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 李渊趁乱欲掳民 广通渠廷议通过
“裴大人,我兄弟只与杨阔兄弟不足月余之交,何能领受如此官奉啊!”薛万彻从震惊中终于醒悟了过来,忙问道。
“呵呵!阔者广也,你二人竟不知杨阔乃是我河东晋王也!”裴蕴不由得笑出声来,大厅内众人也都呵呵笑个不迭。
“啊?”薛万彻兄弟二人顿时呆在那里,说不出话来。
“好了,我主向来自命伯乐,颇能识的千里之驹。我等也是接令行事,汝二人不必推托,只管前去赴任罢了。随后我主晋王必有指令给你,届时汝等须按令行事,不可贻误。”裴世矩笑着对薛万彻兄弟说道。
“既如此,我兄弟领命就是,当不负晋王所托。”薛万彻现在彻底明白了一切,心中无限感慨,赶忙应命道。
随后,裴世矩为主为新入伙的薛家兄弟摆宴接风。各武将都来敬薛家兄弟酒,二薛也都不辞,薛万彻更是大醉了一场。
再说那参加贾柳楼英雄聚会的柴绍。
由于身份特殊,他被排斥在58人大结拜之外,也未参与商讨进攻瓦岗山。但却也是早就知道了这以单雄信等为首的绿林结盟大军将要复夺瓦岗山,与河东晋王作对的骇人消息。直觉这是一个对晋阳天大的好事,便也没在这济州呆多久,同单雄信、秦琼等打过一个招呼后,便带着从人急急赶回晋阳,亲自将这消息告知唐公李渊才是。
徐茂公早在一旁看出了这柴绍的心思,只是不去点破,摇着羽扇不住微笑。若是真能一南一北两边对河东形成夹击之势,那泽州的卢照邻大军便更加不能动弹了,这将形成对攻打瓦岗的绿林盟军最好的时机。
经过不到十天的疾行,柴绍一行数人,经洛阳入潼关回返晋阳后未曾休整便赶忙进晋阳王府向自己丈人禀报。
“岳丈,小婿尊命去山东济州结识秦琼等江湖豪杰,不辱使命,已为岳丈拉拢了十数位绿林英雄到我晋阳为将,还有20余人也并未拒绝我晋阳求才的好意。应允赴我晋阳的英雄壮士择日便会赴我晋阳,小婿原本还欲多联系几人,只是突然打听到以单雄信等为首的绿林会盟将于近期攻打河东郡,小婿认为此事重大,便急匆匆由济州赶回了。”
李渊是在自己书房会见的柴绍,不是外人自然就没有过多的礼节。原本还在伏案练习书法的李渊听了柴绍的汇报后,敏感的政治神经不由得崩了起来,潜意识中就觉得绿林道同河东郡的武装摩擦将会为自己带来好处,是一个让自己从河东晋王杨广那里找回场子的一个机会,不觉停下笔来,抬头问道:“莫非那九省强盗头单雄信要尽起绿林之兵攻打河东郡泽州府不成?”
