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惊世之作
在这个临时宿舍里,大鹏住在挨着门口那张床的下铺,终于不像正常上学期间那样,在我的上铺折腾了。大鹏听到电话铃声,立刻跳下床接了电话。他大概本来期望着是吕琳给他打电话呢!结果又再次大失所望,他转头对我说道:
“东凌,是一个小女孩找你呢!”
小女孩?能是谁呢?奇怪啊!我赶紧过去接电话,话筒那头传来细声细气的声音:
“是韦东凌大哥哥吗?”
我不禁一愣,竟然是何文婷!我诧异地问道:
“哎呀,何文婷啊!这个点了,打电话,吓我一跳!有啥事儿吗?奇怪,你怎么知道这个电话号码的?”
“咦,你忘啦?你给过我爸爸你的宿舍电话啊!”
何文婷乖巧地说道。她的语气带着一丝微弱的讥讽。我头脑里想象着她在这个时候,嘴巴一定会夸张地噘了一下,刘海在光滑的脑门上晃了晃。
我再次问道:
“小姑娘,你打电话有啥事吗?”
“没事就不能给你打电话吗?”
“呵呵,那倒不是。你当然可以给我随便打电话啊!”
何文婷咯咯娇笑起来,良久说道:
“嗯,我就是想问问你,你是不是谈恋爱了?”
“什么?你还是个小孩子,咋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真是不可思议!”
“别跑题。你就实话实说就行啦!”
“呵呵,没有谈。到底为啥问这个?”
“韦大哥,你肯定是骗我!”
“不会!我骗你干啥?”
“哼!可是我今天在去姥娘家的公交车上,看到你跟一个女孩,手拉手走在长勺路上!”
“呵呵,是吗?也许你看错了!”
不知为什么,我选择了撒谎掩饰这个话题。按说,没必要撒谎啊!我也不明白自己撒谎的动机是什么。
何文婷冷笑道:
“哼!不可能!你穿着红色和白色条纹相间隔的体恤衫,蓝色牛仔裤,一双白色耐克运动鞋。对不对?”
“呵呵,是的。看来你还真是看见我了。我是去文化市场买点书和磁带去。”
“嗯哼,你终于承认了!那我问你,那个穿着白色连衣裙,长头发,中等个,脸长得还可以的女孩子,是你的什么人?”
何文婷的声音阴阳怪气的,居然有一股吃醋拈酸的味道!她拖长“长得还可以”那句话里每个字的发音,表明她觉得那个女孩,其实并不好看。
“就是我的一个女同学嘛!一块顺路去买点书籍磁带而已。”
“我觉得就是你的女朋友。她跟你一块并行,蹦蹦跳跳,说说笑笑的,一看就知道她很喜欢你!”
“我的天啊!何文婷,你才多大?怎么会有这些想法的?也太早熟了吧?”
“不管怎样,你以前怎么没跟我说起过她呢?她叫什么?”
“你管她叫什么呢?这和你有啥关系?小姑娘,你是不是睡迷糊了?爬起来打这个莫名其妙的电话的?”
“才不是呢!我憋了一下午了,一直想问问你。妈妈刚才出去了,我才敢给你打电话呢!”
“什么?这个点了,你妈妈又出去了?你爸爸呢?”
“爸爸晚上出去喝酒,还一直没回家呢!”
“天啊,你又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可要注意安全!唉,你爸妈可真是放心你啊!”
“别扯这个。你能不能告诉我她叫啥?我就是感到好奇嘛!我们算是朋友吧?是朋友你就告诉我。我们都拉过两次手指头了,还不算朋友吗?”
何文婷有点儿气鼓鼓的,却似乎又在拚命压着火气,装出毫不在乎的样子。我感到好笑,只好郑重其事地说道:
“好吧,我们当然算是好朋友。”
“你为什么说算是?我们就是好朋友!快说,她叫啥?”
