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一百八十度

  对于王小能这个“犟人”,许莉丽是领教了他,真的是不虚“套套”此名。为了让王小能服气,只能采取旁敲侧击,循循善诱的策略,让他放下自己自以为是的那一套。
  因此,许莉丽举例说:“我问你,菜不放盐,好不好吃?”
  “熬菜不放盐,淡而无味。”
  许莉丽又问:“要多放呢?”
  “就咸了,下不了嘴了,还伤了肠胃肝肾。”
  “你家做豆腐,卤水放少了会怎样?”
  王小能赶紧回答:“这个你也明白呀?放少了不成脑。”
  “放多了多了会怎样?”
  “放多了就点老了,净出浆。”
  许莉丽又问到喝酒上了:“你喝酒吗?”
  “喝啊,清溪寨哪个男人不喝酒?”
  “喝酒有没有好处?”
  “这还用问,有,我白天干活累了,晚上回家来二两,头粘着枕头边就打呼噜,真解乏。”
  “那如果要让你多喝呢?”
  王小能得意地:“哈哈,我不酒量小,半斤就醉,八两不配。”
  李富贵问:“不配?怎么个意思?”
  王小能说:“哈,这个度我可能把握准,不怕你笑话,年轻那阵子,我一次喝醉了,把老婆撵得满大街跑,气的人家半个月没回家,打那时候,我就再从没喝醉过。”他捂着嘴对许莉丽说:“大叔我的洋相可不能乱说,传出去没脸见人了,哎,我说书记呀,这问的都跟蔬菜不搭边,我给茄子打的可是营养药杀虫药。”
  许莉丽接口说:“酒喝多了就醉,盐吃多了伤胃,卤少了就光水,菜用错药就废。作物生长上是有些激素、营养药,如赤霉素、萘乙酸、爱多收什么的,我们也提倡合理使用,用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度。就跟人喝酒一样,但你用多了,就出毛病了。大叔你仔细看看,你这茄子叶柄长不长?”
  王小能看了看回答:“嫩,还蛮长。”
  许莉丽接着又问:“细不细?”
  “真的,有点细。”
  “软不软?”
  “昨天我看叶柄还是直的,今天怎么软绵绵的了?”
  许莉丽又指着另外的茄子苗,说:“再过几天,你这苗,就倒到地上了,秧苗徒长,光照进不去,开不了花了。”
  傻眼了的王小能,睁大了眼睛:“真的不能开花吗,嗨呀,这东西长快了也不好,糟了糟了。专家,许专家,有没有挽救的办法,你可得给我想想办法,我这俩棚贷款扔进了几万块钱,今年脱贫的指望呀。”
  “办法是有,就怕你不听。”许莉丽站起身。
  王小能忙不迭地点头:“我听,我听,一定听!”
  李富贵挖苦道:“叫你去听听专家讲课,你说这技术属窗户纸,一捅就破,让你建棚讲究标准,你说你还是种地老手,你不是一套一套的吗?”
  王小能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摸着脑袋忙说:“哎呀,李书记,你不要讥笑讽刺我了,我老思想,老思想。”
  李富贵教育他:“你什么时候相信科学种田,不自以为是,早在什么时候就脱贫奔小康了。”
  王小能心悦诚服,鸡啄米似的点头:“是,是。”
  许莉丽见王小能态度变了,心里一喜,常言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有名的“套套”在科学和细致的工作面前,自以为是的心思改变了,这难道不让人高兴吗?来之前,她还在担心怕王小能固执,旁人的话听不进去,她把担心跟李富贵一说,李富贵也说心里没底。她们抱着试试的心情来,没想到竟然做通了工作。霎时,许莉丽想到了两点解释:一是事实胜于雄辩,王小能的大棚蔬菜与隔壁人家的大棚比较,一看就是王小能管理有问题,再犟能犟过事实?二一个,还是人们穷怕了,追求富裕的梦想很迫切,于是,她更加理解到了做思想工作的重要性。难怪农村大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干部工作不细致,不深入,或者不学无术,不被群众理解,就得不到群众支持和拥护,如此怎能与党中央精准扶贫精神和节奏达到一致?怎么完成与贫困决战的重大任务?
  她说:“大叔,这两天有大的寒流,气温要降到零下三四度。冷的季节菜长得慢,你先给茄子苗施一些水,基本要饱和,把你打的药稀释一下。明天我们给你送网上购的有机肥和生态农药来。村里也为了你的大棚做好寒流防范,又给你联系了一部分草帘子,下午就送来,你找几个人帮忙,把大棚四边再给暖一下。”
  见王小能象个小学生虚心的梯子,李富贵微笑着说:“你再还不相信科技,自以为是的一套一套的吗?”
  王小能对李富贵就没那么恭敬了:“嘻嘻,放心,许书记的那一套,我就一套一套的学。”
  许莉丽说:“政策那么好,种菜蛮靠牢,科技把菜保,学习不可少。”
  李富贵和王小能异口同声地:“哈哈,许书记,你也一套一套的了。”
  许莉丽见王小能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了,趁机宣传县政府出台的产业扶贫补贴政策标准,“你除了这些蔬菜外,还可以发展蜜蜂、生猪、药材、经济林木等方面,能挣钱的项目。这些特色项目县里还专门出台了产业扶贫补贴政策,假如你发展一桶蜜蜂,可以补贴两百元,五桶一年就补贴一千元;生猪方面的补贴标准是肥猪两百斤以上一头补贴一百元、母狗一头补贴两百元;药材、魔芋这些都是每亩补贴两百元;养牛每头补贴一千块,山羊每只补贴五十元;苹果、核桃、银杏、梨子等经济林木按三十根一亩计算,每亩补贴两百元。县里为鼓励农户发展生产,加快脱贫步伐,每年为发展产业投入了一千万元。只要舍得干,不仅有资金扶持补贴,出售后的收入全是自己的。您说,这么好的政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