“岳丈只猜对了一半,具体来讲是要攻打与泽州临近的瓦岗山寨,那处与泽州州府济源城隔河而望。原本为九省绿林的山寨势力,去冬被泽州府尹卢照邻派兵用计给巧取了去,因此与绿林道交恶。这次便趁绿林豪杰同去给秦琼老母拜寿之际,便形成了以单雄信为首,徐茂公道长为军师的绿林会盟,已经定下了出兵攻打瓦岗山的计划。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黎阳城现在已经聚集了不少于2万的江湖志士了。”柴绍如同竹筒倒豆子般,一口气将实情说出。
“哦?如此说来,那杨广小儿一定会调河东潞州大营兵马驰援泽州。我晋阳如何能在其中获取便宜呢?”李渊不由得又问着自己的女婿这个问题。连连被那晋王小儿算计,使得自己实力大损,早就形成了郁结之气,不能释怀,总想着找一个机会好好治治晋王这个小辈。
“岳丈,小婿于路都在寻思着,这可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把握的好至少能从河东抢得些人口回填我晋阳人口之缺的。小婿早已打听清楚了,晋王已将手下精锐白马义从营2万人马调去了泽州守卫河防。今潞州大营仅剩宇文成都的中军和雄阔海的先锋大营两处人马。我唐军可以抓捕南逃民军为借口,大军南下河东郡大宁、蒲县和霍县一带,趁其不备顺势裹挟十数万百姓而返即可。小婿料他深陷绿林纷争,不敢在分兵与我晋阳为敌。不知岳丈认为小婿之计可行否?”柴绍将自己在返程路上便思虑成熟的计策合盘倒出。
“嗯!此计不错。明日当于议事厅与裴寂等大臣商议后再定,你一路辛苦,快些回去休息吧!”李渊并没有马上作决定,还是觉得要问问自己老搭档裴寂等人的意见,稳重一直都是他的特点也是特长。
次日,唐国公府议事大厅。
李渊将昨日柴绍带回的消息以及初步的想法向与会的几位心腹大臣诉说了一遍。裴寂、窦威、窦抗、唐俭、温大雅、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等文武听了也都议论不已。武将们都坚决要求出兵,在他们眼中就如同去河东北部几县踏青般轻松。以裴寂为首的文官们倒是有些犹豫,纷纷看向裴寂。
“唐公,下官以为兵是一定要动的。一则去冬我唐兵并未与突厥有大的冲突,两军相安无事,我唐军正可以此作为练兵,让军士们松松骨;二则确是机会难得,我唐军并不深入南下,仅在边界几县掳掠些人口,他晋王原本理亏在前,料他也不好向我动兵;三则也显显我唐军的兵峰,莫要仗着自己身份再小觑我。不过……”裴寂说完这些,仿佛又陷入了思考中一样,撵着白须低头暗想着。
“裴尚书,难道还有何不妥之处吗?”李渊听他说的三条都有道理,但又未说完,忙轻声追问道。
“不过,嗣昌所言的出兵理由苍白了些,毕竟还有皇上的劝解口谕在前,这口气唐公当初也是忍了的。若是反复了,在皇上那里须是不好交代。”裴寂这席话一说完,不光李渊连连点头,在座的众人也声说是。
当初,文皇派钦差过来做唐公和晋王的和事老,可是带着好几个优惠条件来游说李渊的。从经济利益上是给足了李渊面子的。李渊可是当着钦差宦官的面,签字画押不再追究失民一事的,确实不能反悔的。
“唐公,本将有一计可为我唐军南下借口,出师有名。”就在大家都觉问难时,李渊最为依仗的大将刘弘基大声叫了起来。
众人听了也都看向刘弘基将军,这刘弘基身为大将也颇具谋略,乃是李渊手下军中第一人。
李渊也不由得惊异的看向刘弘基,问道:”弘基将军有和高见,快快道来。”
“我唐军中也多有异族将士,不若挑选数百人伴作突厥流寇,分作十数股,分散潜入我与河东郡交界处各集镇骚扰百姓,我唐军便可借围剿流寇之名先剿灭我地界中的一部分,然后顺势进入河东郡几县追击或以剿杀为名将这几县百姓虏回即可。”刘弘基见众人都望他,便急忙将心中所想说出。
“不错,好计!只需再完善些细节。呵呵!”裴寂听完最先拍手叫好,这条计策在他眼中堪称完美,朝廷、晋王等处都说得过去。
