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谋行鸩毒
武昭仪心想:王皇后不是有舅舅和太尉支持吗?我也要有。
经过请示,得到李治的批准后,武昭仪在两仪殿东厢垂帘接见了卫尉卿许敬宗。
双方行礼后,武昭仪说:“许师爷,请坐。”许敬宗听到洪亮悦耳的声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问:“师爷?老臣万不敢当!”
武昭仪笑说:“当初我初入宫时师从内文学馆澹台博士,澹台博士又是先生的学生,论辈分我应当称先生为师爷呀!”
许敬宗长舒一口气,坐在月牙凳上笑对:“原来如此,但老臣仍不敢当师爷称号,但称先生即可!”
武昭仪说:“许先生,太宗曾经与你有过一段有趣的对话,还记得吗?”
许敬宗答:“春雨贵如油,滋长万物,农夫喜爱春雨润泽庄稼,行人却厌恶春雨泥泞道路。秋月如镜,普照万方,才子佳人喜爱在花前月下玩赏吟诗,强盗小偷却厌恶秋月的光辉妨碍行动。所以众口难调,人不能避免口舌是非!”
武昭仪点头称赞,说:“说得好。许先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当年在瓦岗寨与魏征同掌文翰,可是人家早就功成名就、驾鹤西去了,而先生却总是受排挤、受踩踏,为什么呢?”
许敬宗对:“老臣愚钝,还请娘娘指点迷津!”
武昭仪说:“魏征是太宗选的一面镜子,而镜子只要一面就足够了,这是魏征的幸运!先生虽然同样有才,但运气不济。先生是陛下的东宫旧臣,按理应该飞黄腾达,但事实却与梦想大相径庭,又是为什么呢?”
许敬宗对:“请娘娘继续指点。”
武昭仪说:“因为你不是名门大户出身,你不拘小节,你不是某个圈子里的人,所以如此。那么你要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
许敬宗拱手对:“老臣洗耳恭听!”
武昭仪说:“联络寒门士族,打破关陇贵族对朝政的垄断。”
许敬宗高兴地说:“对!娘娘的话说到老臣心坎里去了。”
武昭仪说:“许先生,以后咱们要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呐!”
许敬宗拱手对:“唯,有娘娘在内廷呼应,老臣在外朝一定竭尽全力对抗关陇贵族。”会见结束,许敬宗缓步退出东厢。
潘常侍端来一个香盘,上面放着湘妃竹青丝折扇一把、金革带一条,说:“昭仪的一点心意,还请许先生笑纳!”许敬宗稍作推脱,便含笑收下了。
李勣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被册拜为司空后,李治又命将作大匠阎立本为他重新画像,画好后李治亲自作序。
武昭仪在旁边看到,请求会见李勣,称李勣是她的老朋友,想叙叙旧。李治问清缘由后,笑着答应了。
李勣进入东厢,行礼后坐在月牙凳上,好奇地问:“听说娘娘想与老臣叙旧,不知这旧从何而来呀?”
武昭仪在帘后笑答:“贞观九年夏天,司空身在何处,可曾记得起来?”
李勣回忆了一会儿,一拍脑袋说:“瞧老臣这忘性,记起来了,莫非娘娘就是武士矱的次女武约?”武昭仪回答:“正是,司空好记性,一点就通。”
李勣说:“哎呀,一晃十八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妞变成昭仪娘娘了,沧海桑田,恍若隔世啊!”武昭仪说:“想当年,谢谢司空护送家父灵柩到文水县。”
李勣笑答:“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武昭仪拍拍手,潘常侍端出一个香盘,上面放着象牙绫绢折扇一把、新丝做的三梁进贤冠一顶,送给李勣。
李勣起身推辞,武昭仪笑道:“十八年前,如果没有司空保护,咱家怎么能够安然无恙地到达文水老家?这种缘分并非轻浅,还请司空万勿推辞!”
李勣只好收下,武昭仪请他试试帽子合不合适,李勣戴上三梁进贤冠,惊讶道:“恰好合适,老臣的帽服尺寸娘娘也知道啊?”
武昭仪说:“陛下视司空为国家长城,近日又亲自为司空画像作序,可见陛下倚任之重!希望司空全力辅佐陛下安邦定国,想陛下所想,忧陛下所忧啊!”
