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利欲熏心
黄巾军进城之时,旁边两侧早已埋伏好的官军一齐杀出,三面夹击,十数万黄巾军被堵在陈留城下,混乱不堪,使得城上黄巾军不敢乱射箭,只得着急的看着。
在皇甫嵩和曹操、刘琦的合力下,十数万黄巾军投降了六七万,余者或被杀,或逃进城中;皇甫嵩借势突入陈留城,让城内黄巾军连塞门刀车也没来得及用,便被数万官军攻破防线,将陈留城一举拿下。
何曼等大将率残兵从其它门夺路而走,逃到山野林间,保了性命;刘辟、龚都不知逃到了何处,黄巾军被汉军斩首三四万,余者皆降。
陈留黄巾,就此覆灭。
而城外郊野,投降的两万三千余黄巾军已清点完毕,收到陈留城被攻下的消息,又收服了周仓,王浩也自满心欢喜,立刻呼唤典韦、霍逍等自家人马与数千官军,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缴获的兵器,战马,俘虏,便要往陈留城赶去。
临行前,皇甫嵩手下一名将领,走近王浩跟前,言道:“王将军,可否借一步说话。”
“嗯?何事?哦,可以。”
“王将军,您文武双全,帐下几员大将也是骁勇善战,连令阃也是巾帼英雄,方才又以震撼之言说服了那黄巾勇将,当真了不起,可喜可贺啊!”二人走离队伍,那将立刻俯身作揖,笑道。
怎地?他听到我刚才说的话?
王浩暗自疑惑,听对方话中有话,问道:“敢问将军如何称呼?找某所为何事?开门见山的说罢!”
“呵呵!王将军果然是个爽快人,好罢!那在下便斗胆说了,某姓阎名忠,无字;方才听闻将军说服那黄巾将领一席话,令在下震撼不已,特此想来拜会一番。”阎忠又作一揖,笑道。
“阎忠?”
王浩眉头微皱,脑海里隐隐有些映象,觉得耳熟啊!细思一阵,这才想起来,阎忠这人,也是和皇甫嵩和朱儁一般,都是十分可惜了的人才,都因运气和自身原因而没有真正参与进汉末乱世,要不然,不说能否平定天下,至少在群雄割据中也能威震一方。
要是这三人和卢植联手,想要取大汉而代之,在平定黄巾之后,名声到达鼎盛时,还真是非常可能实现。
可惜阎忠虽有些远见,但皇甫嵩、朱儁和卢植不是,他们仍坚持忠义之道。
阎忠曾劝皇甫嵩趁机政变,推翻大汉这昏君,取而代之,可惜皇甫嵩不从,最后也不免抑郁成疾,愤恨而终。
不过阎忠最后也和皇甫嵩一般的下场,性情刚烈,不肯为马腾和韩遂的傀儡,倒底还是愤恨而死。
另外,阎忠除了有远见之外,还善于察人,是“毒士”贾诩的恩人。
“王将军,莫不是认得在下?”阎忠听王浩疑问的喝了一声他的名字,又低头不语,不禁不解的问道。
“哦!那倒不是,只是请问一下,阎将军可认得一位叫贾诩之人?”王浩的沉思被阎忠一语惊醒,顺口问了一句。
阎忠一惊,脸上顿有喜色,失声道:“王将军可是认得我那文和兄弟?”
“呵呵,认得说不上,只是我昔年曾去凉州走过一趟,见过那贾诩贾文和,不过他不认得我,嗯,我观此人,有陈平、张良之才。故此时常记着。”王浩微微一笑,谎言信口拈来。
“哦!王将军好眼光,难怪手下有这许多人才,果然是慧眼识人;嘿嘿!这下可巧了,阎某也一直这般认为,可惜少有人听从,文和兄弟怀有大才,却是可惜了。”
阎忠哈哈一笑,脸上满是欣喜之色,笑道:“王将军,这观点你我不谋而合,当真是相见恨晚呐!若不是眼下效命于皇甫大人,定然要与将军共事!”
听到王浩竟也这般赞赏贾诩,阎忠甚是激动,立刻将王浩列为知音。
“哈哈!哪里,哪里;阎将军,事实难料,日后你我未必就没有共事的机会,而且,眼下咱们回到陈留城后,也可以痛饮一番,畅快交谈嘛!有什么难的?不如现在咱们立下一个协定,日后你我无论谁不如意,便可去投另一方,如何?”阎忠也得个人才,王浩可不想放过,更何况,要是得了阎忠,那贾诩也多半就要到自己这了。
“好!将军好生爽快,那阎忠恭敬不如从命,便与将军立下这个协定。”阎忠素有城府和远见,初为信都县令,在黄巾起义之前,就见到大汉朝风光不再,灭亡是早晚的事,延续下去也多半是祸国殃民,便有想助人将汉室取而代之的想法。
黄巾起义之时,便弃了县令,来投皇甫嵩,认为他是大才,有能力成就帝王至尊;但这数月来的相处,他愈发感到皇甫嵩忠义之心很强,性格又刚烈,虽还没和皇甫嵩说过自己的想法,但已有些忧虑和失望。
而今日,他却正巧听见了王浩收服周仓时,说的一番话,心念又动,便有了结交之心。
“王将军,方才我听你所言,甚是震撼,听将军有平定天下之志,这才来与将军私下一叙,还望别见怪。”阎忠喜出望外,回到正题。
“不打紧,这有什么?唉!呵呵!平定天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眼下黄巾之乱,其实不可怕,日后恐会群雄割据,就更难收拾了。”王浩也不隐瞒,笑道。
“说的是,阎某也正有此想法,将军,所谓知音难觅,今日阎忠算是遇到知音了!哈哈!嗯,不过这里不是说话之地,待回到陈留后,阎忠定然造访,将军可万望别嫌弃啊!”阎忠看了一眼大部队,说道。
他没想到王浩竟和自己这般臭味相投,那自己原来为此特意准备的一番话,就不必说了,日后再说不迟。
“哈哈!嫌弃的话哪里说来?阎将军你愿造访,王浩赤脚相迎还来不及呢!好,那回到陈留城后,将军早日到来,王浩定备好酒宴接待。”王浩微微一笑,拱手道。
“一定!那阎忠权且告辞了,部队也要走动了,皇甫嵩将军一举攻下了陈留城,多亏王将军你之计,他们在城里摆庆功宴,我们也不能落后!嘿嘿!王将军,你去陈留城时,可做好准备,别被皇甫大人的盛情款待给吓着了。”阎忠一拱手,便返回队伍中。
“嗯,告辞!”看着阎忠远去的背影,王浩也慢悠悠走回队伍,心里却想:阎忠这人有那所谓的“不臣之心”,早晚必为我所用。
他心底,有种奇怪的感觉,渐渐觉得,自己常对人说的民主、自由,其实对自己来说也不过是个嘘头,只是为了达成目的罢了,自己真能放着天下一把手的帝王之位位不要么?