“呵呵!那就拜托裴公和嗣昌与弘基将军多商议,待泽州晋军与那绿林豪强们战端一起,我军便可趁势南下,好歹也要让本公出出气。”李渊此时心情大好,不由的说着。
议事完毕后,裴寂和刘弘基就一些细节另行商议去了,柴绍也派出心腹前往泽州打探消息。因只在有数的几个高层商议,晋阳准备出兵南下的消息被有效的控制着,没有一丝外泄,就连河东晋阳军情处的细作也未曾发觉。
绿林道与河东军争夺一处山寨这等小事自是上不了京城皇宫政事堂的。加上瓦岗山距离洛阳、济南、蓟州等处又远,如此小规模的争斗也不足以引得几处门阀的注意,所以争夺瓦岗这一仗文皇杨坚毫不知情。现在引得朝堂震动的大事就是已经开始挖掘的通济渠一事。这天的朝堂之上便有大臣上疏参奏晋王,弄的文皇在上也是左右为难。
“陛下,晋王千岁在潼关河口处私自开河,修筑广通渠,虽未动用我户库钱粮,但本官以为此举颇不智也!”户部侍郎唐令臣这时正在朝堂中就晋王开广通渠一事发表着自己作为户部主官的见解。
“潼关至我京城虽只有300里,但沿途多有士族官绅土地田亩,开渠势必引得民心不稳,此不智一也;原本黄河有支流渭水通我京城,为何不将渭水拓宽拓直?且不伤士族利益,此不智二也;动辄调用20万民壮开渠,若激起民变,则直接祸及京城,此不智者三也!有此三不智,还请陛下下旨让晋王千岁收回成命为宜。”这唐令书原本就是依附太子杨勇的,若是开渠成功,无疑将令晋王势力高涨,这对太子极为不利,故与越王等太子拥趸们商议后,便由他在朝堂发起异见,逼迫文皇向晋王施压。
“陛下,老臣不同意唐大人所说。”太傅宇文述赶忙出列奏道,“从潼关到京城一线多为山地,士族官绅土地很少,晋王殿下早已想到此处,也有对应的补偿,不至于使民心动摇;唐大人是不知渭水水情,那渭水水量少,河道窄且弯曲,河底也极不平整,若是沿用渭水河道,工程量极大,不可取也!千岁在河东调集20万民夫开渠,征募的都是闲散之民,且按天给付劳酬,自是欢喜哪能民变,质疑者乃是庸人自扰尔!陛下,广通渠成,河东郡、洛阳府以致山东货物粮食都可用船走水路直入我京城,乃是快捷高效之途,为后代计,也是造福多矣!老臣以为当放手让晋王殿下施为。”杨二开广通渠一事早就与宇文述商议过,早将个中好处告知宇文述了。在这朝堂中一番言语也不过是在重复杨二的一套说词罢了。
“陛下,本相认为这广通渠规模并不大,牵连的利益并不多,若是建成确实对我朝有利,且利在千秋,可让晋王千岁试之!”高熲见文皇又拿眼来望自己,便上前说道。其实在他心中也是暗自惊叹晋王的气魄和远见的,有诸多好处,不由得他不挺。
“众卿还有谁有话说?”文皇先是脸色严峻,但听了太傅宇文述一席铿锵有力的话后,已将心中心结解开了,又听到自己信任的丞相高熲也赞成开渠,心中便不由得轻松愉悦起来了。
“陛下,还请三思啊!”苏威、韩洪等人急出班奏道,但又无反驳之言。
“嗯!诚如高丞相所言,无非是300里的工程,年内即可完工,中原物资、钱税等都是旱路运抵京城颇为不便,且需要动用极大人力、物力和牲口,成本极高。即是我皇儿出人、出钱开渠,那就让他去弄好了,我等静观其变就是。此事无需再议!”文皇见反对派也说不出什么了,便一锤定音,持不鼓励也不反对的态度。
至此,有文皇的态度后,沿途士绅即便不满也不敢公然反对,更不敢顶风闹事了,这为杨二开渠奠定了好的社会条件。
下朝后,宇文述将廷议的经过和结果写成书信,令府中心腹下人急送河东潞州转不知去向的晋王手中。
确实是不知杨二此时的去向,就连潞州裴世矩等人也是不知的,只知道他去了山东地界,早先说过要去登州看港口看海,也说过要去泰州泰山拜谒天地,到底去往哪里无人可知。谁曾想过这年轻的王子竟然易容混迹于江湖豪强之中?就是心细如丝般的柴绍看出些端倪,也都不曾想到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