李勣答谢道:“谢谢娘娘指教,老臣敢不尽心?”然后缓步退出两仪殿。
武昭仪虽然只接见了两位朝臣,但兵在精而不在多,这两位朝臣在后来的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李勣在关键时刻一言九鼎,许敬宗帮助组织起拥武派六大金刚,这是后话,暂且按下不表。
且说王皇后、萧淑妃因为处罚武昭仪被李治撞见,受到训斥,不得不向武昭仪赔礼道歉。
王、萧在百福殿摆下酒宴歌舞,邀请武昭仪前来饮酒作乐,然后准备在宴席上玩点花招。
武昭仪带着潘常侍、阿红、阿紫赴宴。武昭仪跪坐在花席上,面前香案上摆着羊头红玛瑙杯,王、萧面前也是一样的杯子,这是西域进贡的珍品。
珠儿端着白瓷酒注上酒,此酒注上面刻有一只翠鸟,鸟尾下有隐密按钮,酒注内分上下两层,按下按钮后酒注上层出酒,不按下层出酒。王皇后事先将毒药***倒入上层融化,这种毒药用银针、象牙试不出来。
珠儿给武昭仪上酒时悄悄按下了按钮,但站在侧边的苏常侍见过这个白瓷酒注,正密切关注着珠儿的动静。潘常侍拿出银针伸入玛瑙杯中,没有变色,表示测试无毒,于是拿起杯子准备试饮。
苏常侍悄悄伸出小指,表示有毒,潘常侍一眼瞄见了,就放下玛瑙杯,顺便伸出小指。武昭仪低眉瞄见,立即会意,点点头。
这时,尚食率领属下准备上菜了。
武昭仪起身走到殿中对王皇后说:“昭仪妾武氏言:今日是上巳节,宅在殿中饮酒太老套了,了无乐趣,为什么不仿效古圣先贤到清明渠边曲水流觞,修祓禊之事?”
王皇后举起玛瑙杯说:“昭仪姐姐,先干一杯再去罢。前日是本宫错怪了你,本宫十分后悔,反省自责,请姐姐原谅,本宫先饮为敬!”
武昭仪说:“皇后且慢,皇后处罚妾事出有因,妾怎敢埋怨?既然皇后有意冰释前嫌,那咱们就一起去外面饮酒赋诗吧,一来可以祈福除灾,二来姐妹们也可以舒展筋骨,心情舒畅!”
王皇后心想:去就去,料你也翻不出本宫的巴掌心,于是同意了。武昭仪偷偷将胭脂抹在玛瑙杯上做记号,然后交给阿紫。众人一起前往西海池。
注入西海池的一段清明渠弯弯曲曲,形成九曲回肠之势,恰好适合开展曲水流觞活动。
后妃们坐在茵席之上,宫女宦官侍立在后,翠帘、金芷、阿紫端着木案站在清明渠上游,木案上放着玛瑙杯。
太乐署乐师弹奏丝竹管弦,击楷鼓三通。
翠帘先放,她小心翼翼地将木案放入渠水中,玛瑙杯顺流而下,并没有停在王、萧面前,而是停在武昭仪面前。
王皇后一看,心里大叫不好,中计了!这下可没办法把那杯毒酒准确地送到昭仪面前,如果流到自己面前还不好收场!
武昭仪定睛一看,玛瑙杯上没有记号,放心地拿起来一饮而尽,然后在丝竹管弦伴奏下吟诗一首云:“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王皇后笑道:“好一首《白头吟》啊,西汉才女卓文君凭借这首诗挽救了和司马相如的爱情呢!”
楷鼓又击三通,金芷放入木案,玛瑙杯流到王皇后身边停下。
珠儿一直在关注杯子的次序,对王皇后耳语道:“无毒,请放心喝。”王皇后悄声说:“换一个白瓷酒注,用好酒,免得误伤好人。”
王皇后拿起玛瑙杯品尝春暴酒,边喝边吟诗道:“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远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众人都拍手叫好。又击楷鼓三通,阿紫放入木案,玛瑙杯流到萧淑妃身边停下。萧淑妃早就气得发抖,暗中直骂皇后愚蠢,这一杯酒明显是有毒的,如何喝得下去?但众目睽睽,怎么好推辞?
萧淑妃弯腰下探,手发抖,颤微微,没够着酒杯,倒是将木案按沉了,玛瑙杯也倒了,酒泼进了渠中。
玉儿急忙过来捞起木案、酒杯,拿去换了一套,重新倒上酒送给萧淑妃。王皇后关切地问:“妹妹没事吧?”
萧淑妃感觉到自己的失态,正身微笑说:“没事。”然后喝一口酒压压惊,调整好气息,在音乐伴奏下也吟了一首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西汉许平君写给刘病已的山盟海誓诗,王、武听后玉体微微一震,都很有感触!接着,又开始下一轮曲水流觞,直到尽欢而罢。
武昭仪将银针测试不出***的事告诉了李治,李治大惊,马上派人调查川乌、草乌、附子等草药的采摘和配制情况,最后发现确实有***送入了百福殿。李治要求尚药奉御和太医令加强对毒药的监控,同时更加信任武昭仪了。
王、萧和武斗了几个回合,深感力不从心。王皇后说:“陛下心里偏袒武昭仪,看来咱们不能在台面上和她斗,只能在暗地里下功夫。”
萧淑妃说:“每当要动手的时候,陛下就会突然出现,充当护花使者,肯定有内奸。皇后要多关注手下人,多往承香殿安插眼线才行啊!”
