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洛阳变故
盟主袁绍,正大发着雷霆:“唉!恨当初没有听孟德的话,追击董贼,却在虎牢关和已成废都的洛阳耽搁了许多时辰;可恶!如今天子被救回,董贼大败西逃;汉室即将复兴,如今大封我等二十镇讨贼诸侯,可惜!却让王浩、曹操、刘备三人夺了头功,高升重赏,此三人日后必得天子和百姓之心!而我身为联军盟主,四世三公,却只得了一个武贲侯,幽州牧,后将军!哼!可恶、可气、可恼啊!”
董卓为王浩、曹操等人大败于洛水,先后被王浩用水火连攻,灭了十万西凉军,大伤元气,往西败逃;而且天子和百官惧被解救,董卓之前的嚣张气焰被一朝泯灭,而后天子封赏各路来讨贼之诸侯等等震惊世人之事,自然也传进了留在洛阳的十八镇诸侯的耳朵里。
并且,不日天子使臣便来到了洛阳,宣布圣旨,大封了十八镇诸侯。
这种种事情,自然让一众诸侯都难以接受,各个唏嘘、感慨不已,对王浩等人是羡慕嫉妒恨,同时也恼恨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迟疑不进?就算没有跟随王浩、曹操等人孤军深入,先一阵在虎牢关时星夜追杀到洛阳也好啊!
“大哥,此事非你想象的这么简单,大哥你休要焦躁,再说了,这谁能想到,王浩、曹操这几人居然如此善用兵,能利用水火奇攻,一天一夜之间,连灭董贼十万大军,并使董卓儿子董乾,大将郭汜、徐荣等尽数阵亡,一举击溃董卓大军,救回圣驾……这是谁也预想不到的事!”袁术手捻着须髯,轻声劝道。
劝归劝,只是个形势罢了!袁术见袁绍这般,忍不住微微摇了摇头,他向来瞧不起袁绍这个庶出的大哥,但无奈袁绍是长子,名望就是高于他,天下群雄也更倾向于袁绍,这让袁术苦恼了许久;此时他见到袁绍生气,他反而高兴的不得了;一脸的奸笑。
见到袁绍视线转移到自己身上,袁术咳嗽了两声,正色道:“大哥,我早已使人探过,王浩和曹操虽一个被封车骑大将军,一个被封抚军大将军,拜将封侯,看似显赫,实则不然;你可知,王浩和曹操虽被封如此高职,然却只是虚的。”
“虚的?此话怎讲?他们二人被封如此高职,战后必定要进入中央朝廷,恐怕会手握重兵,便如同董卓一般,挟天子之势,以威慑天下诸侯!”袁绍一脸担忧的说道。
“哈哈哈!”袁术放声笑了笑,说道:“非也!非也!大哥你不知,那王浩虽被封车骑大将军,然却又领了一个青州牧,他官位再高,总得回到封地治理吧?曹操曹孟德兄,也好不到哪去,他还领了个兖州牧,终究进不得中央朝廷;要说起来,孟德兄的兖州牧还好些,毕竟地处中原;而那王浩却是在地处偏远的青州,他远道而来,奔波劳碌,孤军深入,救回圣驾……他可谓是出力最大,然而,最后却只是搏得了一个区区州牧罢了!当真是可笑。
再对比一下,那刘备,不过是个小小县令出身,虽口称汉室宗亲,然却不知道真假;他兵少将寡,只是沾了王浩和曹操的光,然却一下子被高封左将军,司隶校尉;而且他手下那两个兄弟,关羽、陈到,被封做征东征西二将军,品级如此之高;哼!真是乌鸡变凤凰!且不说我们了,天子封赏如此不均,大哥你觉得那王浩和曹操,心里会服气么?”
袁术说的胸有成竹,信心满满,然而他不知道的是,王浩和曹操心知天下将乱,就算是和刘备一块留在中央朝廷,三人水火难容,互相制约,终究难以伸展手脚,还不如去地方州郡来的痛快!
