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维森背着莱因斯从地下商业街里买来的东西,粗略的看过去,全部都是一些正常的物品,看不出有起到效果的作用。
“你会明白的。”莱因斯走在前面,考虑着今天晚上的作战计划。面对一名高阶的诡术师,在己方位阶劣势的情况下,如果不制定完整的作战计划就出发的话,他们这一支猎人小队被团灭在那里也说不定。因为从对方能控制尤拉和艾法莉亚这件事来看,他肯定也控制了其他猎人,所以谨慎是必要的。
“真不是馋人家的身子?”维森半开玩笑的说道。
“你······最多几天时间,就看着吧。”莱因斯不打算改变维森对他的认知,因为说了以维森的性格也不会做出改变的,只能是白费力气。
两人一起回到宿舍,将今晚的行动计划商定完成之后就吃了晚饭,然后开始整备自己的装备。
源晶刺剑,匕首,顺发弩,在确认最基础的战斗装备带上之后,莱因斯把在道尔森博物馆买的面具交给了森尼普,他是今晚行动的第一道保险。如果他失败并受到影响,那么就必须退出战场。
和原定计划一样,维森和莱因斯负责诱饵,同样是面对夜行的猎人,那名死灵的持有者是有可能继续出手的。而且,夜色之下想要看出莱因斯就是前天晚上进入死灵领域的那名猎人也应该是很困难的,但并不是没有可能。计划的成功率就看对方到底有多谨慎,也要看经过了昨天晚上的事情他到底有没有去往其他地方。
这需要足够的幸运。
······
同样是黑夜,由于昨天神塔守卫在这里大肆搜刮了一遍的原因,原本居住在这边的猎人都暂时离开了北区。毕竟是谁也不确定神塔会不会第二次搜索,万一这个时候被搜到了就糟糕了,毕竟昨天网上亮了那么一个大爆竹,熬夜加班的守卫红着眼睛在大街上说要弄死那家伙的,没人敢在这个时候出什么乱子。
“我们两个上次一起单独行动吗,好像离上次有半年的时间了。”
维森双手抱在脑后,一脸轻松,因为即使是被控制了他也不会察觉到什么,所以是真的轻松,预警什么的全部都交给莱因斯。
“嗯,我记得那个时候你就跟我说你离七阶不远了-,现在呢?”
“升一次阶位又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而且确实不远了啊,我感觉再有一段时间我就能拿到外域猎人资格证了。”
“那时候就会被调到外域吧?一年都未必回来一次。”莱因斯和维森聊起了有关自身的情报。
死灵的持有者因为自身能力的不足,战斗方面全靠操控的猎人,如果能操控到天赋高且阶位高的猎人,那么他的战斗力也就水涨船高了。
而维森昨天晚上表露出了空间系诡术师的能力,且年龄和位阶都算是‘较低’的水准,在对方的控制范围内。根据分析,对方会在侦查附近有没有其他猎人潜伏之后下手,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控制一名精神力较低的猎人。而如果成功的话,要不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就能得到一名同阶位的空间系诡术师,要知道,空间系的能力比精神系要少见得多,而维森又是最罕见的刺客型真名。只要对方有着‘控制更多人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一想法,动手就在所难免。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对方的谨慎感是否强烈,如果是那种怂到极致一有风吹草动就缩头缩脚的猎人的话······不过根据对方一次性操纵了几百名普通人的情况来看,显然他并不是那种人。
“不过一个真正的猎人本来就是要去外域猎杀晶兽的吧?像我们这种躲在内域掐架的小猎人,唔,现在想一下感觉格局是真的小啊。”
“有这种感觉吗?可就是在这种小格局里你也不是最强的。”
“等着吧莱因斯,我肯定会成为索格伦最强的猎人,到时候让你们两只手都能暴打你们。”
“如果你说的暴打是见面就直接逃走的话确实有可能,因为你肯定会选择等我们休息之后返场,这种无耻的方式是你最喜欢的。”
“我要是直接冲上去才是真的傻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一个元素使天天找剑师练剑做什么?你又用不到几次。要我说,把你那把剑卖掉现在还能收回点成本,换一把小一点的源晶武器它不香吗?能破防就够了,你弄得跟把长剑一样······话说你借的钱什么时候还回来?”
“等我有钱吧。反正这个月是白忙活的·,艾拉她们醒了之后我要向她们说一下我在这次行动里的损失。”
两人在北区的大街上聊着,并没有刻意压制自己的能量波动,只要在距离不远的地方仔细感应一下就能感应到他们的气息。
异于常人的气息。
“喂,还没有出来吗?我感觉附近人突然少了很多啊。”维森走在大街上,悄咪咪的靠近了莱因斯两步。
“错觉,人流量正常,需要我给你解释一下北区商业区和居住区的区别吗?”莱因斯隐隐有种皮肤发麻的感觉,不过他没有声张,装作一切正常的样子。
在听到这些话之后,维森一脸放心,走路都放开了步子。
这种感觉和昨天晚上直接面对死灵的操控不同,虽然感到了不适,但是没有被控制的感觉。应该是踏入了死灵领域,他现在感应到的是一种精神力上的压制而非控制,也就是说在这之前对方没有发现他们。
但现在就不一定了。高阶的精神领域对于能量波动的感知往往非常明显,两个接近七阶的能量气息踏入其中,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接下来就看那位死灵的持有者对他们有没有兴趣了,而莱因斯已经准备好在感受到被操控的时候就第一时间用衣领上准备的小型通话器通知剑师。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