天气渐渐热了,武昭仪早起浇花,提着莲蓬水壶,给殿前花圃里的花儿浇水。先给鸢尾、玫瑰、郁金香、海棠花浇水,再给大片的牡丹花浇水。
正浇着,绿色的叶子下面突然弹出一根绿枝来,差点碰到手上,吓得武昭仪惊叫一声,退后几步,莲蓬水壶也掉了。
那根绿枝又蜷缩回去了,弯曲盘绕着,不断爬行。
武昭仪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绿色的蛇,三角形的头正吐着信子,显然是毒蛇。小猴子过来看后说:“这叫竹叶青蛇,秦岭山区有,但在宫里从未见过。”
小猴子拿来一把火钳,机敏地夹住竹叶青蛇,放进竹篓里盖住。武昭仪阴沉着脸,娇躯颤抖,预感到斗争正在一步一步激化,未知危险越来越多,而且不可调和。
武昭仪发动宫女、宦官们将承香殿内外花草树木全部检查梳理一遍,看看还有什么毒物,立即清除。
到了晚上,要求属下提高警惕,互相监督,有什么异常即刻禀报。
忙了一天,武昭仪累了,想倒在床榻上睡觉,又总感到心神不宁,便命红珠揭开床单床垫看看。
红珠揭开后突然惊叫起来,原来床面上竟然密密麻麻地聚集了很多蝎子和蜈蚣,如果人疲惫地睡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武昭仪也吓了一跳,明白承香殿出了内奸,只好又发动宫女、宦官们将承香殿所有床榻、茵席都检查了一遍,把墙角、墙缝都清扫一次,直到半夜都灯火通明,不能入睡。
次日,王、萧在密室会面,联络人晓月前来禀报:“听眼线野萍和小熊说,昨天承香殿折腾了一天一夜,但武昭仪却安然无恙。”
王、萧面面相觑,说:“咱们的计划很周详啊,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总应该得手一次!难道武昭仪练成了铁布衫,各种毒物奈何她不得?”
晓月对:“铁布衫肯定是没有练,武昭仪的运气好罢了。奴婢有一计,肯定能让武昭仪不死也要脱一层皮。”
王、萧惊喜道:“什么计谋?如果能成,重重有赏!”
晓月欲言又止,王皇后拿出一串珍珠赏给晓月,晓月收入怀中,笑说:“奴婢是南方人,认识一位五溪东谢蛮女巫,擅长巫蛊厌胜之术,能用毒虫使人中蛊,令其神不知鬼不觉地死去!”
王、萧大喜,说:“女巫现在什么地方?你去请她速来京师施法,钱帛不是问题!事成之后还有重赏!”
晓月答:“那女巫还在五溪,奴婢愿意前往宣令,命她即刻启程前来。”王皇后点头同意,派晓月出宫,乘马车前往南方宣召女巫,沿途侍卫护送。
行走了一个多月,晓月到达五溪,见到了东谢蛮女巫谢江离。
谢江离在五溪一带享有很高的名望,四十岁左右,上身穿着精镶花边右衽上衣,下穿百褶裙,头戴银冠,耳挂空心银耳环,容貌端庄,能歌善舞。
晓月宣读皇后令,谢江离拜谢接令后,说:“京师繁华之地,恐怕难觅毒虫,请容草民在这深山野林之中盘桓几日,采集蜈蚣、蝎子、蟾蜍等毒虫制作几坛毒蛊再上路吧!”