我感到无奈,叹口气,笑道:
“好吧!我的小朋友,那个女同学叫李雨馨。”
“什么?哈哈哈!天下竟有这么巧的事儿?我有一个同班同学也叫李雨馨!不过——,你的这个李雨馨,还不如我的那个同学漂亮呢!”
“呵呵,是吗?嗯,刚才你在干什么呢?”
“我买了一张郭富城的大大的彩色画片,刚贴在我的床头上。哈哈哈!你知道吗?这张照片跟你的侧影太像啦!”
何文婷故作神秘地笑着,那是滑稽的傻笑,我也被逗笑了,说道:
“是吗?那我下次去你家可得好好看看了。”
“东凌哥,你还记得你对我的承诺吗?”
“承诺?什么承诺?”
听到我的这句话,我的这位小公主学生,几乎是满腔酸楚地说道:
“您可真是贵人多忘事啊!你不会忘了答应带我去看电影和溜冰吧?”
“奥奥,你说的这事儿啊!我没忘!没忘!有机会一定带你出去玩儿!没问题,只要你不再像是一只尖利的喇叭,或者像国王后宫里的小宫女那样满腔哀怨,不管刮风下雨还是大太阳,我都会带你出去玩一趟的!”
“哼!你想得美!你不是国王,我也不是你的小宫女!”
“呵呵,那是当然啦!打个比方嘛,你可真会抠字眼!”
…………
打完电话,我吐了一口长气。至于何文婷是因为我没及时通告女朋友的事生气,还是为我居然跟一个女孩子手拉手感到醋溜溜的,我不想细究,因为没有必要。
我很明白这是源于儿童式的独占心理。我还记得我上高中时,对那个娶了我最迷恋的漂亮女老师的男人,感到满心的羡慕嫉妒恨呢!
电话机设置在门口一侧,我挂好电话听筒往回走。大鹏盯着我,忽然贼忒兮兮地笑了起来,说道:
“哟!东凌,近来交了桃花运啦?有好几个女孩子追求你呀!”
“去你的!什么女孩子追我?你想哪里去了?刚才这个是我的家教女学生,才十三岁呢!”
“十三岁?也不小啦!要是古代,都可以结婚了。据说RB在二战以后,为了迅速增加人口,就把女孩子的结婚年龄,定为十三岁呢!”
“去你的!你这个老流氓,思想可真龌龊!”
“东凌,我这个算啥?你读过纳博科夫的《洛丽塔》吗?那里面的被亨伯特喜欢的小姑娘,也就十三四岁吧!你知道‘小萝莉’这个词的来源吗?就是那本《洛丽塔》!”
“我当然知道。可是我并不是那种堕落的人啊!”
“哼,很难说!刚才听你跟她的电话,我觉得你的潜意识跟你的意识,是很不相符的。”
“小萝莉嘛!说实话,我不感兴趣。我更感兴趣的其实是那些丰腴的半老徐娘……至于那部《洛丽塔》,确实是改造二十世纪文坛观念的一部惊世之作,非常值得文学爱好者们认真地读一读。”
…………
附录:以下内容摘自百度百科“洛丽塔”词条:
洛丽塔(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长篇)
《洛丽塔》(Lolita),又译为《洛莉塔》、《洛丽泰》、《罗莉泰》,是俄裔美国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创作的长篇。
该作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最初未获准在美国发行,于1955年首次被欧洲巴黎奥林匹亚出版社出版。1958年终于出版了美国版,作品一路蹿升到《纽约时报》畅销书单的第一位。《洛丽塔》已被改编成电影。
内容简介:
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亨伯特(HumbertHumbert)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造就了亨伯特的恋童癖(ThechildIlove),他将“小妖精”定义为“九到十四岁”。亨伯特最先被一名富有的寡妇抛弃,后来又迷恋上女房东CharlotteHaze的12岁女儿洛丽塔(Lolita),称呼她为小妖精。
由于儿时的阴影,亨伯特对洛丽塔无法自拔,为了亲近这名早熟、热情的小女孩,亨伯特娶女房东为妻,成为洛丽塔的继父。中的女孩原名桃乐莉海兹(DoloresHaze),西班牙文发音的小名为洛丽塔(Lolita)或洛(Lo),因此作为书名。
