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1章 测脉
他看着一个又一个的仙魂转身,甚至看到儿子、妻子去轮回,他身为仙帝,是最后一个走的,那日,他将要跳下轮回台,一位神使告诉他:“当你以凡人的身份与妻儿相聚,仙界重现之时就近了。”
太子的记忆封印已解开了,他记得了身为仙族太子的前尘往事。原来,他真的是仙族,而父皇是他为仙时的父帝。
月颖抬了抬手,“你们一切已明,就迁往空中城池。”
皇帝揖手问道:“上神,上界对仙界有何安排?”
“天地浩劫,神族不会插手此事,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重启仙界通往上界的天门,让仙界恢复本来的面貌,再赠你们仙舟、神舟,争取救出更多的仙族。”
她轻叹了一声,“你的记忆已经开启,先闭关修炼,其他仙人的记忆则需要你们来解除封印。”
她同样赠送了皇帝、太子云舟与仙舟备用,毕竟从地上飞到神舟,没有这工具还真上不去。
行宫里,皇后竟被测出血脉不够好。
她几乎疯狂地大喊:“不可能,你们是不是测错了?当年,我可是因为生出蓝阶血脉,才做了太子妃,才成为一国之母……”
她调头望向太后,“表姨母,我真是蓝阶血脉,为何现下仙器却没反应。”
皇太后微阖着双眸不语,她亦不知这是何故?
但想来定有其缘由。
三皇子跪在皇太后膝前,“皇祖母,一定是弄错了,母后明明是蓝阶血脉,怎会是凡人,肯定弄错了。”
里头的吵闹,闹得整个皇家无法检测血脉。
严梅从人群里出来,抬了抬手,“把灵器给我,我来亲自检验。”
她将检测灵器再度交给了皇后,依旧只有橙色,又请出神龟,还是橙色。
紫英不解地问道:“师父,怎会发生变化?”
“伪仙根,就在一个伪字,其实只要多检测几次,还是能发现不同的。达不到进入神舟仙城的标准,另作安排,继续检测下一个。”
皇后似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哭喊道:“不可能!一定是哪里弄错了。”她猛一回头,就见旁边的贤贵妃沉默不语,当即怒火乱窜,“是不是你动了什么手脚?你说,是不是你干的?你这个毒妇,一定是你害本宫!”
贤贵妃闪躲开来,被身边的公主挡住了皇后的攻击,公主厉声道:“皇后娘娘,你自己是伪仙根,哪里怪得我母妃。”
皇后咬牙切齿地道:“你娘是月族后人,我乃蓝族后人,我们争斗了这么多年,她的心思我如何不懂?肯定是巫月夫人搞的鬼。”
巫月夫人,白辰收的女弟子。
五公主斥责道:“连严真人都说你是伪仙根,你却非得扯上我娘,还指责我外祖母的不是,你……实在太过分!”
太子妃立在贤贵妃身后,这是太子的生母。
这么多年,在一后四妃里头,谁不知道陛下最宠爱的还是贤贵妃。
当年陛下大婚,大凤皇朝却同时出现了两个蓝阶血脉的贵女,一个是巫蓝氏的贵女,另一个便是巫月夫人的女儿——贤贵妃。
当初,先皇与太后颇是为难,最终询问了太子,太子道:“蓝氏为嫡,月氏为侧。”
后来,贤贵妃生下了大皇子,过了两年,蓝氏方才育下皇嗣,便是当今的三皇子,而国一位来自民间的女子、德妃亦育下了二皇子。
五公主记事之后,方才从父皇与母妃的谈话中得知,当年是母妃主动提出为侧,但外祖母不同意,父皇便承诺让母妃第一个育下皇嗣,若父皇的第一个孩子为皇子,就会立他为储君。
这段秘闻,贤贵妃母子三人一直死死瞒住。
而皇后母子却对此不满,处处刁难,这些年贤贵妃母子多有忍让。
严梅见皇后闹得太吵,对左右吩咐道:“来人,给三皇子检测血脉,红阶以下离开大殿,到别处安顿。”
皇太后转着手里的佛珠,诵了声佛号,“严真人,给哀家检测罢!”
她可不想在行宫待着,能去仙城就多几分保障,年纪越大,越是惜命,说的便是皇太后。
严梅对弟子点了一下头,弟子当即给皇太后检测,“皇太后红阶,请上仙舟。”
三皇子看着自己的血脉,“我怎会是橙色,不对,本王怎会是橙色……”
德妃所出的二皇子面露讥讽,身为嫡子又如何,还不是血脉不合格,“三弟,后头还有好些弟弟妹妹没检测呢,你还是退下罢!”
五公主迭声道:“给我检测!”
“五公主蓝阶血脉!”
有了这结果,五公主得意地扬了扬下颌,鄙夷地道:“我母妃是蓝阶,我也是蓝阶,想来太子皇兄也是蓝阶!”
德妃是红阶,二皇子亦是红阶。
贤贵妃扶了皇太后登上仙舟,只等人数齐了就前往仙城。
侍候皇太后、贤贵妃的内侍、宫娥已经排起长队等候检测,一旦合格,便依旧服侍前主子。
有冷月峰女弟子前来禀道:“禀皇太后,陛下与太子殿下闭关修炼了,仙城仙宫已经安顿妥当了,太后的慈宁宫、太子殿下的东宫、娘娘的凤梧宫已将匾额挂上。陛下说,若太后与娘娘、公主、皇子们有喜欢的物件,俱可用储物袋装了一并带上。”
冷月峰女弟子一并带来的还有一大盒子的储物袋与储物镯、储物戒等物。
太后取过盒子,她原有一只储物袋,只一眼就能瞧出远不如冷月峰女弟子带来的。
太后取了两只储物镯,一只给了贤贵妃,一只给了五公主,又拿了储物戒给二皇子,给了德妃一只储物袋。
她看了看袋子,又瞧了瞧戒指,心下颇是纠结,正要给皇后、三皇子再发时,只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太后嫂嫂”,不是定王府的老王妃还有谁,她笑微微地领着几个儿孙过来,“太后嫂嫂,这是我家几个血脉合格的子孙,我儿也合格了,听说仙城还给分拨了一处王府,啊哟,这会儿我家儿子、儿媳带着两个孙儿去准备够吃十年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