过了数日,谢江离带着三坛毒蛊和晓月一起上路了。到了京师,王皇后将谢江离安排在魏国夫人府中居住,赏赐钱帛丰厚,命晓月和云英跟着谢江离学习施用毒蛊的方法。
晓月和云英学会施用毒蛊的方法后,回到宫里教给潜伏在承香殿的眼线野萍和小熊。
用蛊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毒蛊的排泄物放进敌人吃的饭菜里和饮用水井里。排泄物里含有虫卵,被吃进肚子里后就会长虫,然后敌人会被毒虫慢慢折腾而死。
这个方法不怕银针检测,也不怕奴仆试吃,所以不容易被发现。
供应后宫妃嫔膳食的尚膳厨和尚食厨管理非常严格,从采购、拣选、洗刷,再到配菜、调料、主膳、供膳,都有监膳检查,监膳史记载。
传膳时,宦官、宫女依次鱼贯而行,互相监督,根本没有机会下毒。
所以野萍和小熊只能将蛊下在井水里。
承香殿里有几口水井,但武昭仪的饮食习惯一直是跟随李治的,饮水用的是龙首渠水。龙首渠水是流动的活水,不能放蛊。井水主要是用来洗澡、洗衣裤和浇花。
经过多次观察踩点,野萍和小熊趁无人之时将蛊下在了水井里。
武昭仪又怀孕了,对饮食更加在意,连洗水果也用龙首渠水。但是抱养李弘的乳娘们就没有这么细心了,她们有时也喝用井水烧的开水、煮的茶,吃用井水洗的水果,所以李弘的健康在后来出了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王、萧发现武昭仪还是安然无恙,十分着急,派晓月和云英前往魏国夫人府,询问谢江离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整治仇人。
谢江离说:“草民还有厌胜之术可以制服仇人,施展此术可以使仇人心神不宁、感染恶疾!老人精神失常、儿童无故夭折、青壮年酗酒斗殴、纵欲无度,最终家破人亡!”
晓月和云英大喜,请谢江离传授此术。谢江离又说:“此术需要准备桐木、桃木或绸布,还要设坛祭祀诅咒,施以魔法才能生效。每施法一次对草民的体力和精神都有很大的消耗啊!”
魏国夫人柳氏拿出一盒银子摆在她面前,笑说:“还请法师竭尽全力施法诅咒,只要能取得一点效果,钱财之类不是问题!”
谢江离收下银子,喜笑颜开,嘱咐晓月和云英到西市去购买桐木、桃木和绸布。
买回后,谢江离教晓月和云英制作木偶人、布偶人,制作了许多偶人,保存在木箱里备用。又请晓月回宫问清仇家的姓名和生辰八字,然后择日施法。
到了凶日,谢江离在庭院里设坛祷告祈禳,在案几上摆好贡品和写有生辰八字的木偶人、布偶人。然后烧香祭拜、舞蹈请神,对着偶人念法宣咒,献茶散花,焚烧灵符,再在每个偶人的心脏处插上三根针,最后又舞蹈祝神。
祈禳仪式完毕,谢江离将木偶人、布偶人交给晓月和云英,让她们带回宫中埋到承香殿寝室地板下、过道地砖下和水井井壁中。
野萍和小熊接到任务后,趁武昭仪带人向王皇后请安的时间段,将木偶人、布偶人埋在承香殿指定位置。
得知偶人已经埋好,王、萧兴高采烈,等着武昭仪生病和李弘夭折的消息。
转眼过了一个月,武昭仪和李弘都活得好好的,并没有传来不正常的情况,顶多就是半夜听到猫狗叫突然惊醒,起来走动。
王、萧一起研究汉武帝巫蛊之祸,决定嫁祸武昭仪,命晓月和云英制作了几个布偶,写上王、萧的生辰八字,然后想办法把布偶埋藏在承香殿内隐密的角落里。
等安排妥当,王皇后去见李治,说:“最近承香殿上方有妖气,请允许妾带人前往搜查,一定会发现妖物!”
李治说:“朕有头风,要想朕活得长一点,你们就不要明争暗斗、争风吃醋了!要学会包容,包容,懂不懂?”
女史秋菊听到了,急忙跑到承香殿通风报信。
武昭仪赶紧发动宫女、宦官们寻找妖物,重点搜查平时不注意的角落边缝,果然找到了几个布偶,扔进炉中烧毁。武昭仪叹气道:“哎,宫中尔虞我诈、明枪暗箭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这边厢,王皇后又对李治说:“妾以和熹皇后邓绥为榜样,接昭仪进宫侍奉陛下,怎么会和她争风吃醋呢?妾总领后宫,坐论妇礼,助宣王化,妃嫔有德就给予奖励,如果有过也不敢隐瞒。听说昭仪秘密用人偶诅咒妾,所以想去承香殿一查究竟,果真没有,也可还昭仪一个清白。”
李治犹豫不决,等了片刻,才决定和王皇后一起去看看。到了承香殿,王皇后派宫正落霞、内寺伯宇文剑带属下进行搜查,武昭仪侍立一旁冷眼旁观。
结果搜查了半天,找遍各个角落也没有看到什么妖物。王皇后忐忑不安,心里充满了迷惑。李治不耐烦地说:“武昭仪是清白的,皇后,在事实面前你还有什么话要说?真是无理取闹!”
王皇后灰溜溜地回到百福殿,垂头丧气。李治从此更加相信武昭仪而不相信王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