后来女房东在丈夫的日记中发现自己的丈夫对女儿的企图和对自己的不忠,十分生气,于是写了三封信(后来被亨撕碎,但根据文章中,信的残篇段句,三封信的内容想表达妻子想离开丈夫一段时间,然后再找机会复合,表现出妻子对丈夫的爱),不幸在寄信的途中被汽车撞死。
亨伯特将洛丽塔从夏令营接出来一起旅行,他以为在洛丽塔的饮料中下药,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猥亵她。结果药对洛丽塔全无效果(因为那并不是真正的强力安眠药),相反第二天清晨洛丽塔主动挑逗亨伯特,发生了乱伦的关系。亨伯特然后告知洛丽塔她的母亲已经去世,至此洛丽塔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接受了必须和继父生活下去的这个现实。
亨伯特带着洛丽塔以父女的身份沿着美国旅游,他利用零用钱、美丽的衣饰和美味的食物等小女孩会喜欢的东西来控制洛丽塔,以及继续满足自己对她的欲望。
洛丽塔长大后,开始讨厌继父,她意识到“即使是最可悲的家庭生活也比这种乱伦状况好”。于是她开始跟年纪相当的男孩子交往,并借着一次旅行的机会脱离继父的掌握,一开始亨伯特疯狂的寻找,但是最终还是放弃了。
三年过去,一日亨伯特收到洛丽塔的来信,信上说她已经结婚,并怀孕了,需要继父的金钱援助。亨伯特给了她400美元现金和3600美元的支票,还有把屋子卖了买家先付的10000美元跟房子的契约。
他要求洛丽塔说出当时拐走她的人,洛丽塔告诉他那人正是奎尔蒂(Quilty)(作品中被女主角认为是东方天才哲学家),其为学校演出的剧作家,并告诉他,她和奎尔蒂出走后,因为拒绝了奎尔蒂要她和其他男孩子拍摄色情影片的要求,而被奎尔蒂赶了出来。
亨伯特请求洛丽塔离开她的丈夫和他走,但是她拒绝了这个要求,亨伯特伤心欲绝。他追踪并枪杀了奎尔蒂。最终,亨伯特因血栓病死于狱中,而17岁的洛丽塔则因难产死于1950年圣诞。
创作背景:
纳博科夫来到美国之前,《洛丽塔》的种子已经萌芽,但是使这一题材彻底得以实现的正是美国和美洲大陆。美国的生活和经历为《洛丽塔》的成长提供了地理背景、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人物、第二部分的发展线以及完全不同的结局。
美国现实生活还为纳博科夫描写洛丽塔与成年男子同居的大胆举动提供了活生生的事实案例。在这一过程中,纳博科夫格外关注各种事故、性犯罪案件以及谋杀案的新闻报道,还把有些案件的大致情形记录下来,甚至有些几乎被原封不动地引入《洛丽塔》中。
其中有一桩案件——吉爱德华格拉默谋杀亲妻案,在会见了怀孕了的洛丽塔后,亨伯特驾车重访拉姆斯代尔,路过夏洛特黑兹的墓地时,突然插入对这起案件的描述。所有这些都是美国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纳博科夫收集这些资料,并把它们加以巧妙的排列组合,移植到《洛丽塔》中。
人物介绍:
亨伯特
主人公亨伯特患有恋童癖,是一个精神分裂者,对九至十四岁的性感少女具有无法克制的欲望。对安娜贝尔的永恒记忆,使得亨伯特长期处于对性感少女畸形追求的梦幻中,洛丽塔的出现,使这一畸形追求找到了承载的实体。
亨伯特是一个具有自传性质的人物,他和纳博科夫极其相似,这一相似表现在他们都在早年失去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亨伯特失去了最心爱的恋人,纳博科夫失去了生养自己的故乡,成了无根之人。而且这种损失,都给他们造成了永远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和无法克服的精神障碍。
二者的流亡都体现了地域和精神的双重性,由欧洲到美国,无家无根,思维和意识也处于美国文化的边缘状态。纳博科夫对自己流亡身份的印记、对故乡“根”的眷恋体现为对语言的执拗;亨伯特对昔日恋人的投射——性感少女的苦苦追寻与痴狂迷恋及其最终的受挫,导致他精神分裂,流亡一直存在他的潜意识当中。
