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致命一击
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之下,洛杉矶法院立刻宣布受理以蕾哈娜为首的,环球旗下艺人集体诉讼案件。
福克斯电视网在周五夜间的黄金时段,花费了整整四个小时,为该事件制作了一期专题节目,大肆渲染环球音乐集团破坏规则的举动。
以新闻集团的行事风格,这种抨击,在罗杰眼中多少有点喜感的意味。
要比“不守规矩”,新闻集团做的某些事情,可是比环球音乐集团过分多了。
不过,既然现在双方站在了同一立场上,罗杰自然不会对新闻集团的某些事情表示什么。
从一个“打工者”转变为“资本家”之后,和其它所有的资本家一样,只要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罗杰从来不在乎自己的合作伙伴是天使还是魔鬼。
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情况下,与魔鬼合作,反而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益。
无论短期利益还是长远利益。
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不外如是。
【量子娱乐】和新闻集团已经出招,一上来就直接瞄准了环球最为薄弱的一处根基所在。
——对于一家大型唱片公司来说,所谓的“根基”,从来都不是某一件东西或者某一条渠道,而是从厂牌到歌手、从版权到发行,涵盖了唱片业务的方方面面。
任何一处环节出了问题,会给唱片公司造成巨大的打击,但却绝对不至于让其一蹶不振。
不过,现阶段来说,【量子娱乐】和新闻集团能够做的,也就是针对环球最为薄弱的环节进行攻击,期待对方露出更多的破绽。
这起事件,归根结底,还是环球自身出了问题。
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站在产业链上层的资本方压榨产业链底层,这都是司空见惯,而且几乎不可能改变的事情。
但做到环球这种地步,破坏了数十年以来约定俗成的规则,这就是极为过分的了。
事情一旦被捅出来,环球能够做的应对也不多。
对内,自然是不必说,尽可能地稳住旗下明星和外部合作者,不让损失迅速扩大。
而对外,环球能够做的选择也很简单,要么澄清,要么反击。
无论环球如何应对,【量子音乐】和新闻集团,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后续的手段。
……
在侵吞收益的丑闻爆发的当天,一份不算十分详尽,但勉强能够讲清楚事情经过的报告,就递到了道格-莫里斯的手上。
“五亿美元?有这么多?”
道格-莫里斯关注的重点,却不是丑闻本身,而是《纽约邮报》爆料的数字:五亿美元。
这是《纽约邮报》所曝光,环球音乐集团在2007年一年当中,通过各种手段侵吞的,本应支付给签约歌手和创作者的分成。
道格-莫里斯回忆了片刻,疑惑道:“我怎么记得,在去年的财报上,真实的数字应该是不到两亿美元?”
助手提醒道:“《纽约邮报》把‘正常’的收入计算方式,也算进这一部分里边了。另外,他们的算法是税前。”
助手在说话的时候,“正常”两个字被加重了语气,显然是在强调。
像是捆绑销售、左手倒右手等等,这些操作手段,同样可以起到抬高账面成本,降低账面利润的作用,也就是说,实际支付给签约歌手的分成也会降低。
这种就属于规则内的手段,每一家唱片公司都会用的。
若是将范围放大,甚至可以说整个娱乐圈都在这么干,包括好莱坞、出版业,乃至于太平洋对岸新兴的网络行业,都是如此做的。
当然,具体到实施方面,就会根据具体的合作者而区别对待,大牌巨星的待遇肯定和底层小明星有所不同。
如果《纽约邮报》曝光出来的单单只是这些,对于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外行,路人们来说,或许会对环球音乐集团产能生一些不太好的印象,但却绝对不会对环球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损失。
毕竟,整个唱片业都是这么干的,在这个行业里混的,无论是什么身份,也都习惯了这种“模式”。
自身利益受损的明星阶层自然会不满,但他们却很难拧成一股绳来和资本方进行对抗。
归根结底,顶尖的大明星和底层的小明星,本身的利益诉求就完全不同,看似是同一个群体,实际上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甚至是好几个阶层。
真正对环球造成了巨大打击,并且影响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是那些规则外的事情。
比如说简单粗暴的瞒报收入之类,哪怕是以喜欢坑投资者的钱而著称的好莱坞,都不会这么做。
毕竟,若是将规则破坏的太过于彻底,也就不会有人和你玩了。
在这些“越线”的手段方面,环球音乐集团在2007年一年中,实际获得的收入是一亿九千多万美元。
这是税后的数字。
考虑到北美高昂的税率,环球在这些“不合规矩”的运作上,收入相当可观。
正是因为如此巨大的利益,才导致环球做出了冒险的举动。
作为环球音乐集团的掌门人,对于环球内部的这些龌龊,道格-莫里斯不但很清楚,而且还采取了或是支持,或者最少也是默认的态度。
毕竟,道格-莫里斯只是一个职业经理人,坐在这个位置上,需要考虑的不是什么长远利益,而是自己在这个位置上的几年里,环球音乐集团的财务报表是否足够好看。
事实上,在环球音乐集团的股东当中,几家最大的股东,投资环球也并非是基于长远的考虑,仅仅只是为了赚钱。
无论是以并购游戏而起家的维旺迪,还是其它来自华尔街的投资机构,都没有考虑过长期经营一家唱片集团的问题。
若非如此,环球也不可能做出如此短视的举动来。
本来这件事并没有什么问题。
一件丑闻,如果不被揭发,那就根本算不上丑闻。
就像是站在犯罪者的角度来讲,如果犯罪行为没有被法院定罪,那么从身份上,最多只能称呼他为“犯罪嫌疑人”,而不是“罪犯”。
如果案件没有被发现,那么犯罪者甚至可以安安稳稳地当一个“正常人”。
但是,被曝光出来,甚至还被对手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这对环球音乐集团所造成的打击,就会非常大了。
一个应对不好,不说环球本身会怎么样,道格-莫里斯自己的位置,都会坐不稳。
思考了片刻,道格-莫里斯没有第一时间决定如何应对,而是耐心地看完了手中的报告,才抬起头,向助理问道:“现在情况有多糟糕?”
