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二章 性格成型因素
但事实是,蒋凡妮并没有机会对她们造成实际性的伤害。
办案民警、连同楚煜胡维在内,即便知道了她是个毫无同理心的杀人犯,但今晚,都也奈何不了她。
反倒是吴缺缺,她砸坏了人家的厨房玻璃门,属于破坏居民私有财产。
胡维最后离开的时候,把身上所有的现金(最多也就千把来块)都留在了蒋凡妮家的茶几上。
每个人心情沉重的一句话也不想多说。
下楼后,五个人面对两辆车,该怎么坐车回去,成了一个尴尬的问题。
顾知薇一直都是平静坦然不说话。
吴缺缺从听完顾知薇还原当时的情况后,就再也没出过声,陷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楚兮在没有调查清楚前,就把顾知薇和吴缺缺引到那么危险的处境里,要是吴缺缺自己受伤,或许还好说,如果顾知薇真的有个什么损伤,吴缺缺永远都不会原谅她了。
胡维见楚兮还穿着睡衣拖鞋,知道她肯定是要一起过去的,他也清楚楚兮对吴缺缺的感情,不想让她夹在中间尴尬,也不想让吴缺缺为难,于是,向顾知薇提议:“我开你的车,载你和缺缺。楚煜带楚兮一起过去吧。”
楚煜不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清楚自己的妹妹对吴缺缺的感情,只是莫名觉得气氛有点尴尬。
顾知薇:“没关系,我开车载缺缺和楚兮吧,正好,我有事情想问她。”
胡维:“这样最好。”
上车后,楚煜还是有点担心:“今天这事是怪楚兮吗?”
胡维看了他一眼,笑起来:“干嘛这么问,人顾知薇可什么都没说。”
楚煜:“我知道,我是说楚兮她自己。平时做错事,就算我批评她,她也能跟我撒娇顶两句嘴。今天一句话都没说。”
胡维:“你毕竟是哥哥不一样。”
楚煜若有所思的摇头:“不对,我看她对顾知薇的态度又恭敬又敬畏,她们之间什么关系啊?”
胡维目视前方,笑了一下。
楚煜奇怪:“怎么了?”
胡维:“没事,刚才在蒋家客厅里,你怎么那样看着我。”
心无城府的楚少爷,立马就被带跑偏了:“之前楚兮分析只归分析,可听顾知薇说完,才真正觉得震惊后怕。你说,那么漂亮的一个小女孩,怎么会变成这样呢?然后,想到我们家胡警官,能成为一个正直磊落的人,真的很厉害。”
胡维添了添后槽牙,掩饰住嘴角的笑意:“你这是在自夸嘛!”
吴缺缺和楚兮一起坐在后排,只是一个贴紧左车窗,一个靠在右车窗。
顾知薇似乎在心无旁骛的开车,又好像在沉思。
楚兮清了清嗓子,坐正了身体:“姐姐说有事情想问我,是什么?”
顾知薇并没有立即回答她,就像是她正在整理从阳台上收进来的衣服,刚拿起一件,叠到一半,突然听到有人敲门,她会迅速的把手上这件衣服叠好,才去开门。
楚兮耐心的等着。
顾知薇:“关于蒋凡妮你还了解多少?”
楚兮:“并不多,只知道她父母是在她六岁那年和平离婚。她妈妈在美国当医生,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都不错,可能因为工作缘故,对她会有所疏忽,但绝对算得上尽心,没有缺爱少关怀,更不存在虐待。”
顾知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
楚兮:“所以,我很奇怪。”
顾知薇的身体弧度极少的往楚兮的方向偏了偏,问:“奇怪什么?”
楚兮:“蒋凡妮的父母无论是文化程度,经济条件,还是社会地位都不算差,就算她父母离婚,也没有抛弃或亏待过她。之前,我一直以为可能是她爸爸不好,可今天看来,又并不是。”
顾知薇:“所以,你不明白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人?”
楚兮点了点头:“嗯。”
顾知薇客观的给她阐述一个事实:“任何一种性格的形成,都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影响,再经过人的自我教育和选择逐渐形成的。”
然而,在世俗观念里,一个人一旦做了恶,首先想到的就是去追溯她的生活环境、去探知她的成长历程。
完全忽视遗传素质,和人对环境影响有自我调节与选择的根本特性。
错误的,将外界环境影响,定性为一个人性格成型、或导致犯罪作恶的最重要、甚至是全部的决定因素。
于是,就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根深蒂固的观念,这个人做了恶,是因为他(她)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好,所以,有了被同情原谅的理由。
基因遗传没有选择的权利,后天环境影响固然重要,但任何的外界影响,都是通过人本身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学习才产生效果的,归根结底,人是自己塑造自己性格的生物。
楚兮不专业,但她听话听音,既然蒋凡妮的恶不是环境造成的,那要么是天生如此,要么是她自己的选择。
天生如此,是病,就医治;自己选择,是罪,就惩治。
只是,楚兮还有个更大的疑惑,迟疑着要不要问顾知薇。
“我还有一点不明白。”
“嗯,你说。”顾知薇略带鼓舞,难得她这么有耐心,愿意说这么多话。
“姐姐今天是第一次见蒋凡妮吗?”
“是。”
“事先有调查过她?”
“没有。”
“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发现她不对劲,还对她产生了那么高的戒备心?”
一般大人就算知道小孩在诓骗自己,最多也只是心里有个堤防,警觉性再高一点的,会立刻离开,因为担心是大人以小孩为诱饵行骗。
在蒋凡妮主动要求吴缺缺陪她进厨房时,顾知薇肯定就已经发现了她的阴谋,为什么还要跟进去?
她几乎是全副戒备着蒋凡妮,要不然怎么可能在三秒里躲开。
“开门后,第二眼就发现了。”只是,真正令顾知薇意外的是,那孩子已经“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