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吹牛打底稿

  马括和罗杰夫穿越回来也有许多时日,两人早已聊过科技改造这个时代,意淫过许多场景。
  是以,许多说辞,在马括心中早有腹稿。
  所谓吹牛打底稿,正是马括此时的状态。
  “在下所知多的很,先说几样来供少府大人开开眼。比如说,在马蹄之下钉上铁掌,便能延缓马蹄磨损,增加马的脚程,不知桑大人能否理解呢?”马括说话是拱着手,一副恭敬的样子,申请却又说不出的倨傲。
  马括算是看出来了,在大汉这个时代,有本事的人真的可以横着走,这是一个看重人才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并没有后世全民都可参与的教育体系,也没有全民都可以参与的选拔体系,因此极度渴望人才的贵族阶层们,是可以容忍真正有才能的人有些脾气的。
  等到了宋明以后,全民教育体系渐渐完善,全民选拔制度的科举也渐渐完善,这才使得帝国人才辈出,嚣张的人便没了好下场。
  桑弘羊暗暗思忖了一下,道:“休要欺瞒本官,铁掌乃是死物,如何能钉到肉体凡胎的马掌之上?”
  话虽这样说,桑弘羊心中却觉得这事八成靠谱,只是其中一些关节他还想不透彻,于是便想以此咋呼马括,让他把话说全。
  马括对桑弘羊的小算盘心知肚明,无奈自己需要得到人家的认可,不拿出一点真本事不行,于是便解释道:“不知桑大人见过马蹄没有?是否知道马蹄的结构?”
  桑弘羊摇了摇头,道:“未曾细看过。”
  马括心中一阵无语。在马括看来,那个时代的人是人人都参与生产,不可能存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之人。
  这可是马括错怪了桑弘羊了。
  桑弘羊本是富商子弟,因为算术有几把刷子,十三岁时便被汉武帝刘彻要到了少府任职,所以桑弘羊不食人间烟火,也是可以理解的。
  马括继续解释道:“马蹄共分两层,上面一层为肉,下面一层为死皮。而其死皮有一寸厚。马在行走之时,死皮就会磨损,也会有新的死皮生成。只是当遇到战时,马掌死皮新生的速度不如磨损的速度快,待死皮磨损耗尽,马掌也就不可再用了。
  如今,我们只需要取半寸的铁钉,将弯曲的铁条钉在马蹄之上,即可以起到保护马蹄之作用。”
  桑弘羊是聪明人,马括的话没有说完,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只见桑弘羊转身就朝身边下人吩咐了几句,想必是让人去查看其中意思了。
  桑弘羊道:“如果此时属实,那么算你们功劳一件。”
  秦朝立国,讲究耕战制度,就是大力奖励耕田和打仗,是以秦国爆发出了强大的农业生产力和战斗能力。
  到了汉代,虽然承接了大部分秦朝制度,却也有自己的发展。
  比如发明创造也可以立功。
  只是,历来的发明创造,无不是经历了长期的积累才得以突破,百年难得一见。
  更有甚者,发明在当时,起作用却在百年以后,是以发明者并没有机会享受这份功劳。
  可是马括不一样啊,他有一肚子的见识,全部是经历了两千年的社会洗礼,被证明切实可行的东西,随便拿出一件来都是高度成熟的东西。
  马蹄铁大概也就是在公元前100年时出现的,只不过是产生于罗马,马括先拿来用了而已。
  其实马括还打算说马镫的,只是他自己还没搞明白后世的马镫是怎么回事,不敢乱说而已。
  等自己在少府之中站稳了脚跟,再去慢慢研究这个东西,直接拿出成熟产品最好了。
  造飞机大炮虽然不现实,毕竟当时整个的社会生产力还达不到,哪怕是马括拿着全部图纸和参数穿越回去,没有个几十上百年,恐怕也造不出个飞机来。
  但是这种小玩意的发明创造,就不会有这种时代的差距。
  看到桑弘羊对自己依然将信将疑,马括继续道:“在下还见过一种新式的犁,只要将牛拉之辕由直变弯,就能提高耕地效率至少五成!”
  如果没有马蹄铁的铺垫,桑弘羊对马括这番话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不相信。
  而如今有了马蹄铁这样成熟的想法,马括说出“曲辕犁”的理念之后,桑弘羊首先选择相信。
  至少有六成相信了马括的话。
  如果能提高耕地效果五成,便是天大的好处。桑弘羊激动地站起身来道:“此话当真?”
  马括摸了摸鼻子,道:“提高五成的效果,乃是在下听别人所说。至于是不是,要试过了才知道。”
  桑弘羊点了点头,道:“莫说提高五成,但凡能提高一成,便算你们大功一件。”
  虽然提高一成耕地效率不起眼,但架不住中国地方大啊,全国都提高一成的生产效率,也会是一个恐怖的增量。
  桑弘羊这次没有悄悄吩咐下人,直接对着门外的黄门吩咐道:“去给本官找一副犁来!”
  桑弘羊不知不觉地,已经靠近马括和罗杰夫坐了下来,不再摆自己的官架子,问道:“你们还有什么新奇玩意,再给本官说说?”
  马括道:“禀大人,在下知道的新奇玩意确实还有许多,只是都见效慢,每个三年五年看不出成效。能立竿见影的东西,暂时就是这两样。”
  桑弘羊笑道:“莫急莫急,本官先保举你二人为令丞。马括你就当考工令丞,罗杰夫当尚书令丞,待这两件物事切实可用,本官便给你们请功。”说着,桑弘羊摸了摸下巴,道:“其他见效慢的物事,咱们日后慢慢再看。”
  “走,本官先带你们在少府转转。”说罢,桑弘羊便起身,领着马括和罗杰夫朝外走去。
  ……
  前殿之内,刘彻并未离去,而是将卫青和东方朔宣入。
  刘彻问道:“东方朔,放此二人在少府,会不会有些屈才了?”
  东方朔道:“禀陛下,年轻人气盛,先打压一下也未尝不可。臣在定襄之时,也时长听他们有新奇的言论,在少府有一番作为也为未可知。”
  刘彻点了点头,又问卫青道:“你觉得呢?”
  卫青道:“大军连续出征,也需要休养些时日,先让他们在别处待着,也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