呵呵!多半是做梦吧?老子莫名其妙来这三国乱世,又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要是真平定天下了,给别人这么多干嘛?
那太划不来了,这些先进的文化体制啊!还是留给子孙后代去做吧!咱先管这辈子的事,更何况,这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到了这个年代,遇到的问题太多,得罪天下豪强,多半要落得王莽的下场,尸体都被人家乱刀割了吃了,跟汉末时代的人说什么自由意志,绝对要引火烧身,然后被人乱刀分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还要坚持,不是疯了,就是固执到傻的地步。
李云飞那小子不也说,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凭什么要分给别人?
这阎忠有一定造反的心思,如他来投自己,那贾诩也必定能要到,再加上田丰,有二人助力,增大实力,那一统天下倒也有望……
王浩眼中冒出精光,已经有了帝王之心。
王浩等人回到陈留城后,那迎接的阵仗,也确实让王浩吓了一跳,皇甫嵩、曹操、刘琦等几号人物全部到齐了。
这番能一举攻破陈留黄巾,王浩的功劳最大,因此皇甫嵩特别对待,进城的一路上与王浩谈笑风生,也特别给王浩安排了最好的房屋居住,连饮食上都详细安排到位。
而后大摆筵席,王浩和皇甫嵩一并,居于首座,再然后皇甫嵩将各人的功绩上表朝廷,又给有功将领分了金银细软,战俘、兵器,犒赏三军。
本来按理说,这获得的几万黄巾军战俘,不能私自划分,怎么也得上表给朝廷,再论功行赏;但眼下天下大乱,朝廷也顾不得许多了,招募义军,只要能平定黄巾军,而且不和朝廷唱反调,他管你多少兵马。
这也使得许多地方豪强,也趁势加入平定黄巾之乱,获得官位、金银珠宝不说,实力也越来越强;许多地方太守,自主权力更是增强,私家兵马数千的也不少,加上自己所掌握的合理合法的正规部队,手上拥有上万人的太守、刺史,何止一个。
皇甫嵩也便自作主张,私自让王浩和刘琦,在营中任意挑选五千战俘,他无不痛快赠予。
刘琦自是爽快的从战俘里挑了五千骑兵;王浩则是推却了皇甫嵩的一番好意,只要了两千骑兵,和自己本部人马凑够一万。
皇甫嵩觉得过意不去,便另外支援了王浩粮饷七万石,足够王浩及手下人马吃半年的。
至于曹操,他是中央朝廷派来的援军,不好分俘虏给他,也只多送了他一些金银细软。
另外,朱儁和孙坚也获得大胜,攻下了许昌、蔡郡等多处要地,将陈留到汝南各处要道逃亡的黄巾军尽数消灭,那号称“截天夜叉”的何曼,也被孙坚力战所擒,同时也被孙坚武力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表示愿意到孙坚帐下效力。
大获全胜,陈留黄巾被消灭,一众人在把酒庆功,休整的同时,也抓紧操练兵马,擦拳磨脚,准备一举再将汝南黄巾给灭了。
只是,还有个不好的消息,北边本来答应要来与皇甫嵩、朱儁合兵一处,围剿黄巾的卢植,却因不肯给天子刘宏派来检查的小黄门左丰行贿,被左丰所记恨,让左丰向天子刘宏进了谗言,被罢免了官职。
不过张角既死,冀州黄巾主力确实被消灭,实力大损,除北边黑山军拥数万之众,实力仍盛;其他残余的大多只是一些兵不过数千,实力不强的黄巾余党。
这主要还是卢植以少胜多,奋力剿贼之故,其在平定冀州黄巾上面功劳确实甚大;天子刘宏也不好加罪,因此只是免了其官职,赐金还乡。
同时朝廷拜时任并州刺史的董卓为东中郎将,接替卢植职务,在冀州平定黄巾余孽,攻打黑山黄巾。
在陈留的一众人,听闻了这些荒唐的消息,又是苦笑惋惜,又是无奈愤恨。
天子昏庸与否,大汉朝纲可否匡扶的问题;也到了连皇甫嵩、朱儁心里都开始不抱希望的地步。
知晓历史的穿越者刘琦,只是摇头冷笑;而王浩,则另有想法,怎么说卢植于自己也有恩情,若是能请他出山,让他为自己所用,那更是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