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攻守两难
孙家现在夹在两国中间,不上不下,实在太需要改变了。因为再这么耗下去,孙伯虎也没有信心能坚持到北荣荡平大魏和西凉,很可能先一步完蛋。
陈昱看出了孙伯虎的焦虑,说道:“主公不必担忧,西川自立,本就是逆天而行,若无外力相帮,我们只要能尽力支撑到最后,便算是成功。”
孙伯虎冷哼道:“军师说得倒是轻巧,现在西川和寰州人心浮动,本将军的压力如山啊。”
陈昱默然不语,其实他当然能看出,孙伯虎的心病是孙明皓的死。
最器重的儿子被杀,做老子的,当然想要报仇。
孙伯虎现在的确很想报仇,灭了大魏,屠了西凉,方能解他心头之恨。
沉吟良久,他说道:“西凉朔州新换了主帅,对战事定然还不熟悉,这对我们大小也算个机会,无论如何,总该试试。”
陈昱心中无奈暗叹,不过尽然主公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遵命而行了。
……
朔州,西凉军主帅营帐。
庞剪也在召集一众将士商议对策。
“应县、寿县、马邑三地,必须加强防守,尽可能让工事更加坚固。”
听了庞剪的命令后,范昭、赵定边和王贯三位前线主将不由得面面相觑,心中腹诽:
将军,朝廷派您带领两万精兵来朔州,您不想着收复失地,尽琢磨着巩固收缩防守,好歹我们兵力占优,您这架势未免也太怂了吧。
不过军令如山,三位主将只得老老实实领命行事。
三人走后,慕骁行才从帷幕后走出,他虽然已经易容改变样貌,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他在朔州军营内极少现身,只是隐于幕后。
庞剪道:“军师,自古攻难守易,我们这样一味巩固防御,会不会适得其反,吓得叛军不敢攻过来?”
慕骁行道:“将军放心,快刀杀人不可怕,钝刀杀人才可怕,你等着看好戏吧。”
“什么好戏?”
“将军您想,当年孙伯虎成功谋反,背后是何人支持?”
庞剪沉吟片刻道:“自然是西川当地的世家门阀。”
慕骁行道:“不错,这些西川的世家门阀之所以支持孙家谋反,必然是得到了孙伯虎的许诺,但如今两年过去了,孙伯虎如何兑现当年的许诺呢?”
庞剪闻言眼睛一亮,终于明白了慕骁行的意图。
从古至今,敢冒着诛九族风险造反的人有很多,但无非两种。
第一种人是贫苦百姓,比如陈胜吴广之辈。苛政猛于虎,老百姓活不下去,不反只有等死,造反还有一线生机,那肯定反他娘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二种人是世家门阀,比如杨坚李渊之流。虽然已是位高权重,但仍渴望再进一步,君临天下,号令四方。
比如你每天大块吃肉,喝着小酒,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时候有人来劝你造反,许你衣食无忧,那你肯定直接一大嘴巴子扇过去,大骂一句神经病,然后毫不犹豫地抓他去见官。
但如果有人来劝你造反,许你荣华富贵、封侯拜相,那你说不定一咬牙就跟着去了。
西川当年叛变时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孙伯虎叛变,许诺给西川一众世家门阀丰厚的利益,诸如加官晋爵,各种利益等等,所以才能得到当地门阀的支持。
这个画饼看起来很美好,但两年过去了,西川一众世家门阀不幸发现好处却没捞着多少,这让他们如何能忍。
所以他们当然会不断地给孙伯虎施加压力,毕竟谁也不是傻子,都能看出叛军如今的窘境,很快将陷入困守一隅、毫无出路的局面。
能打破僵局的办法唯有战争。
大魏也好,西凉也罢,只有叛军不断发动战争并赢得战争,才能继续维持当地世家和孙家的合作关系。
之前慕骁行在各地散布叛军有意攻取朔州的谣言,之所以能那么快就传到西平府,其中未尝没有他人的推波助澜。
对叛军来说,最好的局面就是大魏和西凉同时率领大军来攻,叛军借助地利死守,只要拖上一段时间,令战事陷入僵持,北荣必定会趁机出兵,到时候四方混战,叛军便能浑水摸鱼。
事实上西凉一开始诸将的想法亦是如此,准备大军压境,一鼓作气灭掉叛军,幸好被慕骁行及时制止。
最终西凉只派出两万兵马支援朔州,而且如今朔州主帅庞剪看起来又是个怂包,到任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朔州各关卡的城防。
这让得到消息后的孙伯虎头疼不已,陷入了攻守两难的困境。
如果要攻,不慎明智。
一来兵力本就不占优势,二来朔州还在加强城防,强攻无异于以卵击石。
如果要守,更是难上加难。
加强城防、修建工事,做这些事情得要银子吧,银子谁掏啊?向百姓强征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只会自寻死路。所以孙伯虎只能找当地的世家门阀,可你想要人家还未必愿意给。
本来当地世家门阀对孙家就心怀不满,你还想要银子加强城防、修建工事,做梦吧!人家朔州都还在加强城防,根本没打算攻过来,你守个屁啊!
……
深夜,朔州边境的一处哨所。
乌云蔽月,四周一片死寂,只有守卫在瞭望台上的斥候仍然以警惕的眼神注视着四周虚无的黑暗。
距离哨所百步之处有一大丛茂密的蒿草,草丛里突然鬼魅般响起了沙沙的声音,一个黑影幽灵般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弯弓搭箭,瞄准了瞭望台上的斥候,同时几十个黑影正匍匐前进,悄悄向哨所靠近。
嗖的一声,是夜半阎罗的丧钟。
狼牙箭矢无情地贯穿了斥候的咽喉,斥候张开嘴想说话,却只能发出无力的呼呼声,最终眼前一黑,倒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这一声闷响惊醒了睡在旁边的斥候。
原本按照西凉的军中制度,瞭望台上只有一名斥候守夜。但慕骁行来到朔州后,临时做出了调整,要求瞭望台上必须有两名斥候守夜。
这一改变在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名斥候连忙向天射出了一枚火箭,同时大声呼喊道:“敌袭,有敌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