洛丽塔
洛丽塔是一个生于美国、长于美国的“时尚”女孩,她父亲去世早,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具有很叛逆的性格,母女关系一直不好。
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在对子女的个性所填的表中,夏洛特黑兹用以下十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女儿,即寻衅生事的、吵吵闹闹的、爱找岔子的、多疑的、不耐烦的、动辄生气的、爱打听闲事的、无精打采的、不听话的和固执的,好的形容词一个都没有,可见母女俩的关系不怎么融洽,也说明洛丽塔确实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她是女同性恋者,塔尔博特教会了她手yin,因为好奇她与查利霍姆斯发生了性关系。
洛丽塔的性格和行为是众多美国小女孩的缩影,尤其是在亨伯特带着她环美旅行中,她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在性方面还是其他方面。如亨伯特说的“是她诱惑了我”,其实,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这样,“乱伦”一词最先是从洛丽塔嘴里说出来的,“亲吻的把戏”,亨伯特要对她做的事情她都很清楚,有时候亨伯特比她还矜持。洛丽塔自己也曾说:
“我很节俭,思想和行为都很肮脏。”
安娜贝尔
安娜贝尔是一个比亨伯特小几个月的可爱的孩子,她聪明伶俐、天真无邪,做着那个时候其他小孩子做的事情。她和亨伯特在一同在海边玩耍,他们谈论对芸芸众生的世界、对富有竞争性的网球比赛的兴趣,他们谈论的话题还涉及到唯我论哲学等。她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幼小动物的软弱无力引起她同样强烈的痛苦。
安娜贝尔与亨伯特是相爱,而不是像亨伯特对洛丽塔那样,一方痴迷地爱着另一方,他们突然间疯狂、笨拙、不顾体面、万分痛苦地相爱了,经历了一段非常甜美的时光。另外,安娜贝尔是一个有理想的小女孩,她想到亚洲一个闹饥荒的国家当一名护士。虽然文本中对安娜贝尔的描写很少,但她是与洛丽塔完全不同的女孩。
奎尔蒂
奎尔蒂一直是文中比较神秘的、模糊的人物,他的名字,亨伯特在黑兹家时就已经出现了,虽然是否为同一人无从得知,但这就是一种预设,暗指这个人一定会出现。而且文中多处提到奎尔蒂这个人,剧作家、骆驼牌香烟广告的形象大使等,直到最后读者才了解到,他是一个肮脏的瘾君子和不道德的色情的作者。奎尔蒂是一个比亨伯特还要变态的中年男人,是恶的象征。
作品鉴赏:
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的悲剧性不是因为得到和失去,也不是因为忠诚和背叛,更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涉及生活伦理的家毁人亡的故事,和一个关于刑事法律的情杀案件。它的悲剧深渊乃是源于——“欲望”。在所有涉及色情的语言之下,是作者关于“欲望”主题的严肃叙事。
纳博科夫在“谈《洛丽塔》”一文中,曾指出了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常见现象,作为表象的“淫秽”存在于严肃文学之中的事实:
“千真万确,在古老的欧洲,一直到18世纪,蓄意淫秽与喜剧片断、辛辣讽刺与异想天开的杰出诗人的作品,神韵常常一致。”
