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吴县令的烦恼

  县衙后堂,窗户大开着,细微的春风飘进堂内,带来却不只是欢愉和轻松。
  吴县令站在窗口,看着院子里雅致的景色,面色却阴沉不定。
  这县衙,最近的一次改建就是在三年前,前一任孔县令的任上。
  很显然,那位以无所作为而闻名的孔县令,绝对是个非常好运的庸官。
  在他的任期内,巨野县民生安和,从未出过任何一起大案,百姓们也都勤于耕作,岁赋也从未短过一文。
  他甚至有闲心和闲钱改建了后衙,留下一栋颇具特色的园子,恩泽后辈。
  因此即使他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干,依旧被吏部考了一个良好的评价,转去了江南大县当县令。
  而自己呢?
  明明有着恨比天高的才学,也一心一意为了黎庶而奔走,结果却不如人意。
  光城外那几百流民就让他头痛不已,好不容易求得上官恩许,可以开仓赈粮,还未实施城内又接连出了几起命案。
  关键是,一切证据都指向了城外的流民。
  偏偏这种时候,流民动不得。
  若是没有赵希安提前赈济,也许这些流民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此类事件反而好处理很多。
  但如今,万一举措不力,很有可能激起民变。
  到时候,自己这顶乌纱帽不保也就罢了,若是上头追责,连乌纱帽下面的脑袋只怕也难以保全了。
  关于这点,他倒是没有责怪赵希安的意思,他也知道,这个少年纯粹是心善,才会帮自己想办法。
  只是如今骑虎难下,那些死者的家属不依不饶,若是短期内没法给他们一个交代,事后他们必定会去上告。
  头疼啊。
  正在此时,罗师爷又迈步进了后堂。
  “老父母,赵家小郎君求见。”尽管对赵希安观感很好,但罗师爷觉得,此时并不宜安排他与吴县令见面。
  如果不是对方口口声声说人命关天,他甚至都不会来禀报此事。
  果然,吴县令的脸色并不好看。
  “若是没有重要事项,就替我推了吧。”
  赵希安在文坛的名声,其实对吴县令影响并不大。
  况且,他今日的心情真的不好,他也生怕自己到时候会失态。
  罗师爷并没有离开,反而上前一步:“赵希安说了,人命关天。”
  说罢,垂首退后。
  他作为一个老成的幕僚,自然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略加思索,吴县令便下令:“请他进来。”
  吴颂平知道,赵希安不是一个信口开河的人,他此次前来,必定是有他的理由。
  难道是流民的情况有变?
  他倒是并不担心流民会有异动,事情若是发生了,济州府离此地不过数十里,军营更近,若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不消一天大军就会降临。
  区区数百流民,扑腾不起多少浪花。
  相反的,吴县令更担心,是不是赈灾粮出了什么问题。
  要知道先前赵希安的所作所为都是他默许的,事后即便他大可推托自己不知情,但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跑不掉的。
  这让吴县令有些手足无措。
  很快,赵希安就领了周侗到来了。
  “老父母在上,学生赵希安有礼了!”仓促行了一个礼,吴县令刚要请他安坐,他马上便道:“老父母,今日学生去了流民的居所,发现……,有疫情。”
  “什么?!”
  非但是吴县令大吃一惊,就连罗师爷如此一位经验丰富的幕僚,也是大惊失色。
  要知道在这个年头,瘟疫无疑便是阎罗王的代名词。
  一次大疫过后,人口减半都是有可能的。
  吴县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运气会如此之差。
  早知如此,不如在汴京城多混迹一任了。
  “真的,你能确定?”话语中甚至带了一丝颤抖。
  赵希安就把从韩四郎口中获知的那些情况一一告知。
  “已经确认,发病人数差不多有半成了,其中大约一半计七人,已经陆续病故。”
  在最后,当他把这个数据公布出来的时候,吴县令和罗师爷都轻轻舒了一口气。
  还好,看起来疫情被发现的早,才死了七人。
  但随即他们又紧张了起来。
  “快快将那些流民隔离!”吴县令马上下令道。
  同时罗师爷就准备下去执行。
  “且慢。”赵希安抬手阻止道:“学生这里有一份应急方案,还请老父母过目。”
  尽管被他喝止,吴县令颇有些不满,但看在他如此警醒,能及时禀告疫情的功劳面上,还是接过了他手中那一叠纸。
  吴县令心中暗道:这种嘴上没毛的,只知道死读书的小子,还能想出什么有效的法子?
  最多不过随便瞄两眼,便褒奖他一番即可。
  但,当吴县令第一眼看到这份名为《防疫手册》的方案,两只眼珠就再也放不开了。
  罗师爷悄悄走到他身边,瞄了一眼,眼珠也张的溜圆。
  “这……,这是……”长大了嘴,吴县令连一句话都说不清楚了。
  作为一个在汴京城当了好几年京官,但从未放弃对地方上监察的实干官员,吴县令早就注意过每年各地的疫情。
  无论是朝堂还是乡野,对于如何防止疫情都是众口不一,每个人都似乎有主意,但每个人的主意都似乎不管用。
  但赵希安这份来源于后世的统筹计划,事无巨细都说得极为清晰,对于每种情况都有相应对的具体方案。
  虽然加起来不过数千字,文笔也不算如何精巧,但在吴县令眼里,无疑是一份令人振聋发聩的好文章。
  尤其是,为了这次的说服更有利,赵希安甚至动用了系统抽奖得来的文豪笔,这让《防疫手册》变得更为吸引人。
  几乎是在刚接触到这份计划书的那一刻,吴县令就已经被说服了。
  “这份方案,还请希安替本官好生解释一番。”微红着脸,吴县令选择不耻下问。
  因为其中的很多名词,他都能理解,但合在一起,就好像似是而非了。
  还有很多名词,他甚至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比如,这个“洁身皂”,又是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