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内阁制度

  这段时间,大汉朝堂可谓风起云涌,在悄悄掀起大汉版文艺复兴运动的同时,更多的儒家弟子趁机加入了参政议政行列。刘厚既然觉得这是他们的专长,也没有刻意去阻止他们,只是将负责立法的官员叫来,吩咐他们制定完善一些监督官场方面的律法,同时还召见了监察御史,让他们加强对官员们的监督,防止有人滥用权力。
  天下初定,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朝堂之事简直千头万绪,最近的一件大事是关于改元的。大汉在内乱几十年后终于宣布重归一统,大臣们纷纷上书,建议更改年号。
  年号,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纪年,后来发展成为还表示祈福、歌颂和纪念改朝换代。有些皇帝只有一个年号,有些皇帝有多个年号,有些奇葩皇帝动不动就喜欢改个年号玩玩,例如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
  所以有些皇帝所用的年号多达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他们是玩爽了,可是,那些需要计算年月的人就惨了,尤其是研究历史的人,有时候光是计算一个皇帝在位时的年月就要煞费苦心。
  统一天下这么大一件事,远远超过那些什么祥瑞的意义,朝臣们那里会放过这个讨好皇帝、歌颂皇帝的机会,所以都可着劲上书建议改元。改元也是一种歌功颂德的形式。
  刘厚一想也对,这么大的一件事,的确是应该改一个年号纪念一下,于是下令让大臣们商讨改什么年号好。为此,还专门组织了一班老学究去研究。
  这些所谓的老学究,其实都是了不起的当世大儒,很多人原本都是魏、吴两国那边投降过来的大臣。例如王朗、王肃父子,再例如大书法家钟繇,还有东吴的诸葛瑾等等。
  这些人曾经都是魏、吴两国的重臣,同时在文化界也是鼎鼎有名,都是很有学问的人。他们归降后,刘厚不可能马上就将他们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于是,就弄了个***门给他们做些闲散的工作,正好这次改元就用得上他们了。
  由于三省六部制还没有改革成功,现在大部分官职还是沿用汉代的官制,这些老学究统统被刘厚扔给了九卿之一的奉常。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相当于三省六部制中的礼部。
  定年号正是礼部的事情,除了定下年号外,刘厚还让他们去推算黄帝纪年表。刘厚虽然同意改元,但是不打算继续用年号作为纪年的方法,因为他觉得用年号来纪年太混乱、太麻烦了,正好趁着这次改元的机会,一次过将这个问题解决。
  最后刘厚从多位大臣的建议当中选择了“始更”作为新的年号,取“一年既始,万象更新”的意思。现在的国号虽然还是大汉,但是这个大汉实际上却是个全新的政权,如果较真来说,这个新的大汉和东汉、西汉都有很大的区别。
  新的年号由第二年(公元228年)开始实行,同时,刘厚下诏由这一年开始,正式使用黄帝纪元。
  刘厚在很早之前就已经想用黄帝纪年了,不过那时候还在战争时期,没有条件去实施。现在终于和平了,也有这个人力物力去推行这件事了。
  那些老学究们没有让刘厚失望,经过他们的一番辛苦探究,终于确定这一年是黄帝即位以及创制历法的第2925年,他们很快就将黄帝纪年表创制了出来。
  从这一年开始就是更始元年(也即公元228年),被记为开元2925年。这种纪元法结束了以年号和天干地支混合使用的混乱的纪元方法,对于民间计算年月很有好处,也为以后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搞定了年号和纪年问题后,刘厚又开始着手机构改革了。同样也是很久前,他就想要对朝廷进行机构改革,还预先让陈群去研究新的制度,不过还是因为战争的原因,一直被搁置,现在天下太平,也是时候动真格了。
  因为政事让刘厚不厌其烦,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他首先要改制的是朝廷的中枢,最高政务机构。他仿照后世的一些朝代,弄了一个内阁出来。
  内阁的阁臣设五人或者七人,单数在遇到需要投票表决时,不会出现票数打平的情况。由诸葛亮担任首任内阁首辅,其他内阁大臣有庞统、马良、郭攸之、邓芝和费祎。
  远在岭南的费祎也被召集了回来担任入阁。庞统只是挂了个名字而已,他本人依然在吐蕃辅助张飞打仗。正是由于庞统暂时不在朝廷,遇到事情需要表决时,他无法参与,为了保证有单数阁臣参与投票,所以,这次的阁臣一共有六人,留在朝廷中有五人。
  如果将来庞统回来了,阁臣的数量势必要重新进行调整。刘厚又命人制定律法,以律法的形式保障内阁的运转规则。平时一般的事务都由这些内阁大臣商量着办,遇到意见分歧大家就投票决定。
  关键一点就是,内阁首辅每界任期五年,五年后,不管你干得好还是不好,必须重新任命,内阁也要解散重组。而同一个人最多只能连任两届。也即是说,再厉害的人,也只能连续做十年的宰相。十年后必须下台换人。
  这种虚君实相的制度几乎将政务都托付给了内阁,和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很相像。但是,这种内阁制度和君主立宪制还是有所不同的。首先,皇帝并非完全不管政事,遇到大事还是要管的,而且皇帝有保留的权力,可以随时过问政事,推翻内阁的决定。
  还有就是,内阁大臣依然是由皇帝指定的,并非投票产生。皇帝也可以随时解散内阁,重新任免阁臣。当然,对于这一点,刘厚也有意改革,但是改革要一步一步来,不宜一下子将步子迈得太大,否则很容易扯到蛋。
  对于内阁的这种改革,以期说是刘厚想构建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度,还不如说是他懒得处理那些繁杂的政务,想做甩手掌柜。有了这个内阁后,他就可以从那些每天都处理不完的政务中解放出来,他只需要把握个大方向就行了。这样一来,他就有大把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本来刘厚还担心,这么大幅度的机构改革,会引起朝臣的强烈反对,可是没想到过程竟然出奇的顺利。反对的大臣并不多,大多数人都持赞成的态度,并且对刘厚歌功颂德,说他是千古一遇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