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不是红秀
等他脸色恢复如常后,她眨着眼睛看着他道:“夫君,你这是怎么了?”
她眼底的狡黠如此明显,魏徴不由得恨恨的戳着她的额头道:“你是真以为我每一次都能克制的住吗?再故意来勾引我,我可不管你那么多了啊!”
元暇闻言满脸春色,挤眉弄眼的吐着舌头朝他做了个鬼脸,转身就哼着歌朝着来时的路开始往回走。
魏徴看着她的背影摇头失笑,跟在她身后不放心的叮嘱:“这可是下坡路,你慢着点儿……”
到村里的时候,路上见到了一些扎堆聊天的人,都是一脸的神神叨叨。尤其等元暇和魏徴经过后,元暇明显感觉到这些人在议论她和魏徴。
回到家中后,魏徴清点了下盒子中的五珠钱,问元暇对这笔钱有没有什么打算。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元暇忙去拿了纸笔过来,计划要怎么用这些钱。
可想来想去,她最终按耐住心思道:“夫君,要不还是先这样放着吧,我们若是突然拿出这些钱来用,定然会引起别人怀疑的。”
魏徴不在意的嗤笑一声,看着她挑眉道:“无碍,若是有人来问,我自有我的一套说辞。”
元暇顿时安下心,先在纸上写道:“房屋三间,良田百亩,猪羊若干。”
魏徴看着她笔下的字暗暗点头,不错,比刚开始的时候有力多了,拿笔的姿势也似模似样。
元暇洋洋洒洒的写了两大张纸,放下笔后拿起来吹了吹,交给魏徴看。
魏徴看完什么也没说,轻笑着把纸收起来道:“明日我便去买田,等哪日放晴了,你跟我一起去镇上看着买别的。至于房屋,等开了春就开始找人建……”
元暇一脸憧憬,没注意到魏徴的话说完后,落在她脸上的目光无奈又愧疚。
腊月十一这天上午,魏徴一个人出去有事儿要办,元暇便和两个朋友在房檐下做绣活。
王氏手里缝的是一件小衣裳,她抬眼的看了看眼元暇道:“裴妹子,你怎么总喜欢在家待着啊?空了就出去转一转多认识些人嘛,一个人在家多没意思啊,我就在家待不住。”
元暇浅浅一笑,看着她和李氏道:“天太冷了,骨头懒,就想在家待着。况且天天出去也没什么转的,不是还有王姐姐和李姐姐时不时的来陪我么。”
李氏眯眼笑了笑,看着她狭促的笑道:“那到是,你跟我们不同,你可是秀才娘子。若是跟我们一样到处串门子,才是自降了自己的身份呢!
对了裴妹妹,昨晚宗祠可热闹了,你听见什么动静没有?”
元暇先是红着脸不好意思,接着摇了摇头看着她不解道:“我夜里睡的熟,没听到。宗祠怎么了?怎么个热闹法?”
王氏一脸惊讶的看了看她,神神秘秘的压低了声音道:“昨天夜里红秀疯了,在宗祠里又哭又笑又嚎叫的,可吓人了。”
“可不是,她还说自己是红惜,不是红秀,那模样真是吓死个人。我看啊,她这样折腾也是怕死!”李氏叹息道。
两人一唱一和的说完后,又开始说村里发生过的有意思的事儿。
先是说大成叔和他东隔壁家老死不相往来的缘由,说是前好几年,他隔壁家丢了两只老母鸡,隔壁家的老婶子急得撒泼打滚的,非说是被大成叔家偷偷关起来了,让他交出来。
那时村里大半的人家都在那相劝,结果她坐地上嚎哭的正起劲儿,就听到自己家老树上扑凌凌的声儿,正是她家的两只老母鸡。
这件事被人被人拿做谈资笑话了许久,从那以后,这两家就再也不往来了。不论谁去说和,大成叔都不给面子。
想起前天晚上魏徴去大成叔家回来时的那副模样,元暇有些心虚,不动声色的换了个话题。
三人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回事,又把话题扯到了红秀身上。
元暇实际还没见过魏徴这位表妹活着的时候呢,此时鬼使神差的开口问二人:“两位姐姐,我有些好奇红惜她到底长的什么模样啊?高矮胖瘦又是如何?”
那天倒是晃了一眼她的尸体,但是那时候她已经脱相了,根本看不出什么来。
魏王氏没有多想,回忆着红秀的模样和身段感叹道:“红惜啊,说起来她还跟你家夫君有几分相似,毕竟是亲表兄妹嘛。那模样和身段都没得说,反正我没见过比红惜更出挑的姑娘。”
元暇听的愣了神,脑海中想象着她的模样,不自觉的也叹息了一声。
到下晌的时候,村长让人一家一家的通知,说红秀不见了。她已经彻底疯了,力气还极其的大,重伤了三四个看守她的男人后跑了。
现在她躲了起来,藏在哪里了还没人知道。村子里面人心惶惶,暗地里都在传红秀被红惜给附身了,要找人下去做伴。
有几家人吓得直接卖了房子,从魏家村搬走了,可想而知有多吓人。
元暇想着那张惨白的脸,和那双红色的鞋,心中也是揣揣不安。她和婆婆两人紧闭着家中的门户,一步也不敢往外出。
魏徴这几日倒是一直都有事忙,每天一早就出去了,直到夜里才回来。
到了腊月十五这天,村长和族长去请了几个道士来村里,不知为何还把魏徴给叫了去。
直到夜里时他也没回来,元暇睡到了半夜突然醒了过来,看着一旁被窝里的婆婆,她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正在她失落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堂屋传来了一些声音,元暇一脸喜色道:“夫君?是你回来了吗?”
外面的人是魏徴,只是此魏徴,非彼魏徴。
魏母听到元暇的声音,忙起身紧紧的捂着她的嘴巴道:“嘘—孩子,好好睡吧,娘在这陪着你呢。不管听到了什么,你都要当做听不见。”
元暇不懂她这是何意,外面半晌没有回应,她只好又悻悻然躺下了。
此时外面的魏徴一脸木然,他着大红色喜服,一旁的是同样大红色喜服的红秀。身后跟着四名道士,还有村长跟族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