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扩军
再仔细察看了一番军营,杨景命魏畅留下处理事宜,便带着典韦他们回了府中休息。
疲惫不堪的杨景一夜安眠后,第二天旭日东升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补修芜湖堤坝一事命工曹速速办理,切记要慎重考察,另外监督一职就交给张训了。”长官文书的主簿樊聪将这些事一一记录,以待交给有司办理。
杨景揉了揉眉心,除了魏畅三人,杨景已经更换了不少的官吏,这新任主簿便是自己从洛阳带来的。
此外,徐茂好学不倦,再三向杨景请求,暂时不愿为官,并开始了游学之路。
作为从小到大的伙伴,徐茂有了自己的想法,杨景也只能大力支持,不过要求他必须在四年内回归丹阳,四年后。
徐茂虽不知缘故,还是郑重答应了杨景。只是徐茂学武不精,杨景这里又已妥帖,加上高重觉得自己不适合担任教头,就也随之而去,算是保镖了。
高重和徐茂一走,杨景身边自小陪伴之人就剩下青梅竹马紫慕雪了。
“大丈夫当志在四方,怎能作儿女态?”杨景在心里,尽力让自己暂时忘记这件事,去期待更好的两人归来。
再说杨景手下,因为没有多少可用之才,加上部分职位没有必要,杨景并未全部替换府中官吏。
溧阳的严啸所部黄巾势大,杨景派遣了韩震和周莽各领一曲雷霆镇压,同时又让王盛和杨骁跟随。
行监军一职,学习实战同时审核韩震和周莽的能力,但不插手任何具体军事指挥,
王盛和杨骁作为杨景手下难得的两名好手,加上忠诚度的保证,杨景是打算将他们两人培养成将领的,之前就已让他们习读兵法。
兵法包括著名的孙子兵法等杨景也在研读,杨景重在领会其中精髓和要领,他可不想只会照猫画虎成为赵括一般的领军者。
此外其他的布置杨景也在着手,包括军队体系划分等。
杨景手下的兵马将分为正规郡兵,隶属于汉家官方编制,预计达到一万人,包括骑兵八百人和特殊精锐部队‘飞虎’。
这‘飞虎’队,杨景是想向袁绍的先登死士、大戟士护和高顺的陷阵营看齐的,旨在作为攻城奇袭部队。不过包括装备、人员等都还没着落,只能是先把计划定下,以后再做计较。
此外就是杨景的亲兵护卫队,由典韦统帅,全是精壮的汉子,预计共一百人,只作保护自己一职,算是一道保险。
话又说回来,这张训乃是张顶的堂兄弟,张顶一家族世代为匠人,据他所言这技艺传承已久。
到了宛陵,杨景也根据承诺认命张顶为丹阳官匠作坊之首工官。技术活就得交给技术人才,别把官场作风参杂了进去,这也是杨景任命张顶的理由。
工官是属于官府编制的,如此一来,张顶一家也算摆脱了平民的身份,因此对杨景感恩戴德。张家里人才颇多,不少人成了官匠,这张训就是对水利工程很感兴趣且有所见解的人。
杨景和他聊了会,张训侃侃而谈,抒发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杨景认为不错,便命他在工曹主管水利工程,这次算是对他的一次考核。
此外,杨景也吩咐各地张贴了榜文,广纳贤才,虚位以待。
倚靠在特制的貂皮躺椅上,脑子里一团乱麻的杨景,对治理如何治理喏大的丹阳感到头疼。
捋了捋思绪,杨景开始着手规划改革丹阳内政的部分内容。
半个时辰后,按例赵峰三人前来拜见,“坐吧”埋头苦思的杨景抬头看了眼赵峰三人说道,随后又低下头去,桌边搁置着杨景身为太守的凭证,青色綬玺。
留着山羊胡子的主簿樊聪则在一旁静坐,等待杨景的下一步吩咐。
赵峰、魏畅和张博称是,然后坐在了杨景准备的椅子上。
赵峰三人身体扭动了一阵,相比于席地而坐,对这种家具还不太习惯。
‘唔,樊聪,将文件拿给他们看看。’樊聪应声而动,将准备好的文件拿给他们看,这是杨景的方案。
‘这是?’张博等人疑惑。‘好好看看吧,这是草拟的变革纲要。’
‘变革?’张博三人心下一惊,这可不是啥好词啊。
杨景手指头轻轻敲击红漆木桌,毕竟这三人在这做事已久,很多情况比自己要更清楚,他们的意见也很必要。
‘你们边看我边讲。’杨景直直的盯着他们,清晰说道。
‘按陛下命令,各地自行招募兵员扑灭黄巾反贼,然我观新兵稚嫩军事素养欠缺,临时招募导致汉家将士多有损伤,故此实行新制。’
杨景一开口就是一枚重磅炸弹,要改革军制。实际上自黄巾起义后下放募兵权和统兵权后,除司隶地区外各州郡实际上已经开始独立了,尤其实在中央汉庭威信江河日下的现状。
何况汉灵帝接下来首先要头疼的是如何收回他舅舅何进的军权,无暇顾及地方。
故此,杨景的革新只要没蠢到反叛,就不必担忧来自中央的压力。
‘黄巾贼人横行流窜各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加上青壮人口本就宝贵,故此决定郡兵平时要进行农耕和训练。’
‘士兵,耕田?’司马魏畅首先惊呼出声,随后张博蹙眉道‘大人,这不妥吧?耕田田从何来?耕种的收益归谁?还有士兵是否需要耕田?这都是问题啊……’
‘所以,还请你们仔细文件。’杨景善意的提醒道。
张博三人闻言,都继续看了下去。
‘这……’,魏畅突然失声道‘扩军一万?大人你这是要干嘛?’扩军意味着魏畅的权力扩大,但一万人这个数字实在太高了,对郡民而言这将是一笔重担。
很快,你一眼我一语所有的问题和疑惑都被提了出来。
‘好,那我就说说,扩军一万乃是为了征服山越和打击黄巾余贼。各位,据说山越在二十多年就曾暴动,差点掀翻了丹阳,本官认为山越实乃心腹大患,又不服王化,必须对他们动手。’杨景慷慨激昂,好像成为了一名愤青。
三人面面相觑,有些疑惑,难道杨景的本质依旧少年,好大喜功。
‘而且,扩军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慢慢完成,并非一簇而就。’杨景咳了声,补充道。
又是一阵讨论,包括何时何地,兵员装备和财政拨款等,杨景与他们一一谈妥。
最后决定,在承受范围内,第一期先行征募两千名士兵,按照标准配备装备。
杨景希望,能彻底掌握这两千新军,毕竟军队成分复杂,谁也不知道原来三千郡兵里到底有多少军官,各自听从于谁的命令。
有了军队,杨景才能大刀阔斧的干,去触动某些人的利益。军队这种暴力武装,也必须牢牢掌握在杨景手中。
当然,事情不会一帆风顺,前方尚有难题等着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