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科考3

  顾云浩坐定之后,就先将那木板固定好,才开始有空细看自己的考舍。屋顶的瓦片看着虽然有些年头没有翻修,但看着还算不错,应该不至于漏雨。四下看了看,顾云浩对自己的考舍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是脏了些,但也不碍事。
  这时候天色已经泛白,隔壁的考舍也陆陆续续有人来了。
  考生全部坐定,整个考场一片肃静,县试正是开始。
  不过一刻钟左右,就有差役捧了卷纸来分发给诸位考生。
  顾云浩接过自己的卷纸,打开一看,一共乃是十张纸页,七张是竹纸,另外三张是质地不错的白纸。
  竹纸是拿来当草稿纸的,而那三张白纸才是用来誊写的正卷。
  往砚里加了少许清水,顾云浩开始研磨润笔,先将自己的姓名籍贯等信息写在草纸跟正卷上,待墨迹干了之后,就先将那三张正卷收捡起来,免得一个不小心弄污了卷子。
  第一场考试一般都是三道题,三张正卷各上书一题,没有多余的,因而考生们都得十分小心。
  随后又是一阵击云板声音响起,蔡文泉请示了下闯王,得到允许后开始训话。
  他说的不多,不过是强调一下考场纪律之类,便宣布正式开考。
  这时就有书吏举着考题板从甬道来回走动两次,这时候考生们就要立即记下考题。
  第一道题向来都是四书题。在众人的注目之下,一名书吏举着题板走了过来,只见上面写着:皆雅言也叶公
  县试居然出截搭题!
  看着考题之后,作为考生的顾云浩来不及多想,直接先提笔在稿纸上抄下题目。
  第二题是五经题。五经题一共有五道,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各出一道题,考生们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本经,从中取一题作答就可。
  顾云浩因跟着梁成业治《礼记》,自然就将礼记的那一道题记了下来。
  第三题是一个诗赋题。
  带将所有题目抄下来之后,顾云浩就开始思索起来,因着时间充裕,他也不是很着急。
  三道题之中,四书题是最为重要的,可以说是称得上直接影响了考生能不能被取中。
  看着四书题的题目,顾云浩皱了皱眉,随即又舒展开来。
  “皆雅言也叶公”
  这一考题出自上《论语》《述而》篇,只是分别是不同的两章罢了。
  “皆雅言也”出自《述而》第十五章。原章书云:“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下半句“叶公”二字,则出自第十六章。原章书云:“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雅言”也就即是“常言”,说得就是日常实用的事情了。而下半句的“叶公”二字,其主要还是应当落在“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这一句上。
  这句话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叶公向子路问及孔子,子路不作回答罢了。
  子路乃是孔子的学生,在古代讲究尊师重道,子路之所以不言,其实就是不评价自己的老师,这也是师道尊严的一种表现。
  若是上升一个层面,也可以说是谨遵礼法,若是扯到朝堂之上来说,就是要时刻谨记君臣之礼。
  当然这后半句“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也挺重要。
  表面上来说这里是通过孔子对自己的评价,表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好学的精神。但若是联系前半句,再考量蔡府伊出题的意图往深入想,那就不同了。
  前半句说作为学生或是臣下,要谨遵礼法,敬重君主尊者。后面半句实际就是隐晦的拍马屁,拿孔子的修养来影射君主的圣贤了。
  理清出题人的意图之后,顾云浩又思量了一番,觉得还是应该从朱子集注所言入手,以“雅言”与“叶公”开始着手破题,凝神思索了一会,顾云浩便开始沾墨下笔。
  他写得很顺畅,不到一个时辰,就将整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写了出来。前后又通看了一遍,加以润色修改,再检查了一遍没有什么犯什么避讳,便往正卷上誊写。
  他写得很仔细,但下笔却没有丝毫迟疑,将整篇文章誊写之后,卷面看着也很干净整洁。
  准备这么多年,顾云浩自然知道,若是卷纸上出现墨点或涂改,则会直接拉低阅卷官对整篇文章的印象。
  答完四书题后,顾云浩便趁着等墨迹风干的间隙,开始思考第二道的五经题……
  曾山这时候站了起来,金黄色的瞳孔匆匆扫过众多考舍,只见眼前大部分是白色的气团,其中不乏青色的气团,看来这青色气团的考生文采不下于那些朝廷里的百官了。
  等等,这是什么?怎么是黑色气团?难道这人有什么企图!??
  “来人!”
  “王上!”
  “蔡卿,122号考舍考生的籍贯住址有吗?”
  “有…臣这就拿来!”
  等蔡文泉拿过文书后,恭敬的递给闯王。
  曾山拿过来一看,发现竟然是敌国那边来的学子,呵呵,什么时候我这边可以让他们也过来考科举了,难道是以为我这边的刀不锋利吗?
  “拿下!”
  不明分说就出来两位保安队队员,魁梧有力,虽然没有带刀剑进来,但是对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不过也算是威慑力十足。
  “阿嚏!”
  随着一个打喷嚏的声音响起,隔壁考舍传来一阵响动。
  “啊!我的卷子。”
  响动之后,便是隔壁考生的哀嚎之声。
  想来是那考生打喷嚏时不注意,弄到了什么东西,最后污了卷子。
  这时来了两名保安队员呵斥道,“不许喧哗!”
  因着那考生的声音较大,立马就引了差役前来查探,那差役见了情况后,以为保安队队员要抓拿那考生,连忙向他顺着好话,显得较为通人情了。
  要知道县试算是考场纪律要求严格,开考后,考生不论什么缘由,都不得大声说话。
  像刚刚那位仁兄一般大呼大叫,会立马被剥夺此次考试资格,带出考场的。
  那位仁兄看到保安队队员向着他而来,吓得连忙磕头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