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突围

  一转眼又到了去军营的日子。马罗二人骑着高头骏马在官道上肆意驰骋,好不畅快。清晨的日光透出清冷的光辉,路上行人寥寥,寂静无声。
  忽然间,林间的鸟们齐声歌唱了起来,仿佛欢迎马大舌和罗杰夫的乐队一般,马罗二人心情畅快,骑得更快了。
  李风早已安顿在了张神仙家中,他既然拜了小神仙当师父,那么老神仙就是师祖了。徒弟徒弟,三年奴隶,师祖使唤起徒孙来也是毫不客气。
  家里有了新劳力,赵充国和班次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练功夫。自古练功便有: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三日空之说。功夫一道,他们是一点都不松懈,李风在干完活儿之际,也跟着赵充国学点功夫,开心得不得了。张神仙家中活儿本身就不多,对于平日劳作惯了的李风来说,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住进张神仙府后,李风都觉得自己沾了些仙气。
  班娘仍然干着家里的杂活儿,李风来了她是很高兴的。以前家里就没个正儿八经的劳动力,虽然大小伙子们一个比一个壮,她却不敢使劲使唤。
  马大舌和罗杰夫两位大少爷自然就不说了,让他们哥俩帮忙干活,还不够捣乱呢;赵充国也是公子哥,更何况还是张神仙嫡系,她一个外人可不敢随意指挥;自家儿子班次本来很听话,哪知道近来也跟着马大舌和罗杰夫两位大少爷学坏了,知道顶嘴了,还动不动说什么“人权”,渐渐地自家儿子也不好使唤了。
  李风来了对班娘可真是言听计从,一副以班娘为马首是瞻的样子,让往东不往西,让去南不去北,干活干净利落,从来不说二话,班娘都好奇这么好的娃怎么会被父母那么不待见。
  李风伺候好了班娘,一举奠定了自己在张神仙府上的地位。
  其实也没啥地位,仅仅是大家不嫌弃他而已。不过这也就足够了,在李风一家人眼里,张神仙府上全是神仙,假以时日,自家孩子也会是个“小神仙”,不求有多大地位,能融入张神仙的大家庭中,就已经是梦寐以求的美事了。
  马罗二人到了军营,只见一票人马早已列队在营外,一个个携弓持剑,一副即将出征的模样,为首一人正是黄光。马罗二人不解其中意,朝着黄光策马缓缓靠近。
  军中无儿戏,他们可不敢乱来,万一无意中触犯了什么条例,被就地正法了可就“GG”了。
  治军靠斩刺头,向来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办法,他们可不想无缘无故地当了吓唬猴儿“鸡”。
  待二人走近,黄光策马前行,道:“我的踏雪乌骓和李敢的赤电飞黄可还中意?哈哈哈!”
  马大舌拱手道:“哪里还敢有不中意的,只怕我二人志大才疏,不能成就一番功业,辱没了二位军侯的宝马啊!”
  客套话点到为止,黄光直接进入主题:“今日该我部去狩猎,李敢驻守。既然你二人暂时归入我麾下,便不能不带你们。我们已经等候多时了,现在就出发吧。”
  不容马罗二人拒绝,黄光直接下令:“出发!”