但他仔细分辨了色情作者在下流和严肃创作之间的差异,指出“色情”这个词意味着平庸、营利主义,以及故事叙述手法的一些条条框框。淫秽必须与陈腐相结合,因为每一种审美快感,都不得不完全被一些简单的性刺激所取代,而《洛丽塔》“使用的是写作技巧”,追求的是“艺术的独创性”。因此,我们不妨认为,在“色情”这个能指符号之下,包藏着作者探索人类欲望问题的意志和野心。
在人类探索“我是谁”的永恒追问中,欲望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问题。从《圣经》时代开始,“原欲”和“原罪”就被并置在一起。在《圣经》故事的“失乐园”事件中,从欲望通向罪感是由“智慧”一手导演的,羞愧而非内心觉悟构成了赎罪之路。
而在现代的《洛丽塔》中,悲剧是由面对欲望所采取的一系列愚蠢举措所导致的。然而与“失乐园”不同的是,《洛丽塔》的赎罪之路不是由于羞愧,而是由于智慧所产生的内心自省,这是《洛丽塔》的意义所在。
愚蠢,是写在《洛丽塔》故事“背面”的一个词。亨伯特对性感少女洛丽塔的欲望追逐,从一开始就深陷在一系列自以为聪明、而实际上是愚蠢的行动之中。因为一旦点燃情欲之火,亨伯特被烧得糊里糊涂,从而变得胆大妄为。
为了接近洛丽塔,他与洛丽塔的母亲黑兹夫人结婚,愚蠢地挑战正常的家庭伦理秩序,希望在道德世界的婶隙之中,实施自己的情欲计划。在黑兹夫人因车祸死去之后(实际上是被亨伯特与洛丽塔两人之间的秘密情色所气死),亨伯特带着洛丽塔像罪犯一样,遮遮掩掩地宿栖在美国简陋的汽车旅馆。
欲望实现了,愚蠢却在升级,因为洛丽塔的现实肉身使亨伯特失去了真实感和判断力。面对洛丽塔,他已经退化成一只野兽:
“我爱你,我是一只五足动物,可我爱你。你可鄙、粗鲁,坏透了,可我爱你,我爱你!”
为了留住这个梦想中的欲念,为了“诱惑,永恒的折磨,痒痒的难熬,疯狂的希望”,失去理智的亨伯特把他与洛丽塔的关系降低到膘客与妓女的位置,2.5美元一次的交易成了亨伯特的生活目标。所以当奎尔蒂诱拐了洛丽塔,绝望的亨伯特杀死了奎尔蒂,自己也死在狱中。这就不止是欲望的破产,也是喻指迷失于欲望所导致的愚蠢而催生的毁灭悲剧。
在杀死奎尔蒂之前,奎尔蒂惊惶失措的愚蠢狡辩形象,事实上正是亨伯特内心那一面镜子中的真实自我。亨伯特杀死“自己”,既象征着清算欲望,也象征着悔悟和救赎。从这个角度看,《洛丽塔》并不缺少道德批判,只是这种道德批判不是站在世俗人的伦理立场对日常生活的乱伦、失德做出的评价,而是以一个文学家的道德意识,在哲学的高度上对人的生存困境做出的描画。
作为一部举世公认的奇书,《洛丽塔》借用情色的外壳,成功地抵达了人类心灵深处核心地段,描画着人与世界相遇时的投入、冲突和失败,其中蕴涵的悲剧感,正反映了一个严肃作家的良心。
因此,与其说《洛丽塔》是一部批判之书,毋宁说它是一部怜悯之书。通过迷离幻美的文字,纳博科夫用幻想般、魔术般的情节编织出的生活真相,除了在对美的沉迷之外,还促使人们进一步地对人类的生存困境做长久的思考。
和纳博科夫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亨伯特是一个化了装的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家。他禀然敏感,想象力丰富,但近于偏执。他在中曾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
“人性中的道德感是一种义务,而我们则必须赋予灵魂以美感。”
当然,在《洛丽塔》中,这种所谓的“美感”既有艺术华丽的诗意,也充满了情欲堕落者阴恶的罪恶感。
现实批判:
在《洛丽塔》中,纳傅科夫对美国的批评讽刺是不遗余力的,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尽管聚焦于一段故意设置的、怪癖式的、远离人间烟火的个人经历,其着意寻求的仍是对这种经历的抽象、概活或“典型化”。当然,这种“典型化”的展现借助的并非是抽象的研究。其根须深探地扎入亨伯特与美国当代社会的关系之中。
