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韩四郎

  眼看着自己完美的计划如此轻易就被破解,赵希安难免有些失落感。
  唯有轻轻叹一口气,才能掩盖他心头的失望。
  然而,这一幕在其他人眼里,无疑更具有震撼性。
  作为方才直面高大汉子震慑的赵普,没人敢说比他拥有更多发言权。
  那高大汉子居高临下的态势,以及那种悲天悯人的道德优势,居然被少爷一通乱骂给彻底终结了?
  这多么不可思议!
  少爷这份折服强者的口才,简直堪比传闻中六国大封相的苏秦了。
  周侗一样如此惊愕。
  先前他甚至都做好了高大汉子冲动之下动手时应招的打算了。
  与赵普不同,他能觉察到那汉子强壮身躯下隐藏着的爆发力。
  此人必定是个高手,周侗甚至都没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迅速制服他。
  他也有些埋怨赵希安,居然会主动将矛盾激化,实在是有些不智。
  要知道他们是处于数百流民的包围之下,随时随地一点火星都会燎起冲天的大火。
  没有人能在这种燎原大火的焚烧之下全身而退。
  但周侗最终看到了什么?
  尽管对方的气势不断攀升,但在赵希安的破口大骂之下,居然怂了?!
  他这才明白,师父曾经说过的,自己武功练得再好,也不过只是百人敌而已。
  周侗当时就问过师父,什么是千人敌、万人敌?
  老道只是笑笑,撇着嘴说你迟早会亲眼见到的。
  今日,他见到了。
  这让他全身颤栗,甚至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
  然而他终于控制住了自己的激动,依旧保持着足够的冷静,稳稳站在赵希安背后。
  这一刻,他终于明白师父让自己来到济州府的原因。
  因为这里,有一个需要自己帮助的高人。
  只有站在他的身侧,自己才能成为完美的自己,发挥出最大的力量。
  那几个施粥的闲汉同样如此。
  每日里给那些流民吃的,都不过是狗都不吃的陈粮而已,而且还调配到比水强不了多少。
  若是换了往日,他们早就撂挑子不干了,这种半点油水都没有的活儿,谁爱干谁干去!
  但印子李仿佛未卜先知一样,早就对他们提出过警告。
  “不管你们之前有多么偷奸耍滑,这次的事你们要从头到尾完完整整做好,如果有半点意外,你们知道我老李的手段。”
  但这种警告,在数百名愤怒的流民面前,毫无威慑力。
  只差几息时间,他们被吓软的腿就能恢复正常,到时候谁不跑谁是狗子。
  然而,这时候赵希安出现了。
  站在流民的首领面前,义正辞严一阵乱骂,骂得那小子差点跪下,最后不得不灰溜溜逃走了。
  这简直是神迹啊。
  当年诸葛孔明骂死王朗,他们只在茶馆里听人说过,但今日这状况,恐怕远比诸葛亮当年要牛逼多了吧?
  骂死一个糟老头子算什么?他们还从未听说有人骂几句能将一个高头大马的壮汉骂得羞愧而走。
  这让他们的腰杆子瞬间挺得笔直。
  就像是赵公子所说,他们是在做善事啊,做善事就该堂堂正正的有荣誉感。
  关键是,他们确实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在散发赈灾粮食,哪怕粥薄了点,哪怕粮食是陈粮,但这些都是按上头的想法来实施的。
  他们可没有贪腐过任何一粒粮食,甚至肚子饥饿的时候都没喝过一口粥(实在是喝不下去)。
  他们有骄傲的资本。
  赵希安不知道他身后这些人的想法,不然他肯定羞愧无地。
  此时见有十几个青壮跟着那方姓汉子走了,现场留下了几百名老弱,须得安抚一下。
  否则,就这些人,只怕闹起来自己这伙人也未必能挡得住。
  走到那个叫小四的孩子面前,看了看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流民,心中也是颇有感慨。
  要是穿越过来,落在这个孩子身上,只怕起步也要比如今差太远了。
  他甚至不能保证自己能在这种情况下活下来。
  “你叫什么名字?为何要多领赈灾粮?”语气虽然严厉,但由于赵希安的年岁尚小,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威慑力。
  这与赵普相差无几的质问,却没能给小四太大的压力,因此他也不复之前的慌张,反而慢慢回道:“禀少爷,小人叫韩四郎,大家都叫我小四。家父得了病,家母出去寻些鱼鲜给他补身体,因此小人只能自行前来领粥,不敢多吃多要。”
  赵希安见他回话颇为有礼,有些意外:“你读过书?”
  韩四郎面上污秽不堪,几乎看不清模样了,此时却点了点头:“从小在张员外的私塾外旁听过两年,也识得几个字。”
  看来是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读书种子。
  要知道这类乡绅土豪家里,虽然有时候会开私塾,但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旁听的。
  很简单,员外出了钱,就是给家中子弟的福利,也许亲朋好友的孩子也能沾些光,但一个农家孩子凭啥白听?
  “你替张员外放牛,还是放羊?”赵希安问道。
  韩四郎有些诧异,这位少爷如何知道得那么清楚?
  “回少爷,小人替张员外白放了五年牛,换得旁听两年的资格。”
  赵希安点了点头,这才合理。
  否则他都要怀疑这韩四郎的来历了。
  “你有孝心这是好的,不过若是人人都说自己亲人有病多领一份,那这赈灾粥就不够了呀。”
  要知道这点粮食,实在是不够每个人吃饱,赵希安原本的计划就是让他们成为温水里的青蛙,既不能吃饱,又不能让他们丧失生存的希望。
  最起码能熬到一个月之后,那时候从外阜调集来的粮食应该就能到了,到时候有了粮食,这些人就算是活下来了。
  而那时候,才是自己收买人心,挑选手下的最好时机。
  只是,看着这少年虚弱的样子,赵希安原本坚硬的心,开始有些松动了。
  “少爷,小人知道错了,下次万不敢如此。”名为韩四郎的少年一脸的倔强,很显然是个有主见的孩子:“四郎可以不喝粥,还请少爷允许,将家父的那一份带回去。”
  赵希安再没有半点犹豫:“走,领我去看看你家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