“已经确定的,共计有13名签约歌手或者制作人对我们提起了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并解除合约,其中最大牌的是蕾哈娜,没有其它一线明星参与。”
一线明星和小明星,原本就是两个不同的阶层。
环球某些过线的手段,也极少用到他们的身上。
对于这个群体来说,表面上站一下队,表示一下关心,是有可能的。
但在真正涉及到切身利益之前,要让他们赤膊上阵,与环球拼个你死我活,那却是绝对不可能。
就好像某点的合同事件中,真正在闹事的都是底层的扑街作者,那些大神们纷纷表态,但除了表态之外,却大多只是观望,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动作。
助理想了一会,继续说道:“另外,根据公关部门的预测,这件事会对我们的品牌形象和声誉造成致命的打击。以上是已经确定的状况,不确定的方面……”
“不确定的事情暂时不用说,我大概能想到一些。”
道格-莫里斯思考了片刻,又问道:“知道背后推手是谁吗?”
事件毫无征兆地爆发,在短短几天之内扩散到这个地步,绝不可能是一起“自然发生”的事情。
在这件事背后,必然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动。
和丑闻本身比起来,更加让道格-莫里斯担心的,是这件事背后的推手。
“已经确定是新闻集团。”
助理犹豫了一下,提醒道:“还有推测,这件事背后可能有【量子音乐】的影子,但目前没有得到证实。”
这个内容,在道格-莫里斯手中的报告中都有写明,但助理却不会傻乎乎地去提醒道格-莫里斯再看一遍手中的报告。
腹诽领导是没有问题的,但绝对不能在表面上表现出来哪怕半点蛛丝马迹。
这位助理深谙职场之道,在自己的直属上级明显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求有功,首先确保自己不会犯错,以免丢掉这份待遇优渥的工作。
“新闻集团……他们和我们没有任何利益冲突,和母公司也没有。”
道格-莫里斯摇了摇头,说道:“真正的推手应该是【量子音乐】。没想到,这些年轻人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这么狠,这是要和我们拼命啊……”
在去年的时候,就有被收买的“间谍”传过话,在【量子音乐】的一次高层会议上,对方那位年轻的摇滚歌手做出了与环球正面开战的决定。
当时,道格-莫里斯还紧张了一阵。
不管这是否是年轻人的一时冲动,【量子音乐】在收购了百代唱片之后,已然成为了一个庞然大物。
虽然远远比不上环球音乐集团,但若是要拼命一击,环球也不会好过。
但左等右等,也不见对方的动作,道格-莫里斯慢慢的就放松了警惕。
却没有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量子音乐】的突然袭击就来了。
而且还来得如此的凶狠、如此的致命。
这个话题不太好接,助理十分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道格-莫里斯也没有询问助理意见的意思,思考了好一会,吩咐道:“去拿【量子音乐】的资料来,另外,让各个部门对这一次事件可能的影响和损失,提交一份评估报告,二十四小时之内交给我。”
助理应了一声,立刻去完成道格-莫里斯吩咐的事情。
片刻之后,一大叠文件便被送上了道格-莫里斯的办公桌上,还有更多的文件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道格-莫里斯从来没有放松过对【量子音乐】的关注,事实上,一直到现在,环球旗下都有专人负责收集【量子音乐】的种种动态,并每隔一天就会更新一次。
积累到现在,关于【量子音乐】的文件,已经堆积成山。
道格-莫里斯没有对这起事件作出任何指示,仅仅指示吩咐公关部门先做紧急应对,然后就将自己埋进了海量的文件当中。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
道格-莫里斯仿佛忘却了时间,一直呆在办公室内,没有走出一步。
若是有人一直在观察,就会发现,道格-莫里斯文件的速度始终保持着恒定,从一开始到最后,没有发生过半点变化。
如果环球音乐集团的高层和股东们看到这一幕,或许会多道格-莫里斯有更多的信心。
一直到天边泛起一道鱼肚白,道格-莫里斯才合上最后一份文件,伸了个懒腰,按下桌上的呼叫铃。
守在门外的助理已经换了一位,变成了一位年轻漂亮的女性。
道格-莫里斯的年龄已经不小,但毕竟是个男人,若是换个时候,自然是不介意与这位助理发生点什么。
但现在,道格-莫里斯却没有这个心情。
吩咐助理泡上一杯咖啡,稍稍休息了片刻。
十五分钟后,闹钟准时响起,道格-莫里斯立刻伏案,写起一份文件。
天已经亮了,新的一个工作日即将到来,必须要在工作日来临之间,将这份会议提纲完成,然后在高层的早会上布置下去。
留给环球音乐集团的时间越来越少,道格-莫里斯不得不抓紧每一秒钟,争分夺秒地抢时间。
不是为了在这场战争中击败对手,而是为了尽最大地可能,保住自己手中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