揭露得最为彻底的莫过于新兴的、蓬勃发展的汽车旅馆业中的喧闹、肮脏和粗俗。汽车旅馆一般建在公路旁,为自驾汽车的旅客提供食宿。附设有车库、车棚或停车场。这种新型服务业的兴起是与汽车工业的发展分不开的。
汽车工业在20世纪绝大部分时间内占据着美国经济中最重要的地位。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加,它给社会生话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除了更多的生活便利以外,它也使交通日益拥挤,造成更多的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结人的生命和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汽车设计、装备等也变得更加豪华。成为车主们较量财富、地位的地方,其庸俗、浮华的心理昭然若揭。此外,“汽车一举扫荡了闭塞的小镇社会原有的众多规则。……密封的小轿车成为中产阶级的私室,成了冒险的年轻人放纵情欲、打破旧禁的地方。”
这一切,纳博科夫是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的。因此,他选取汽车服务业作为自己的对象,对汽车旅馆这面镜子揭示社会生活的粗俗面很有典型意义。纳博科夫集中笔墨于汽车旅馆的另一层原因是,汽车旅馆是他迁居美国后最熟悉的地方之一。
第二个受到纳博科夫讥讽嘲弄的是美国人曾经引以为豪的实用主义教育方式。上世纪20年代以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很大反响。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命题指导下,当时许多机构利用学校假期大量开办各种活动营地。
像夏洛特黑兹夫人一样的学生家长相信,夏季宿营是健康的,“夏令营会教多治雷斯黑兹(洛丽塔)在很多方面长进——健康、知识、修养。尤其是对别人负责方面。”但事实怎样呢?营地根本不像宣传广告历说的那样。既不幽静整治,也不卫生,食物也平谈无味。
与他人一起做个蛋糕则可以发展“健全的个性”,围坐火塘边在星星下唱歌则可把“快乐的灵魂融入集体的声音中”,洗盘子,做幻灯,捕捉蛾子或蝴蝶算是活动内容丰富。女孩子的座右铭是“我是雄性动物的朋友。”在营地,孩子们被允许充分发展个性,于是洛丽塔喜欢“游泳和划船”,孰料那不过是她和另外一男一女为了躲开别人到树林后面交欢而耍的花招。
艺术特色:
《洛丽塔》复杂的结构,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的自我影射性,主要通过暗指、巧合、戏中戏等手段来实现。
暗指
亨伯特在他的自白中运用了暗指技巧,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以博得大家的同情。在这部的第一章中,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亨伯特在他的自白中,通过把自己与洛丽塔的恋情比作埃德加爱伦坡与阿娜贝尔李的爱情故事,从而把自己比作是像但丁、彼特拉克等这些文学巨匠中的一员,使读者相信他的爱情故事,的确是有可能发生的。同时亨伯持也暗指自己的事例,正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体现。
亨伯特的恋女童癖,主要是由于其童年时,与小阿娜贝尔一次失败的恋爱经历造成的。他对小阿娜贝尔的爱,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改变,在他的潜意识中,这种恋女童癖一直缠绕着他。直到他发现了洛丽塔,他的这种本我的欲望才得到满足。
