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亲家
虽说京城没有宵禁,可大半夜的,又是大风大雪,路上实在冷冷清清,并没有几个行人。
裴继安熟门熟路,很快找到了驿站,众人总算安顿下来。
一夜无话。
次日醒来,因正值休沐,各处衙门都不办差,裴继安特地同郑氏打了个招呼,交代自己午间不回来吃饭,晚上也未必回来,叫她不必担心。
他想了想,犹有些不放心,便又嘱咐道:“此处官驿就在桑家瓦子边上,婶娘同念禾若是在房中闲坐无趣,不妨去听听曲,看个戏,另到茶楼酒肆点几个好菜也便宜。”
郑氏应道:“我自晓得分寸,不会惹出什么事来,你且忙你的去罢。”
裴继安哪里是怕她惹出事!
他怕的是她怕惹事,又嫌麻烦,是以一直缩在屋子里。
缩个一天两天不怕,若是一直缩着,自己近日实在也没什么时间,那沈念禾就可怜了。
婶娘在京中住了多年,又是个小心谨慎的,一路跋涉,多半不想动弹。
可推算那沈轻云履历,念禾乃是在外州出身,很可能自小就没来过几回京城,又是活泼爱闹的年龄,多半想要出去走走,又想打听打听翔庆军的情况。
只是这样的话,他却又不好直说。
婶娘跟着上京,本就是因为不放心沈念禾一人随行,其实十分辛苦,如若这样提点了,少不得叫她强打精神,便是没有精力,也要勉力相陪。
还是等一等自己忙好再说罢。
裴继安拿定了主意,当先就出得门去。
他离京虽久,期间却回来过好几回,又长住过半年,全靠两条腿,把京城大街小巷都走得熟熟的,又因从前不过一个刚懂事的小孩,此时通身都变了一个模样,也不怕人认出来,一出得大道,便转进了一条小巷,七拐八拐的,如同游鱼入了大河,尾巴一摆,就摸到了自己的那一条道。
约莫走了小半个时辰,裴继安寻进一条小巷子里,熟门熟路敲响了一处院子的后门。
不多时,便有人来应,隔着一扇门,还在里头嘟哝着抱怨道:“一个两个都不晓得走前头,那么大的八扇门竟是钻不进来,只顾着自己方便,懒不死你们!”
那人一面说,一面把门开了,抬头正要骂,见得裴继安站在外边,一时嘴巴都闭不上了,直直在地上用力跺脚,出声就要大喊。
裴继安笑着同对方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对方连忙把嘴巴捂了,让开身去教裴继安进去,不知为何,一时眼睛都红了,忙把门关了,还死死上了锁,仿佛生怕让人溜走了似的,口中则是小声问道:“这回不走了罢?”
裴继安没有正面回他,只问道:“六哥在不在?”
那人先是摇头,复又连忙点头,道:“我喊人把他叫回来,用不得多少功夫!”
另又问道:“小七,你这回不走了罢?”
裴继安只笑了笑,仍旧不做回应。
对方叹了口气,却是把他的胳膊拉着往前头拖,一边拖,一边叫道:“老三!老四!”
裴继安走到一半,听得前边许多人声,忙把对方按住了,小声道:“二哥,我这一回有些私事来找六哥,叫我先问完话再同大家聚一回。”
那二哥便拉着他绕着屋檐走,另寻了一间空房,又道:“我把小六叫回来,你且等一等。”
他说做就做,没过多久果然就把人带得回来。
那六哥先还莫名其妙,一进得门,整张脸都涨得通红,激动地叫道:“小七甚时回来的!”
又要把人都叫回来。
裴继安忙把人拦住了,又把今次自己入京的事情说了一通,最后道:“不想叫旁的人知道,等事情办完,咱们几个自己私下聚一聚便是。”
那二哥同六哥也知道分寸,各自点头应是不提。
裴继安与两人叙了一会旧,复才转向左边那人问道:“六哥,我今次来其实还有一桩事想要打听——不知那翔庆军而今情况如何了?另有西大街上是不是有一家姓冯的,原是老相公冯蕉兄弟的宅子,那一家人最近有什么异常之处?”
对方听得他问,眉毛立时就皱了起来,道:“翔庆那一处的消息乱糟糟的,当日夏州、银州、西平都遣了援军过去,而今还打做一团,听闻太子想要割翔庆以平息战乱,被陛下呕着血骂了几回,还说什么‘你是不是想要把我气死,自己来做这个皇帝’,便不敢再提,此事就此搁置,眼下应当有几座孤城仍旧在守,外头州县也上了折子拟派援兵过去,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前次得的消息好似已经是半个月前,多半凶多吉少了。”
此时消息传递不易,一遇得战事,音信送不出来也是常事,暂时不能得到确切的结果,裴继安并不觉得奇怪,可听得前头那一句,他却是愣了一下,问道:“天子同太子的话,都传得出宫外来了?”
六哥点头道:“京中消息漫天飞,怕是有人在里头推波助澜,带着太子的名声也坏了不少。”
京城地远,打仗半点打不到此处,百姓自然毫无所觉,可一说到要割让翔庆军,却个个都觉得太子尚未登基就已经开始卖国。
割土让地何其屈辱之事,谁人又肯?打仗虽然未必人人能去打,说话却是人人都敢说几句。
裴继安一听就知道不对。
以太子周承佑的性格,虽然厚道,却也十分谨慎,这种劝说天子投降让土的事情,绝不会做。
多半是谁在后头泼黑水。
不过此事与自己无关,裴继安也不愿去管,另又问道:“那冯家呢?”
六哥道:“说起冯家,倒是当真有一桩事——你知不知道河间府有一个沈家,沈轻云出身那一个。”
裴继安点了点头,问道:“有听说过,这沈、冯两姓不是亲家吗?”
六哥应道:“正是亲家,只是两家为着一桩事,已是快要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