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第一百一十五章 中调
离别的前一夜,赵秀秀和她说了好久的体己话,好生交代了女子在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又小心翼翼的为她裹了胸。
最后,顾安喜还给她展示了她们家传女不传男的“稀世珍宝”。
看得赵秀秀惊呼连连,对着小布片翻来覆去的看……
顾安喜去了玉泉城,此时正是夏天,前线的战事根本没什么波澜。
而玉泉城也迎来了新一批的新兵,这些新兵大多是中部,乃至东部地区的人,来的比较慢。
在这个夏天,将陆陆续续迎来一大批来自各地的青年兵。
而顾安喜,也迎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故人。
“世邦!你怎么来了!”
顾安喜惊喜道,她面前一身软甲,面容飒爽的,正是周世邦。
周家和顾安喜家是故交,她初到北平,要去太原,正是周家老爷子赠的马。也正是世邦带着她去选马的,那时的世邦一副公子哥的打扮,手里提着折扇,腰间佩着玉佩。穿的是月白云纱长衫,上面罩着玫瑰色的黑缎马甲,看起来很“艳”。
如今的世邦,虽然风尘仆仆,面容也有些疲惫,可雄健飒爽,特别是穿着软甲,已经有点军人的做派了,与以前很两样了。
世邦含蓄的笑道:“某自家中听闻西北有战事,便召集弟兄朋党,共赴国难!”
顾安喜感叹道:“你与之前真的好不一样了。对了,周老先生身体可安康?”
世邦:“家父身子尚算安健。”
他们又聊了会,叙了会旧,世邦便于顾安喜告别了,他还要去前线呢。
“多谢你们,让我看清了这个世界。”
他离别之时,抛下这句意味深长的话。
他说的“你们”,自然是裘北归和他普及的有关大凉险境,家国之难的事情。在此之前,他只是一个“好鲜衣、好骏马”的世家大少。
世邦走了,不远处就是他的弟兄们,那些人手中都牵着一匹马。
这些马都是周老爷子一辈子的收藏与积蓄,他舍不得二儿子世邦碰的马,如今是一匹不少的全来了前线。世邦的弟兄也有些是家中佃户的子侄,从小与他玩到大。
大凉以农耕为主,马匹不算多,而西北是大平原,平原作战骑兵很占优势。
他们虽然只能组成一支骑兵小队,可毕竟也算不小的助力了。
他们被一同编去了一只前线的队伍里。
顾安喜怔怔的看着世邦远去的身影,觉得自己也要努力了。
————
如是又过了两个月,大西北迎来了萧瑟的秋天。
大凉与狼图的战况也越来越剧烈了,狼图本就粮食短缺,过冬就更不好过了。
秋天大凉丰收,他们要抢掠一番,才能过冬,于是双方的战事就加剧了。
慧静去了前线,每天忙得看不见人。
在枯黄的细草中,一对马蹄慢慢略过。
顾安喜坐在马上,脸上蒙着丝巾,西北的秋天风格外大,有时还夹着沙。
她看了眼队里的状态,高声鼓励道:
“还有不到十里,加紧步伐!”
整只队伍没有回话,只是把头埋低,继续使着劲。
他们是去运送辎重的,可边关不但却辎重,也缺运送辎重的牲畜,于是这只队伍只有一些矮牛驽马驮着大件货,其他的都由人来驮运。
他们还没走一个时辰,便见前面已经能看见一处临时营地了。
顾安喜乘机说道:“前面就是目的地了,到那里就可以休息!”
队里的步伐又加快了一丝。
这处营地不算少,从外面看能容纳数千人。
顾安喜刚到营地,正卸货的时候,就见一高髻小少年走了过来。
“军爷,咱将军就在来的路上,您先候着。”
顾安喜点头。
高髻小少年好奇道:
“军爷,面生得很啊,敢问军爷怎么称呼?”
顾安喜道:“我姓顾。”
高髻小少年做辑道:“顾军爷。”
顾安喜兴致缺缺,但也回了下礼。
高髻小少年又问道:
“敢问顾军爷,这里可都是咱们要得货?”
顾安喜想了想,从怀里掏出一卷公文:“是。你们要的,都在这里了,应该是不差的。想来给你是一样的,就由你清点清点罢。”
她本来想等此处的将军来交接,可是这个小少年明显是亲信,交给他也无妨。
高髻小少年接过公文,一边看一边惊道:
“此次居然批了这么多战甲箭矢!”
