倒是方便了不少,庙内九间院落,以南北为中轴,分左中右三路,纵长630米,横宽140米,有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而儒圣的雕像就立在了庙的最中间,儒圣像大约十三四米高,手捧书简,做拱手礼。
  沐春阳现在只能老远的看着,因为皇帝陛下马上就来了,周围的士兵将这里围得水泄不通,所以只能大老远的看着,沐春阳看着高大的儒圣像,总是感觉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是又说不出在哪见过。
  临近午时,一大队人马浩浩汤汤的向儒圣庙驶来,没过多久,一个衮服男子从轿子里走出来,男子大概四五十岁的样子。男子一出来,周围的人全部都跪倒在地上,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能看出来这个人就是大宋的皇帝,在这人群之中有一人没有跪下,不过皇帝忙着祭祀,他可没时间看这些人怎么给他下跪的,再加上沐春阳站在人群最中间,很难被发现,所以皇帝及其周围的人并没有发现沐春阳。皇帝下了马车之后直接走向了儒圣庙,对着众人随意的摆了摆手,这时候的众人才起身,众人起身后,沐春阳周围的人对着沐春阳指指点点,说什么大逆不道之类的话,不过沐春阳才懒得管这些,继续看着儒圣庙内的状况。
  皇帝进去后,身后跟着文武百官,而有一个人与皇帝并肩而立,这个人沐春阳再熟悉不过,正是他的老爹沐风,沐春阳虽说上过学,知道一些礼仪,但是却对皇帝的规矩懂得很少,所以对此并未觉得有何不妥,只是周围的人都在小声点议论沐风。
  午时三刻,吉时已到,皇帝陛下亲自举行祭祀仪式,仪式开始,皇帝陛下拱手立于儒圣像前,诸位文武百官深鞠着躬,表达着对儒圣的尊敬。在这些礼仪结束后,沐春阳又一次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国子监祭酒大人周书远,祭酒大人正在读带领着文武百官背诵儒圣的《论语》,就连皇帝也不例外,跟着祭酒大人一起背诵。
  时间过了大概半个时辰,祭祀仪式才总算是结束了,文武百官都随着皇帝陛下回了皇宫,只有祭酒大人留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