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江淮三子
定国候府占地颇广,因是武将世家,所以府邸的构造有别于一般权贵世家的府邸,除了前后院外,在候府的最里面,设了一个诺大的练武场。
程易刚步入练开场大门,便觉一股萧杀之气扑面而来。入眼所见,便是一个可容纳上千人的大校场,校场前方是一个用土石夯击而成的高台,高台两边的兵器架上摆满了弓、弩、枪、棍、刀、剑等各类器械。高台左边一处空地上是一片木桩群。校场后方是一片树林。
此时,前方高台上,只见一黑一白两条人影上下翻飞,正斗得难舍难分。两人动作极快,隐约可见一使长枪,一使软剑,刀光剑影中,已迅速交手数十回合。
旁边的木桩群上,身材高大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身姿如松,如渊渟岳峙,一身青袍,在晨风中猎猎作响。此时,正全神贯注的盯着台上战况。
程易飞身一掠上了木桩,站在中年男子身边,恭敬行礼:“伯父!”
那中年男子转过头来,一张面容饱经风霜却难掩英俊,朝程易摆摆手:“程易小子来啦!”两人也不再说话,静静观望台上情景。
台上,很快便分出胜负了,只见两条人影迅速胶合,又快速分开。分开时,长枪的枪头已架在白衫男子的脖子上。使长枪者,正是惯穿玄衣的顾卓。与他对打的,不是别人,正是世人眼中风姿卓然,文质彬彬的怀谨公子季怀瑾。
“几年不见,怀瑾的武功大有长进!”一道浑厚的声音传来。只见木桩上青影一闪,原本站在木桩上的中年男子,此时已笔直的站在高台上。程易见状,忙也施展轻功,掠上高台。
“多谢姑父教导!”季怀瑾忙收起软剑,转身向中年男子深施一礼:“但比之表哥,谨自愧弗如。”
中年男子,正是这一代的定国候,战功彪炳的帝国大将军,四国之中有战神之称的顾渊。只见他拍拍季怀瑾的肩膀,以示安慰。
又白了旁边儿子一眼,毫不在意的道:“你跟他比作甚?他是在战场上厮杀多年的人,若连你也打不过,那他在边关这十多年,也算是白呆了。”
季怀瑾恭声应是。
顾渊目光炯炯,扫过面前长身玉立的三个俊朗青年,眼底闪过欣慰。继而足尖一点,人已凌空飞起:“你们三个,好不容易京中相聚,那就好好叙叙旧吧。”话音刚落,人已消失于长廊深处。
三子齐拱手,目光落在顾渊消失之处,程易惊叹:“伯父的武功修为,已出神入化,当今世上,难有敌手了吧!””以姑丈的武功修为,当今世上,能胜过他的。”季怀瑾沉吟,伸出三根:”应不会超过三人。“
“家父常说,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切莫妄自尊大。”顾卓声音清淡,将长枪插回兵器架,飞身掠下高台:”走吧,一身汗,赶紧洗洗去。“
季程二人紧随其后,齐齐飞身离开练武场。
这三个人,出身各异,一商家,一世家,一将门。但观这三人相处,亲密无间。言语之间,毫无顾忌。可见这三人交往颇深,感情深厚,情同手足。
程易,出身江阴程家,程家世代经商,产业遍布四国。程家的云来居,云来客栈,在四国各地,均有分号。程家具有神秘背景,表面经商,暗地里乃经营着情报生意。江湖最神秘莫测的情报组织——红阁,正是程家所有。
季怀瑾,出身江阴季氏,季氏乃江苏望族,源远流长,世代书香,人才辈出。季氏所创办的江淮书院,位列天下三大书院之一,育人无数。江淮书院这一代的山长,正是季氏族长,季怀瑾的祖父季思远先生。
顾卓,出身武将世家,顾家乃开国功臣,世袭定国候。掌五十万顾家军,世代镇守边关,是帝国边关最坚实的屏障。顾家世代忠勇,举国皆知。顾家军骁勇善战,威名震天下。
顾卓的母亲,出自江阴季氏,乃思远先生之嫡女,季怀瑾的亲姑姑。定国候府子孙凋零,顾渊长年镇守边关,京城诺大的定国候府,只得母子二人,相依为命。
顾卓未及五岁,母亲病逝。顾渊日夜兼程赶回,也未得见妻子最后一面。办完亡妻丧事,顾渊紧闭定国候门户,只留数十忠仆看家。便怀抱五岁幼儿,仅带着老管家和数十亲兵,纵马赶赴江阴,亲手将幼儿交到岳父怀中。
顾渊在季家仅逗留一日,将老管家留在了季家,便带领亲兵,再次奔赴边关。
从此,顾卓便被养在思远先生的院子里,由外祖母亲自照顾饮食起居。为给顾卓作伴,季家嫡长孙,与顾卓同龄的季怀瑾也被接到思远先生院中,和顾卓共同生活。日间,两人跟着思远先生习文识字。晚上,便随老管家习顾家家传武功心法。
思远先生事务繁忙,经常带着二子出入书院。故江淮书院的学子们皆知,思远先生所到之处,身后必跟着两条粉雕玉琢的小尾巴。
二子衣着打扮一致,走路的姿势神态,与先生一模一样。先生肃着一张脸,身后二子也肃着一张脸。先生负手而行,身后二子也是负手而行。一老二幼,姿态一致,所经之处,必引人围观,几乎已成为江淮书院的一道奇景。
一日,江淮书院最大的捐赠人,江阴富商程子康携独子程易来书院拜访思远先生。两人在书房叙事,仆人把三个幼儿带到花园玩耍。
花园中,顾季二子紧皱双眉盯着眼前比年画上的童子还要漂亮的程小童,心情很是不爽。要知道,他们俩可是书院公认长得最好看的人了。现在,眼前的程小童,居然长得比他们还要好看。
顾季二子不忿,同时伸出小爪子,一左一右的捏住程小童胖嘟嘟粉嫩嫩的小脸蛋。被捏疼了腮帮子的程小童,一双大眼立即蓄满了晶莹泪水,水汪汪的看向二子,随即露出了一个甜甜的笑容。
顾季二子被眼前笑容所惑,两只小爪子便再也捏不下去了。要直到很久之后,他们才知道,这是一只典型的扮猪吃老虎的主。
从此以后,江淮书院的二子变成了三子。三子整日在书院玩耍,上树掏鸟蛋,下湖捉鱼吓,整日惹事生非,以捉弄学子们为乐,书院学子见着了都要绕着走,成为了著名的江淮三子。
光阴似箭,三子已长到十四岁,并在五年前进入江淮书院就读。三人皆是天资聪颖之人,虽仍是调皮捣蛋,功课倒是十分出色,令先生们又是欣慰又是头疼。
一日,顾渊副将至,捧上定国候亲笔信,顾渊先是拜谢岳父大人对顾卓多年的教养之恩,再言及顾卓已长大,作为家中唯一嫡子,下一代的定国候,应履行身上职责,到边关历练。
三日后,顾卓拜别外祖。季程二子送出十里长亭,目送着顾卓在副将与数十亲兵的保护下奔赴边关而去。
江淮三子,在这一年开始,各奔东西。
此后长达数年,天各一方。但三子之间,一直书信不断,季程二子更是每隔两三年,必奔赴边关一次,与顾卓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