因此,曹操对这封赏并无不满之心;王浩也只是对刘备的高升感到不适,他对自己的封赏也一样没有任何不满;而且,袁术还不知道,他们一众诸侯的封赏,都是王浩所请的。
他们这十八镇诸侯的封赏,有人明升暗降,有的已经结仇,但却被安排到一块地方……封赏总体不均,让许多诸侯不满,却又不得不接受;若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封赏全是出自王浩的主意,那后果可不得了,不说十八镇诸侯全部,起码也有几路诸侯先将矛头对准王浩,成为死敌。
“哦!”袁绍一听,也来了兴趣,问道:“竟然如此?天子年幼无知且不说,其他大臣是怎地了?老糊涂了么?竟然如此待他们这两个大功臣?你的意思是……”
“呵呵!”袁术自负的笑了笑,言道:“所以说,单是这封赏之事,还轮不到我们烦恼;现在的重点是,天子和朝中那些老臣的意图很明显,他们是被董卓给吓破了胆,急不可耐的要培养朝廷的实力;那刘备不过一个不知真假的汉室宗亲,却被如此对待;前任幽州牧刘虞,也被派还了中央朝廷;朝廷如此召集汉室宗亲,其要增强实力之心,可见一斑。”
袁绍闻言,有些诧异,仔细的思考了会,不禁点了点头,说道:“似乎正是如此,嗯,我们首要的任务,该不是对这封赏不满,而是该对朝廷的动作有所防范了,如此发展下去,只怕又会重演当年景帝时的七王之乱了;当年景帝兵力强大,还有周亚夫这等大将,得以削藩成功;而如今的朝廷却是缺乏足够兵力,如今召集刘备这等人,定是要发展实力,以日后强大了好抑制地方州郡,确立中央朝廷对地方州郡的权威!哼!我们如今无法再进中央朝廷,而你我二人又是四世三公,名满天下,日后朝廷若有动作,我们定然首当其冲!”
“大哥明鉴,我亦觉得朝廷是要如此,所以才这么跟你说。”袁术顿了顿,看望左右,确保稳妥之后,才说道:“此番天子大封天下诸侯,定是朝中那些老臣的阳谋也,这般封赏,纵有些诸侯心怀不满,却也不得不接;若是真不接受封赏,就要背上个抗旨不遵的罪名,便要被天下其余诸侯征讨,必然要死无葬身之地!如此,众诸侯即便再不满,也只好将意见埋在心底,违心的接下这受封旨意!从此之后,天下诸侯不免受制于朝廷,且可能会被被不断削弱,直至灭亡!”
“哼!”袁绍冷笑了两声,悠然道:“公路啊!听你这话中之意,你似乎有反叛朝廷之心呐?你也相当董卓?”
“唉!”袁术见袁绍如此,深深叹了口气,说道:“大哥,你就听小弟一句劝吧!我观汉室气数已尽,不远的将来便要灭亡;观现在天下之势,只有愚者才会傻乎乎的去一心扶汉!恶者如董卓,其人独霸朝纲,若非我二十一镇诸侯联手,天下便无人可制,且我看其人早有野心,欲取汉而代之,只是无人服他,时机未到罢了!
大哥你心知肚明,董卓过去做的事情,乃是天下许多人想做而不敢抑或没有足够实力做的事情,独揽大权,坐拥后宫,挟天子以震慑诸侯!董卓名为相国,实则和天子有什么区别?”
袁绍沉思一阵,皱着眉头,沉声问道:“你是觉得我该做愚者?还是恶者?”
“嘿嘿!”袁术冷声笑了笑,言道:“既不做愚者,更不做恶者,应该做智者!眼下有二十一镇诸侯在关中,可谓英雄齐聚,虽天子如今得救,朝廷尚在,然又有多少人是真心要为国除贼,匡扶汉室的?我看大多数人,只不过是想趁乱夺取城池地盘、人口、粮草、财物而已!大哥你觉得呢?”
“嗯……”袁绍顿了顿,扶着胡须,说道:“你接着说!”
“眼下,我们的要务是回到地方,发展实力,储存粮草,扩展兵力,以待将来天下大变时,我们袁氏,能笑到最后!”袁术说着,于大厅是踱了几步,接着说道:“我们的敌人很多,比如孙坚,他先进入洛阳,灭了大火后发现了传国玉玺,其就欲纳为私有,还因此差点与我们开战!所幸后面传来捷报,董卓大败,救回了圣驾,才让其放弃了这想法!孙坚乃江东猛虎,绝不可小觑啊!