可是,亨伯特明确地知道他的这种行为与现实、外部世界相抵触,所以他要找到一种能够调解他的恋女童癖和现实之间矛盾的方法,最终他选择了驾车横跨美国之旅。同时,他对别人编造谎言称,他在13年前同夏洛蒂有过一次性行为,以此让别人相信洛丽塔是他的亲生女儿。通过这些手段,亨伯特的自我找到了平衡本我与现实的手段,这样他的自我也顺应了超我的行为准则,使其良心得以暂时的安宁。
巧合
一系列的巧合使得亨伯待所讲述的故事得以继续下去,巧妙地构成了故事的情节。在亨伯特每每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苦恼时,命运之神都会对他伸出援助之手,同时每经历—次挫折后,命运都好像实现了他最为狂野的梦想。
因为一场突发的大火,使亨伯特阴差阳错地成了夏洛蒂黑兹家的房客,因此他才有机会能与洛丽塔相遇。洛丽塔的母亲夏洛蒂,本应在亨伯特来时已经去城里找工作了,可就在亨伯特到达的当天,照顾亨伯特和洛丽塔的费伦小组扭伤了臀部,而正因为她的扭伤、离开,使得夏洛蒂无法去城里,这样亨伯特才有机会与夏格蒂结婚并接近洛丽塔。
夏洛蒂把洛丽塔送去参加为期三个星期的夏令营,亨伯特在为能够以什么样的理由去看洛丽塔而烦恼、黔驴技穷的时候,他收到了夏洛蒂的一封信,夏洛蒂在信中表达了她对亨伯特的爱慕之情。
亨伯特利用夏洛蒂对他的爱慕之情,答应与她结婚,这样亨伯特就能够名正言顺地去探望洛丽塔,而且也可以永久地和洛丽塔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可是好景不长,夏洛蒂发现了他的日记,知道了亨伯特与她结婚的真实目的,也知道了他对洛丽塔的喜欢和感情。
就在他不得不离开夏洛蒂家,不得不永远地离开洛丽塔,一切即将结束时,他收到了亨伯特太太被车轧死的电话。夏洛蒂是在穿过马路,去投揭露亨伯特阴谋的那三封信的时候被撞死的。夏洛蒂的死使得整个故事得以继续下去,亨伯特成为了洛丽塔的合法监护人,可以名正百顺地、自由地占有她、和她在—起,导致后来所发生的一切。
除了一系列的巧合之外,在亨伯特的自白中,他还使用了戏中戏的手法。亨伯特的整个经历可以总结为:寻找猎物,抓任猎物,享受猎物,丢失猎物。中有一个人物奎尔蒂,他在亨伯特和洛丽塔在横穿全国的汽车旅途的过程中,写了一部戏剧《被诱惑的猎人》,该剧实质上是对整个发展的一个影射。
该剧的剧情是一个农家女儿遇见了一位诗人,这位诗人坚持说这个农家女儿及该剧中的其他人物都是他的创造。在亨伯持的自白中,他本人可以说是一个诗人,不仅一次次地把洛丽塔诗化。
叙事
第一人称饱含情感的叙事,给人以独特的感受。的正文完全是以亨伯特第一人称的视角来写,便于情感的抒发,能使读者感受到他整个心灵和情怀的颤动,同时读者对事物的判断,也难免被他的言辞所左右。
亨伯特站在现实的状态来回忆过去,采用的是“经验自我”的视角,以他今天的感觉来写过去,回忆的内容按过去的时间顺序隔断叙述。在叙述中,有时亨伯特讲述故事的时间与当时向陪审团交待的时间混杂在一起。
亨伯特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和其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双重性,使在故事时间和现实时间中来回穿梭,现实的叙述比对过去的叙述更富有感情,纳博科夫成功地保持了微妙的叙事平衡,亨伯特也成功地实现了其自我辩护的叙事动机。
如果说开始他给读者的印象是个色迷——眼睛总是色迷迷地盯着女孩子,那么到最后,他的情感则显得非常真诚感人,真正达到了爱情的境界。
作品影响:
《洛丽塔》当时的风行一时,就是因为读者们的这类双重兴趣。内容的奇特与写作的精妙,使它成为一本雅俗共赏的书。《洛丽塔》的成功,立即把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升华为一位国际知名人物。
