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是佛是魔(七)
“陛下,臣以为,郑少卿和韦少卿所议,各有考量,一者虑及军威国威,二者虑及民生,虽初衷甚好,却昧于前线战况,脱离战事实际,犹如纸上谈兵”权策先扬后抑,用词也算克制,毕竟郑愔和韦爽都说出了缘由考虑,不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所谓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出征作战,血雨腥风固然难免,但战阵之上,有更好抉择,既能保全前线将士,又可战胜破敌,为将者,复有何迟疑?”
权策话到此处,终究按捺不住火气,反身扫了郑愔一眼,呵斥道,“这世间,有百战强军,却没有白死强军的,更断然没有为磨炼兵马,刻意驱兵送死的,郑少卿为文官,理政安民,文质彬彬,心性毒辣,却更胜前线武将,本相也是大开眼界”
“至于韦少卿所议,更是尽显荒诞,战端一开,刀兵水火,举国勠力,势必有所折损,岂可为瓶瓶罐罐,而畏首畏尾,自缚手脚?观此一处,可见韦少卿治事,怠惰颟顸,遇事一味推搪回避,不思化解之策”
“以臣之见,转运压力过大,殃及百姓生计,臣以为,可请地官衙门协同,研议补偿方案,或可以雇佣代替摊派,按劳计酬,或可将劳役民夫,登记在案,豁免其人当年租庸”
“偌大朝廷,文武百官,公卿贵人,食朝廷俸禄,享世代尊荣,若都能诚心正意,各尽其责,对策,永远比阻碍更多”
“臣……”权策点了名,他的岳父,地官侍郎兼太府寺卿姚崇,当即出列,要力挺一波。
却不料,有人的动作比他更快,嗓门儿也比他更大。
“权相爷所言,实为至理,臣万分赞同”地官尚书王同皎,似是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伏倒在地,语声切切,“臣久在中枢,目见耳闻,积弊重重,究其根源,不在事,不在财,而在于人,历览前贤,入诗入画,名垂青史之士,无不有铁肩担当,无不直面困窘,披荆斩棘,成就不世之功,而得大名永垂”
“权相爷倡导古仁人之风,督促朝臣尽职履责,为陛下效忠尽力,正当其时,臣愿为一先锋,身体力行,自转运物资,支应前线而始,不惜肝胆涂地”
“臣愿立下军令状,西塞不胜,转运不止,凯歌不奏,府库不竭,叛逆不灭,民生不乱”
王同皎一席话气势雄浑,几乎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在了身上,将话说死了。
他面如冠玉,性行淑均,是个矜持文雅的美男子,少有这般慷慨激昂,而且,作为公认的安乐公主羽翼,这般大力度支持权策,而与自家同党韦巨源的弟弟韦爽作对,太过不寻常,惹得朝臣纷纷侧目。
殊不知,太仆寺少卿韦爽此时心中叫苦不迭,他附和郑愔,反对西塞前线改变战略,完全是政治举动,没有丝毫实际考虑,所谓的民生灾殃,也是借口,百姓的苦难多了去了,即便没有转运,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有了转运差遣,关注的人多了,地方上有所顾忌,日子搞不好反而好过一些。
他得了兄长韦巨源的授意,要寻机会对付夏官尚书袁恕己,因由也说得明白,是要追随安乐殿下,重回权相爷麾下,既是要投奔新主,自要有所动作,表明立场,显现能耐,袁恕己和他的夏官尚书之位,便是韦巨源预定下的投名状,要一并献与权相爷,以此谋得欢心,力图巩固地位。
袁恕己附议支持武延基等人的决断,他自然要反对。
哪晓得动手太早,马屁拍到了马腿上,非但没有打击到袁恕己,反倒引火烧身,与权策对上了,大好良机,白白便宜了王同皎。
韦爽牙关紧咬,心头骂翻了天,权策他是不敢骂的,自己查探风向失误,办砸了兄长交代的差事,也是不愿承认的,只能将黑锅都扣在王同皎身上。
这厮太过险恶,平日里处处显露风骨,以道德君子自居,闷着不开腔不出气,等到权策立场亮明,屁股摇得赛过风火轮,却是个逢迎谄媚的行家里手,马屁拍得迂回婉转震天响。
“臣等附议”权策亲自出面,王同皎倒戈呼应,自然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附议声浪。
武后心明眼亮,当即抓住这个时机,站起身来,遥遥虚扶,“甚好,王卿家请起,权策乃朕至亲肱骨,朝堂首相,常有高屋建瓴之议,朕不以为异,然王卿家一秉公心,慨然立诺,更令朕动容”
“朕有忠臣为腹心,有能臣为臂膀,大周天下,何愁不能国泰民安,威震四海?区区论钦陵叛逆,疥癣之疾,何足道哉?”
“陛下英明,陛下万岁”殿中朝臣,一同跪地山呼。
“唔”武后施施然坐下,轻描淡写地叫起,下头的韦爽心急如焚,跃跃欲试想要出班,武后却不给他机会,“袁卿家,你既是支持此议,眼下物资军饷无忧,军械战马等用度,你还须善加安排,不容有失”
“臣遵旨”袁恕己出列领命,丝毫不知道自己侥幸躲过了一个凶险的陷阱。
然而,万物有轮回,只要有心,陷阱总会挖好的。
韦爽的忐忑惊惶渐渐隐去,咧开个森然笑容,他想到了一桩事,他是太仆寺少卿,掌管天下牧马,要想坑陷袁恕己,正是天赐良机。
韦爽觑得个空子,飞快出班,“袁尚书,持久作战,虽是魏王首倡,你却是率先呼应,为此不惜拂逆陛下,怎的事到临头,却没了底气,王尚书尚且立下军令状,你为军事正管部堂,竟没个说头不成?”
他这般作态,前后反复,自相矛盾,更令朝臣一头雾水,这厮莫不是建言遭到驳斥,得了失心疯?
大概只有王同皎,与韦巨源兄弟名义上是同党,私底下明争暗斗了数年,约莫猜出了些韦爽的意图。
袁恕己逼不得已,也当朝立下了军令状,若供应有差,愿以命相赎。
韦爽满意得退回了朝班。
“甚好,众爱卿勇于任事,朕心甚慰”武后开口,此事遂成定论,转而提起了华清宫修缮之事。
事必躬亲,过问得极其细致,即便是最迟钝的朝臣,大概也意识到,武后有意在这骊山之上,长久驻跸。
临近散朝,卫尉寺少卿郑愔,偷眼看了御座上侍立的上官婉儿一眼,见她神情安然,并无异样,心下稍宽,脊梁骨上的凉汗才干,心头已然想着另寻良机,好生表现一番,定要出个头彩。
《盛唐破晓》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
喜欢盛唐破晓请大家收藏:()盛唐破晓更新速度最快。
盛唐破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