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思友
她不知晓顾卓是否已经完全获悉太后退居高阳宫的这一系列计划是她所策划,若说顾卓对此全无知晓,她打死也是不相信的。
晏长青素来清淡无波的脸上,难得的染上了一丝惑色。她不明白,顾卓为何会将谢进这样的一个人送到她的面前来,他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但很快,晏长青便将此事丢到一旁。只因她知晓,有些事情,之所以一时难以理解,或是想不通,只不过是暂时找不到牵引此事的媒介。而既然此事已摆到她的面前,那末,此与同时,与此事相关的媒介定已环绕在此事的周围。
她根本无需着急,因为她明白,她必然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候,或是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通过特定的媒介,捕捉到事情的真相,看清事情的本质。
思及此,晏大姑娘便彻底放松了身心,在这寂静的清光湖泛舟,想念着她的那些新交的朋友们。却不想,她那些分散在千里之外的朋友们,也同样在想念着她。
南诏王宫,蒙丹娜盘腿坐在书案前,她宽大的案头上,摆着约有一尺来高的折子。女王陛下正埋首其中,但她此时专心致志所阅的,并非她案头林立的折子,而是一册手抄本。
这一册薄薄的手抄本,乃是她那远在帝国都城的好朋友晏长青所写来的书信中带给她的礼物。是望舒先生近年来潜心钻研仍未面世的著作,由晏长青眷抄而成。
里头所述,皆是关于民生,乃是望舒先生根据近百年来四国不同程度的变革与许多兴衰成败的历史事件,结合四国当下实际情况与形势,总结而出。
望舒先生对君主如何处理与民众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当政者重视和尊重多数民众的意愿,顺民心,合民意,与民众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国泰民安。这无论放在哪一国哪一地,都十分之实用。
蒙丹娜凝视着手中这本朴实无华,没有任何署名的手抄本,心下感慨万分。她并没有想到,晏长青竟然如此重视与她的友谊,给她送来这样沉甸甸的一份回礼。
她并没有想到,她只是往帝国都城行了一趟,仅仅是机缘巧合之下,在帝都护国寺后山顶上邂逅了一名女子,而她也不过是单纯的欣赏这名颇具风采的女子,故而存心结交。
彼时,她又哪里想到,她竟然会在遥远的帝国都城结交到这样一位对她倾心相待的好朋友。她不由得感叹命运的玄妙,感叹人与人之间缘份的奇妙。
另一方面,她也对望舒先生充满感激之情。她知晓,晏长青送给她的手抄本,定然是征得了望舒先生的同意而为之。故而,她感知到了望舒先生对她的殷殷期望。
蒙丹娜珍惜的抚着手抄本的封面,脑中却不由得忆及年初那次上宗山竹苑,初见望舒先生时,先生对她说的话,南诏有她,当可无虞。
转而,她又想起父王临终前,将偌大的南诏亲自交到她手中,将南诏五百万子民亲自交到她手中,殷殷嘱咐,无论以何种形式,必须要保证五百万子民的生存与民生无虞。
女王的脊梁慢慢的挺直,这是她的使命,也是她的责任。四国之中,南诏最弱,纵使如此,她也定然竭尽所能,拼尽一切,在即将到来的乱世中,于夹缝之中求生存,为南诏寻得生机。
而且,她这次帝都之行,已经走出了十分重要的一步,那便是与帝国的定国候会面,与定国候府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又通过定国候觐见帝国皇帝,表达了南诏的立场,秘密与帝国皇帝订下了盟约。
蒙丹娜长身而起,行到窗前,望着窗外满园秋意正浓的景色,遥想她那位远在帝都的好友。短短一个月的帝都之行,不足一月的接触,她知晓,她的好友身负家族使命,有太多的不得已,但愿她与她的家族一切安好罢。
而远在数千里之外的西凌,正客居西凌书院的季怀瑾,望着院落里传来的阵阵桂花的清香,也不由得忆及那位远在帝都,守在桓山孤寂的高阳宫里的女子。
这半年里,无论季怀瑾走得多远,去往何处,他总在无人之时,在不经意间,脑海中便会浮现那名清姿清然,面容沉静,目光淡然的素衣女子。他心中知晓,这名女子对他而言是特殊的。
怀瑾公子自十八岁起便云游天下,这些年来,他的足迹踏遍四国,见过的人无数,见过的女子也不少,也认识了一些特殊的女子。
比如,身具才能,目光长远的南诏女王蒙丹娜。比如,学识渊博,才气过人的西凌书院唯一的女先生公孙雅,她亦是西凌书院山长汉修先生的独女。
比如,精明强干,颇具侠女风范的红阁副阁主凌敏,她也是红阁的实际管理者。再比如,冰肌玉质,精通音律的帝都寻芳阁的头牌嫣然姑娘,等等。
这些各具风采神韵,世间独有的奇女子,无一不给季怀瑾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女子,除了全副心神俱都放在程易身上的凌敏。其余人纵是最内敛,他仍是看出了她们对他怀有不同程度的好感。
他对这些女子也多有欣赏,但也仅此而已。他心下明白,这么多年来,唯一在他心中凝成一个独特的存在的,便是那位在护国寺后山顶上初见便给他留下特别印象,并在那以后逐渐吸引了他注意的相门千金晏长青。
也唯独这一名看似素淡的女子,他看不清她沉静的面容下的真实心思,猜不透那一双如深潭般的清眸下的真实情绪。思及此,季怀瑾清润的唇角不由得溢出一丝苦笑来。
至于晏长青另一名仍留在北齐的朋友程易,此时已深入西域诸国,与西域人做着生意。见钱眼开的程少主正在想方设法的赚西域人的钱,此时还无暇顾及他那位远在帝国的朋友。
那末,远在帝国边关郁城的顾卓呢。晏大姑娘暗自撇了撇嘴,定国候府的顾小候爷,五十万顾家军的少帅,她实在高攀不起。这一位,她可不承认是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