  传令官将军令传到,大部队浩浩荡荡地朝着猎场奔腾而去。
  西汉时期还没有严格的军事演习制度,狩猎便是军事演习。
  行军打仗说得不仅仅是打仗,还有行军。在史书上记录的战争往往都是这样写的:甲方带着五万人和乙方带着八万人在某地打了一仗,甲赢了,乙输了,斩首多少,俘虏多少。
  殊不知怎么把五万人有秩序地带到战场上,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有的人带着五万人去,到战场上只剩下三万人了,还有的人带五万人出发,到战场变成了八万人。有的人带着队伍去了是一盘散沙,叫人家偷袭一打一个准,还有的人带着队伍长途奔袭过去马上就能投入战斗,并且还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高下之较,如云泥之别。
  李敢身为将门世家,自然有家传教授,其中关节早在投军之前就已经熟烂于心。黄光不同,一切都要自己去摸索,因此在对待狩猎的问题上,黄光心中的重视程度还在和李敢比武赌约之上。
  话说黄光领军狩猎,出门就是急行军,只听黄光一声令下,上千号人齐齐奔腾起来。马罗二人头一次跟着去狩猎,不知道具体章程,紧紧地跟在黄光左右。虽然二人骑术已经大为长进,比起每日训练的军士来说还是差了一些。好在二人骑得都是骏马良驹,并且还是久在军营的军侯座驾,因此二人也能跟上大部队急行军的步伐。
  其实要细说起来,他们胯下的踏雪乌骓和赤电飞黄从军多年,行军打仗的技能都要比马罗二人更加熟练,纵使马罗二人不去控制坐骑,两匹骏马自己也能找到行军的节奏,以及在军中的位置。
  军队在飞驰着,马罗二人生怕出错,丝毫不敢分神,全神贯注地注意着自己对马的控制和阵型的变化。
  黄光不时地传出军令,不时地变换着阵型。既然是军事演习,那么就要充分起到训练的目的。
  只见黄光一会令全军全速冲刺,一会令全军散开阵型,再一会又变幻出了锋矢阵。黄光在马上下着军令,观察着军阵的变化,口中念念有词,想是记下存在的问题,待回营之后仔细揣摩。马大舌不禁感慨,为将者用心如此,焉能不成大才。
  战场上的应变能力,一方面来自于个人心理素质,另一方面也在于平时经验的积累。遇见的各种突发情况多了,事后仔细思考对策,那么再遇事自然就不慌了。
  跟着大部队忽疾忽缓地跑了一阵,马大舌骑术慢慢地熟练了起来,行军布阵也看出了些门道。在换阵的间隙,马大舌赶到了黄光身边,好奇道:“你是依据什么来变阵的?”刚才在后边看着黄光变阵变得不亦乐乎,却摸不到章法,便来和黄光请教。
  黄光正在思索着刚才发现的问题,见马大舌来问,便答道:“我也没什么依据,想到什么便换什么。”这便是平民出身人家孩子的无奈,他们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一切靠自己摸索,付出的艰辛和努力要比“世家子弟”多出不知道多少倍,最后成就可能还会更低。
  马大舌闻言立马就明白了,问道:“你这是自己凭空想象,假设假想敌的出现,然后再来思索应对之法了?”
  黄光从未听说过假想敌之说,不过从字面意思也不难理解,答道:“正是。”
  马大舌道:“可是你的假想敌并不是实际发生的,而你的应对之策也并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并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此胡乱练习一通,上了战场也未必管用啊。如果练错了法子,说不定上了战场也会起反作用呢。”
  黄光闻言点头称是:“正是如此,可惜我也没有别的练兵法子,一切都是自己在胡乱摸索。不过即便是练不到点子上,至少也能让部下进退一致,指挥起来也可以如臂使指。”
  马大舌点了点头,黄光说得不无道理,打仗不仅仅靠计谋,也要靠部队的战斗力,而纪律便是部队的主要战斗力之一。如果部队能够进退一致,军令传达如臂使指,再加上主将的计谋,便能成就一方威名。
  不过如黄光乱练一通,终究不是个办法,马大舌有心交好黄光,便伸手指向了前方,道:“军行有险阻、潢井、葭苇、山林、蘙荟者,必谨覆索之,此伏奸之所处也。你看前方左有山林,右有葭苇,而我方又刚出了一处山谷,如果三处伏兵齐出,你当如何应对?”
  马大舌此言一处,黄光立马出了一头冷汗。黄光带兵时日不短,更是多次上阵杀敌,出生入死,他知道如果真照着马大舌所说,后方天险处一处伏兵把手,前方两路骑兵杀出,那么自己就是九死一生。
  唯一一条生路便是看能否凭借部下士气从前方强行突围而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