他连忙就去检查交接,看看运送的实际数量与公文数量是否一致。
不久,他一脸感激的回来对顾安喜说道:
“顾军爷之恩,宣统军没齿难忘。”
说着,就把交接文书双手奉上。他们在前线打仗,物资经常短缺,就算向后勤要,后勤也是扣扣搜搜的,就算运来了,也有可能被运送的军爷扣下一些。所以他一见面就称呼叫军爷,这些运送物资管后勤的人可都是爷啊,一个不高兴不运物资过来,或者给你扣上一大半,找谁说理去?
可他没想到的是,他们宣统军之前申请的物资竟然全然批了下来,实际运到的也与文书上的一点不差。
顾安喜摆了摆手,似乎还没习惯自己的角色:
“不必如此,你们为国杀敌,后勤辎重是要到位的。”
高髻小少年半是感激半是激动的说道:“话虽如此,可实际却大不相同……您是真正的仁义!”
顾安喜:“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高髻小少年还想再说什么夸奖顾安喜的仁义,可又觉得说这些又像是在说其他军爷的不是,于是张了张嘴,没有回话。
顾安喜当然知道这里面的门道,虽说大家同为大凉军士,可实际上又分为四个派系,分别是本地的西北军,慧静的洛阳军,智沐的金陵军,还有一只地方军。他们的主将领当然是矢志抗敌的,可下面的兵士往往有了地域和派系的分别。
不同派系的军爷当然想往自家派系的军中多分一些物资,其他派系的军少分一些物资了,毕竟物资辎重就那么多。
可顾安喜从来不管这些,接到运送的任务都是仔仔细细的看,看要求的军备有没有多报,看看战损,看看位置,再拨出合适的军备运过去,不会扣下任何应该发放的物资。
她仔细地检查过交接文书过后,便把文书折叠好放进怀里。
对着自己的部队说:
“今晚在这休息一天,明天一早回去!”
高髻小少年连忙说道:“我这就给军爷您准备住所,吃食。军爷还有什么,尽管吩咐。”
交接完意味着任务完成,顾安喜也是松了口气,心情愉悦不少:
“打盆热水,我要擦擦身子——这一路,风沙太大。吃食就按寻常准备,我这些部下一路走来,也没个吃上热乎的,你安排一些热乎汤饭,晚上升起篝火就成。”
高髻小少年没想到顾安喜这么好说话,连忙一诺声的下去准备了。
平原的晚上来的格外快,天色像是一下子就昏暗下去的。
顾安喜擦过了身子,觉得浑身清爽了不少。她也不敢解开甲带,只是把脸和手脚脖子细细的擦了擦,擦出了不少沙尘来。
她来到自家部下的篝火前,正好二林帮她把她的那碗饭端来了。
一碗汤饭,一张大饼,碗沿还放着一小块黑乎乎,不知道是什么的肉。
“霍,今天伙食不错啊。”顾安喜接过碗,笑道。
大牛说道:“嗨,这算什么呀,还没将军你说的好。小将军快开始吧,我们就等着你说故事就饭呢!”
其他人连忙和声,她的部队除了自家的亲卫队之外,又扩充了不少人用以运送物资。此时正都用殷切的目光看着她。
“说了几天的大荤了,今天就来说个素的吧。你们吃过藕芽么?”
其他人面面相觑,显然是没怎么吃过的。
顾安喜继续道:“所谓藕芽,就是刚抽芽的藕,是最嫩的藕,如同春笋一般。是道不折不扣的时令菜,你们可别小看了这藕芽。池塘里的藕能有多少?一只藕能采多少藕芽?又有多少藕芽才能做成一道菜?这里面,太老不能老,太大也不能要,一来二去的,这道菜的本钱就上去了。”
其他人暗暗点头,心道怪不得自己别说吃藕芽了,听都没听说过,原来是道富贵菜啊。
“说回这藕芽,藕芽虽然鲜、嫩、爽、脆,可要论最好的做法,还得是腌。”
其他人顿时“啊”了一下,这么鲜嫩爽脆的藕芽,腌了不就浪费了么,他们心想。
“腌是得腌,可是不能腌太久,只能腌三天,还得用泡椒腌。三天过后,取藕芽出来,依然是爽脆鲜嫩,口感和三天前没一点变化,这就是藕芽。这时候,就能做菜了,靠湖海的取半头鱿鱼,只要鱿鱼肚,不靠的用鱼肚也凑合。鱿鱼肚和鱼肚先烹再煮,弄至口感烟韧即可。再切一头莴笋,太老不要,太里的也不要,只取口感最好的那块儿,煮熟放置一旁。
将腌制后的藕芽、鱿鱼肚或鱼肚和莴笋放一起,滴上二两香油、一两花椒油、半两胡麻油、几滴蓖麻油,搅拌均匀,再将油细细地沥干。这道菜就做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