《洛丽塔》初版仅五千本。英国作家格雷厄姆格林读了以后,在伦敦《泰晤士报》写评论,把它称扬为一九五五年最佳三部中之一部。此后,《洛丽塔》就不胫而走,成为国际畅销书。
格林与威尔避及书局编辑的见解不同点是在,前者所看到的是文学与文字,后者却只看到了浮面的淫意淫词。《洛丽塔》的最后在文坛的胜利,可以说全是格林的功劳。格林予以佳评后,美国的小型文学杂志《铁锚评论》(AncIIorReview)也予注意,节录登载,这家杂志当时的年轻编辑即是主持《纽约书评》双周刊编务的杰逊埃浦斯坦。不久美国与英国的书局也改变原意,陆续在英、美、加拿大出版了《洛丽塔》。
当《洛丽塔》初版在巴黎由奥林比亚书局出书时,英国政府当局曾要求法国政府查禁。
在英美问世后,英国内阁也曾开会辩论,但是没有禁售。新西兰则后来一度禁售。
《洛丽塔》在美国由普特南书局于1958年7月21日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于1959年1月爬升《纽约时报》畅销书目单第一位。但当时多半的书评都把评论集中于所谓“洛丽塔事件”的纠纷,而不是书的文学价值。
1998年,美国兰登书屋“当代文库”编辑部举行二十世纪百部英文和百部英文非推选,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排在第四名。
因为《洛丽塔》的风靡,后衍生出了“萝莉(loli)”一词。后在RB引申发展成一种次文化,用来表示可爱的小女孩,或用在与其相关的事物。
作品评价:
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埃佩尔指出:
“《洛丽塔》故事的简洁……欺骗、神迷及变异主题均类似于童话故事;其地点、母题的重现及主要人物的出场,亦令人回想起那些原型童话故事的设计。”
作品争议:
1954年,《洛丽塔》完稿后,“对几个上了年纪能力差的人来说,是一部令人憎恶的”,于是先后遭到四家神经紧张的美国出版社的拒绝。此书在美国尽人皆知,是把它当做一本“黄书”来读的。从1955到1982年间,此书先后在英国、阿根廷、南非等国家遭禁。
1955年9月,历经挫折之后,《洛丽塔》终于在巴黎得到奥林匹亚出版社认可,并获得出版。在宽容的法国出版后,屡屡被批评是一部非道德甚至反美的,也是由于这部一眼看去必定会产生的这种理解。即使在九十年代,情况也是如此。一个有趣的例子是,在因特网上键入主题词“洛丽塔”,所搜出的全部网页中至少有百分之五十涉及到性和色情。
关于,争议的焦点自然是有关艺术的社会责任问题。《纽约时报》的一篇书评称:
“《洛丽塔》无疑已是图书世界的一桩新闻……”
《洛丽塔》争议的关键和最令人难解的是,纳博科夫对道德问题显得很没兴趣。许多人的动机可能确实出于要看一看《洛丽塔》到底有多“不道德”,好奇的读者总是由它联想到因为色情描写而引起世界性争议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尤利西斯》。
一位论者自觉找到了被这种含混性掩埋了的真义,称《洛丽塔》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但另一位论者却发现:《洛丽塔》是“年少的美国诱奸衰老的欧洲”的寓言。
面对不同的议论,纳博科夫本人的回答非常明确:
“在现代,‘色情’这个术语意指品质二流、商业化以及某些严格的叙述规则,那也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在色情里,必须有一个个性描写场面。此外,书中描写性的场面还必须遵循一条渐渐进入高潮的路线,不断要有新变化、新结合、新的性内容,而且参与人数不断增加(萨德那里有一次花匠也被叫来了)。因此,在书的结尾,必须比头几章充斥更多的性内容。”
纳博科夫肯定地说:
“《洛丽塔》根本不是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