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景王赵杞
得到这个消息的高衙内,内心立刻被狂喜充满了
造反
如果了解一下大宋的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大宋是中国史上,造反最多的一个朝代
可以说,大宋从建国,到灭国,这百年的历史之中,造反就从未停止过,却从未成功过
所以,对于造反者,大家都不看好
轰动一时的方腊造反,又如何?
只不过是大宋临时拼凑的一支军队,就把方腊打的节节败退,如果不是因为北方的战力不利,高丽入侵太过于突兀,现在的方腊,早已经成为阶下囚,被押送京师,秋后问斩了
就算是干掉高丽三十万大军又如何?
有童疏密率领的北伐大军,那可是收复燕云十六州,把辽国给打败的强军,难道还比不上高丽军?
只要北伐天兵一到,祝彪的祝家军,肯定会被打的溃逃,而祝彪,作为造反的首脑,到时候,肯定会被押送回京城,最后,等待他的也只有一死
当得知,祝彪造反,朝廷派北伐大军去讨伐的时候,高衙内兴奋的手舞足蹈起来,自己终于能够报仇了,这压抑了许多的仇恨,终于可以解脱了
你这是自己找死
高衙内,期待着,祝彪押回京师的那一天,自己一定会去大牢看他,然后站在他面前,一脸鄙夷的说一句“你也有今天?”
期待着祝家军的大败,等待着祝彪被俘,押回京师,所有的一切,高衙内相信,一定会实现
只不过,高衙内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山东的祝彪,虽然一定会被童疏密带领的北伐大军打败,但是,现在的祝彪,可是他惹不起的,忽然间,高衙内想起,祝彪在京城的时候,置办的一些产业
现在不能找祝彪报仇,拿他的手下人撒撒气,也是好的
但是,祝彪好像跟那个宰相徐处仁的关系不错,自己如果真的找祝彪手下人的麻烦,徐康会不会出面?那可是宰相徐处仁的孙子,在京城之时,好像与祝彪的关系不错!
高衙内可是一个十分聪明的人,自己一个人去找麻烦,一旦被徐康拦下,他们肯定就会有所警惕,搞不好,打草惊蛇之后,这些人就会偷偷离开京城,跑回山东了,那个时候,自己连一口恶气都出不了
高衙内虽然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但是,耳濡目染之下,看着高球做事,也学到了一些,自己想要出这口恶气,就必须要找一个合伙人,这个合伙人的身份,一定要比宰相徐处仁要大,否则,肯定压不住徐康
宰相,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评价,能够压宰相一头的,怕是除了当今的圣上,已经没有别人了
找圣上当后台,那只有拉着太子殿下一起了,高衙内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后就暗淡了
自己的名声,在京城之中,已经臭大街了,稍微有点节操或者是在乎自己名声的人,都不屑与他为伍,更何况是当今的太子殿下
但是,当今陛下,子嗣众多,总有几个品行不端的,其中,景王赵杞,与高衙内臭味相投
高衙内找上门,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景王赵杞一拍大腿,高兴的说了一句“干了”
皇位的争夺,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时期,争斗就从来没有休止过,往往都是父子,兄弟,至亲的家人之间,为了这个至高的皇位,兄弟相残,父子反目的太多,太多
正是因为皇位的争夺,充满了血腥与杀戮,引起江山动荡,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产生,大多数王朝,都奉行嫡长子继承制,把嫡长子立为太子,明确身份与地位,避免过多的杀戮
但是,封建时期,皇帝是缔造规则的,而不是遵守规则的,所以,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也并不是每一任皇帝都会遵守,有能力或者是自认有能力的,往往会对这个规则产生质疑,并向它挑战
挑战最为成功者,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干掉兄长,把老爹囚禁起来,然后自己登基称帝,开创了盛世大唐,更是被赞誉为千古一帝
开了一个坏头的李世民,可能没想到,后世会有多少王侯,想要效仿他,武力夺权,登基称帝
而我们的这位景王赵杞,就自认是一个才学出众,能力超群的皇子,只因为自己不是嫡长子,就只能当一个名义上的景王,既没有封地,也没有实权,浑浑噩噩的度过一生,这让他不甘心,很不甘心
起兵造反,想要凭借武力抢夺皇位,却根本没有这个条件,因为宋朝时期,重文轻武,很多文官的地位与权力,甚至都在王爷之上,赵杞就算是想要造反,也根本没有人追随
最后的一点点希望,那就是在皇帝赵佶身上了,只要自己表现的够好,够出彩,能够让父皇记住他,慢慢的潜移默化之下,就算是不能废立太子,给他一些实权,也是好的,总算不用当一个废物王爷了
想要引起皇帝陛下的重视,哪有那么简单,拍马屁,吹嘘,奉承这一套,根本没用,宋徽宗赵佶,三十多个儿子,这么多人,都在拍他的马屁,就算是把马屁拍出花来,怕是也没用
除了这个办法,那只能做事,引起父皇的注意了,最好做一件,让父皇满意的事,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而这个时候,高衙内上门了,把对付祝彪酒楼的事,跟赵杞商量了一下,二人一拍即合,高衙内是希望出自己的一口恶气,而景王赵杞,是为了做出点事,让父皇重视
这世上,从来就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爱,也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恨,高衙内对于祝彪,那是被羞辱的恨,想要报复,而景王赵杞,是为自己的未来,需要祝彪这么一个敌人,踩着他上位而已
于是,二人给自己的行动,找了高大上的一个借口“铲除反贼祝彪留在京城之中的党羽”,开始对祝家酒楼下手了!
他们俩人可能从来没想过,因为二人的私心所做的一件小事,带来的后果,是根本无法承受的,不止是他们俩人无法承受,甚至,整个大宋都无法承受
大宋葬礼的这一出好戏,被高衙内和赵杞,率先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