除此之外,还有王浩、刘琦、公孙瓒等人,亦是劲敌,不过他们短时间内,不足为虑。目下最可怕的是那刘备,我看其人虽是小小一县令,然其人不卑不亢,虎牢关大战时,他眼见他的二弟关羽大战吕布,落得下风,竟然能面不改色;并且后面还敢去挑战吕布,可见此人有决心,有勇气,其人绝对有野心,暗藏大志;他如今为天子重视,将来恐怕能取代董卓的地位,甚至成为比董卓更可怕的枭雄!”
“这个……也不是没有可能啊!”袁绍听了袁术之言,心中竟有些战栗,紧皱着眉头,翻然起身,喝道:“你觉得我们该当如何应对才好?”
“这个……”袁术话未出口,就听得帐外响起一阵马蹄声,紧接着便有一名小校来报。
“启禀主公,王浩、曹操、刘备三位将军率大军携天子和百官回来了,还带来了大量的难民!刚刚天子传下口谕,命各路诸侯,拿出军粮去救济一下百姓!”那小校细细的禀报道。
“什么?要我们救济?我们的军粮只能自顾,哪里来的粮食去救济那些百姓?光是原洛阳城内的百姓就有数十万,再算上周边方圆百里之地,百姓足有百万,我们哪来这么多粮食?”袁术被打断话,本就不爽,这时听到这个消息,更加大怒,当即暴喝。
“天……天子说了,董贼夺得的财宝尽数被夺回,救济百姓者,将重重有赏!”小校也被袁术的暴喝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道。
“唉!没办法,我们现在还能怎样?公路,你是运粮官,想想办法,匀一些出来吧!”这费脑筋的问题袁绍也懒得管了,直接甩锅给了袁术。
“你这……”袁术一脸懵,暗骂了袁绍几句,站着说话不腰疼,粮食怎么匀出来?
袁术沉思了一阵,“大哥,这些难民远自函谷关而来,许多贫民估计是有几日不曾吃食了,我们若把我们的粮食给他们,岂不是要饿着我军将士?粮食来之不易,这么轻易送给这些贫民岂不可惜了?”
“那你该怎么办?”袁绍皱着眉头,叹了口气,说道:“粮食是肯定要发的,既然粮食不够,那不如这样罢!我们匀一些出来,然后熬多一些稀粥,去给那些难民派粥喝!”
袁术微笑了笑,说道:“可是有几十万难民呐?我们那点粮食怎么够?小弟倒是有个主意,不如干脆不给粮食,咱们用糠,多加些水,做成糠糊去送给那些百姓?岂不更好?这样几十万百姓都有的吃了!大哥你该知道,这年头,人命不值钱,对于那些饿了几天的贫民来说,有的吃就不错了,谁还挑三拣四的?而且糠又不是不能吃,只是粗了些,比米难以下咽罢了!大哥你说是不是用糠糊更好?”
“嗯!你说的也有道理,那就这样罢!你快传令下去,我们先去面见天子!”袁绍也不关心这些洛阳百姓死活,自然没有反驳之理,瞬间就同意了袁术的提议。
随后,袁氏两兄弟传下了命令,命士兵去城外架起粥棚,熬制糠糊;而他俩兄弟,则是急冲冲地去见天子了。
再看洛阳城外,已是粥香阵阵,相比之下,王浩和刘备还有曹操是更大方点,早在函谷关之时,他们就先从天子那索取了许多财物,然后派出快马到处去采购粮食,到洛阳时,除去自己大军要吃的,已有数千斤粮食可用于救济难民了。
虽然王浩等人比其他诸侯宽裕些,但无奈难民太多,区区几千斤粮食根本不够用,无奈之下,便是刘备,也只得依曹操的意见,将少数大米和糠搅在一起,再多加些水,做成稀粥,以此派发给饥肠辘辘的百姓们。
虽然这稀粥质量不咋地,但也让许多百姓高兴不已。
袁术的说虽然残酷,但其实也没错,对于已经饿了几天,早已饥肠辘辘的难民来说,还没沦落到易子而食,啃树皮的地步,有口不会吃死人的稀粥的,就够了,谁还挑三拣四的?
事实就是这种难以下咽的稀粥,也引得一众难民争先恐后的挤到粥棚来抢,若无士兵在用武力管理着秩序,只怕粥棚都要被掀翻了。
单是在难民之中,却有一名身着深衣,抱着琴的女子,不争不抢,只看着在派粥的王浩,心中暗道:“武安侯?救国功臣!世事真是难以预料啊!久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