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直钩钓鱼
姜尚笑一笑回答说:“谁说没有鱼,多的很。渭水之鱼容易上钩,只是它们不愿意到我的鱼篓里来就是了。”
那人坐下散钩,片刻功夫就有鱼咬钩,拉起鱼杆,一条金色鲤鱼拼命挣扎,水花四溢,引来孩童围观大叫,那人也眉开眼笑,乐哈哈收拾金鱼,嘴里说着:“好大的鱼,用来下酒,今日有口福了。”
看见刚来的人转眼间就有大鱼咬钩,而姜尚这里依然如旧,鱼不咬钩水不惊,儿童们嘲笑他,姜尚不恼,笑嘻嘻的。
那人又钓起一条鱼来,看着姜尚就奇怪起来。明明是同一水区,所用鱼饵也不会相差太多,无非是蚯蚓草蜢之类的,为什么自己能钓到鱼,那位仙风道骨的老人怎么就毫无收获呢。
那人也是一个急性子,看着着急,终于忍不住走过来,抓起姜尚的鱼杆往上一提,仔细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我说老先生,怪不得你钓不到鱼,你用的是直钩,鱼儿怎么会上钩呢?”
姜尚微微一笑回答说:”老夫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那人愣住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这个老者不是傻子就是脑袋有毛病。
不过仔细打量又不像,只见他白发苍苍,连胡须都是白的,身穿一件佛头青锦袍,略显消瘦,却神采奕奕,气定神闲。
尤其一双清澈的眸子更是炯炯有神,孤傲的背影仿佛与天地相融,好似已把自己的心肺、身心全都融入茫茫渭水中,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
那人悄悄收起渔具,头也不回的离开。
渭水之滨开始流传这样一个美谈,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前来观瞧的人很多,都当一个稀罕事物看待。
消息自然也传进西岐,街人津津乐道。
这一天,西伯候姬昌与国相商容,谋士太颠,还有苏垸小酌,几杯酒下肚,太颠说渭水磻溪有一个怪人用直钩钓鱼,还说什么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西岐人当成笑话来听了。
苏芫微微一笑,姜尚到底是耐不住寂寞出手了。他哪里是在钓鱼,吊大人物呢。
姬昌不以为然,说:“这种沽名钓誉之辈,我见得多了,还是不提为好。”
苏垸说:“伯候,非常之人必然有非凡的本事。这个值钩钓鱼者说不定就是你要找的人。良才难求,伯候可别错过这个机会哟。”
姬昌看着苏垸说:“妲己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吗?难道你见过他?”
“一面之交,他叫姜尚,人称姜子牙。”
姬昌隐约听说过这个人,传说他七十多岁,饱读经书,志向远大,有经天纬地之才。前段日子在皇宫金殿手刃妖怪,神人一般。
太颠也说:“姜子牙,其先祖辅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吕,故以吕为氏,也称吕尚。天文地理、军事谋略无一不精,到是个能人。”
姬昌眉毛一动,说:“耳听为虚,眼见事实。明天我能就去渭水会一会这个所谓能人吧。”
第二天一早,西伯候姬昌就出发了,进入渭水流域,沿岸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渭水在这里变得温柔起来,一江春水缓缓流淌,不时有大鱼跃起,溅起的水花荡漾着片片涟漪。
岸上农夫牵着水牛走过,妇人挖菜,儿童嘻水,好一派宁和景象。
国泰民安,远离战争,修身养息,是每一个君王所盼望的事情,谁都不愿意过烽火连绵,民不聊生的日子。
但事与愿违,纣王步步紧逼,姬昌必须拼一把,要么获得绝对权力,要么死亡,没有其他选择。
跟随他一起来的有谋士太颠,儿子姬发。还要苏垸也一起来了,带了一个神秘人物,连西伯候都不清楚他是谁。
行至磻溪河岸,就看见一位老者端坐在岸边,头戴竹笠,身穿锦袍,背对着他们。
苏垸微微一笑,正是姜尚姜子牙,老家伙耐得住性子,头都不回,悠然自得。
在朝歌被玉石琵琶精柳琵琶戏弄了一番,又被纣王追杀,命大逃出来,直钩钓鱼,故弄玄虚。古人怎么这么爱用这一招法。
萧何月下追韩信。齐桓公任用管仲,先擒后放,拜他为宰相。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能人就这么牛逼,天生我材必有用,莫使金樽空对月。
姜子牙是能人吗,封神演义上把他写的神乎其神,无所不能。
苏垸不认为是这样,诸侯联军攻打渑池县,守将张奎连斩崇黑虎等四将于马下。进攻游魂关十数年不能破。孟津一战被邬文化夜袭军营,直接损失二十万兵马。
这都是姜子牙的败笔,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本钱。
另外,苏垸可不想犯同样的错误。
一行人走过去站在姜尚身后。
苏垸看见草丛中躺着一只鱼篓,里面空空如也,旁边是一只油光铮亮的酒葫芦,瓶塞已去,看样子酒是喝干了,隐约有酒香的气味沁出。
苏垸微微一笑,并不打搅,悄悄把葫芦拿起来放在一边,换成自己随身携带的酒壶,静静站立一边,满有兴致地看着他。
姜尚闲坐片刻,伸手摸葫芦,不想把酒壶抓起来,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瓶塞就喝,喝完后高声赞叹:“好酒好酒,此酿只有宫廷有,山村荒野,怎么会有如此美味,莫非是神仙下凡,来嘻弄老夫不成。”
苏垸回答说:“神仙没有,闲人倒是有几个,与老者一样,北窗高卧,安闲自在。”
姜尚转过身来,第一眼就看见了苏垸,笑着说:“苏妲己,上次一别,妲己你干出不少经天纬地的事情来,老夫佩服。”
苏垸也笑着回答说:“姜尚好清闲,垂钩磻溪旁,悠然见南山了。”
姜尚捋着胡须说:“妲己你说的没错,就好像刚才你形容的那样,北窗高卧,安闲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