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一章 疑心祸心
因为流言越传越烈,高远风取得大胜的消息,人们已经麻木。有超人级别的战神在背后操作,不胜反而不合情理,而且必须是超乎寻常的大胜才正常。然后反而印证了流言的可信度。
让人们震惊的不是胜利,而是高远风晋位超人。想想都恐怖,皇甫缨、高成,加上高远风,一家三人在短期内齐齐跃升超人境,其中没有诀窍是不可能的。于是,新的流言应运而生,皇甫缨拥有仙书,并且从中获得了‘仙术’。羡慕嫉妒恨,将皇甫缨推向更为湍急的漩涡中心。
消息是周王的影卫,周粲的廷尉,和凌山河等人的探子传回来的,高远风居然没有飞鹰上禀。高远风拖延问心无愧,他是为了顺利接受陈国全境。但在周王、周粲、凌山河甚至温泽看来,已是心怀异心。
随后,高远风不杀陈王,不杀陈臣,进一步证明了其居心叵测。再后,大肆收降陈军,不上报王庭,不经天官府、夏官府允许,私自超编,让周王等人感觉其心已昭然若揭。
更犯忌的是,公然挑起对邑国的国战。
站在璃凤的高度,高远风此举合情合理。丹霞触动了璃凤的底线,报复回去理所当然。但是,高远风首先应该是周臣,其次才是璃凤之臣。没经周王庭许可,致周国利益于不顾,擅自开战,明显不是忠臣所当为。
更为心惊的是,郭礼斌一直在高远风军中。可要知道,郭礼斌跟高远风合作,周王庭没得到任何官方和私人方面的通告,更不要说圣旨。什么意思?高远风这是甩开王庭,直接听命皇朝了吗?
这才是周王最为坐立不安的原因。如果单单是一个高远风,周王还不至于忌惮,关键是其背后的皇甫缨。没谁相信,皇甫缨跟高远风所作所为无关。
皇甫缨为什么要这么做?若说是为了替周飞燕增加夺嫡筹码,周王可以不在乎。人皆有私,皇甫缨为了高远风,进而为了周飞燕,在规则内做任何事周王都乐见其成。高远风故意说娶而不是入赘,说不定是迷惑周粲一方的手段之一。
传位之前,自己所有的子女都可以拉拢一批势力为自己站台,只要他们不触犯自己的底线就行。夺嫡本就是血光剑影的过程嘛,可以争斗,可以陷害,可以争夺军功,都可以,但大局上不能伤害周国的整体利益。
周王可以容允皇甫缨‘陷害’唐慈忠、周彰,在规则之内嘛,并且别人抓不住把柄,还保存了原征南镇南军的整体战力,只是一举将兵权抢到了周飞燕阵营罢了,使得站台周粲的军方势力被一网打尽。
可是,皇甫缨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跟郭礼斌有私下的来往。
大势之下,皇朝跟诸侯国一样,都需要求存。求存就得增强实力,皇朝有意收藩或灭藩的传闻,早就有之。各诸侯国自然对此保持警惕。皇朝会有分化举动,周王也有心里准备,但怎么都想不到,郭礼斌一来就对周国动手,且将目标瞄准了战神皇甫缨。
皇甫缨确实是分化周国的最好抓手,她在周**内的影响力,以前若说掌控三分之一,影响一多半的话,如今经过鹰愁山一战,达到空前的掌控一大半,影响全军的程度。皇甫缨若有意弃周归朝,周国必将崩溃于一旦。
不止是周王,周粲、凌山河更是如坐针毡,这时,周飞燕关于灭陈之战的的飞鹰传书终于到了。可是其中的解说,与众人获得的信报大相径庭。在这些久居高位,看问题一向从坏处着眼,不吝以最大恶意揣度别人用心的阴谋家看来,周飞燕这是赤果裸的欺君枉上,颠倒是非。
皇甫缨也收到了周飞燕关于实际情况的说明,头疼不已。孙儿的能耐还真不小,就是过于肆意妄为了一些,太不安分。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离经叛道,会心一笑,像我。
皇甫缨心中无私天地宽,坦坦荡荡,朝议的时候,堂堂正正地为高远风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辩护,“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是其一,你们不能否认他不杀陈王陈臣的举动,给我国拿下陈境带来的好处。
兵不血刃给我王拿下一个完整的陈境,而不是被打得千苍百孔,破烂不堪,需要休养生息良久才能恢复生机的大片属地。孰优孰劣,你们心中难道就没有一杆秤?
第二,郭礼斌以太尉的身份驾临军中,高远风能驱赶吗?这由不得他。此事不能证明高远风跟皇朝有勾连。太尉也曾驾临东阳侯府,难道说东阳侯跟皇朝也有勾结?
第三,郭礼斌没通过王庭给镇东军下令,责任不在高远风,而在郭礼斌。不要说高远风,任何诸侯国的大将,都不敢公开抗旨不尊。所以擅自开启国战之罪,不该由高远风承担。
第四,你们信私信而否定公文,开了一个极坏的先例。于法于国于我王的大业,都有相当大的危害。”
皇甫缨义正言辞,说得众人哑口无言。确实,以流言和私信给大臣大将定罪,确实不合礼法。
虽然不能驳斥,但心中先入为主已经有了结论,皇甫缨说得再是冠冕堂皇,也无法改变众人对皇甫缨和高远风的印象,认为皇甫缨借礼法的名义,肆无忌惮。圣旨重要还是王旨重要,只能在心,不能宣诸于口。皇甫缨说圣旨不可违,进一步证明了她的异心。
所以满朝文武,皇甫缨竟是找不到一个同盟,所有人都相信流言而怀疑她的用心,让她多少有些伤感。这辈子为了周国,可谓出生入死,结果呢?居然被质疑存心不良。朝臣的质疑,皇甫缨还无所谓,但周粲的质疑,就有些伤人了。
皇甫缨扫兴之极,怒而退出朝议,径自回家。想到周王还在闭关,周粲难免为凌山河等人蛊惑,心中的愤懑才渐渐平息。她以为只要行得端站得正,流言蜚语伤不了人。
朝议不欢而散,周飞燕的鹰信无法回复。因为褒奖也好,惩罚也好,无法定论。面对堂堂灭国之功,周王庭竟是拿不出一个章程来。
东阳侯府,周粲、孙沭阳在座。
周粲焦头烂额,“姥爷,老拖着总不是个事呀?久久做不出决断,岂不是让人说我监国无能?”
凌山河沉吟道:“还能怎么赏?难道让居心叵测的高远风位极人臣?那只会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这样,皇甫缨不是要公文吗?那就给她公文。明里派廷尉府去陈地核实军功,暗地里让他们收集高远风的罪证。廷尉府查证合乎程序吧,廷尉府的查证文书,也是公文吧。”
孙沭阳击掌称赞,“妙!不但是高远风,我觉得皇甫缨也该查一查。誓师出征前一天在夏官府,我记得皇甫缨跟高远风的谈话摸棱两可,就有问题。此事当时在场的鲁泰、牛棣和石继等都有耳闻。”
“哦?”凌山河来了兴趣,“他们说了什么?”
孙沭阳,“出征前,高远风和皇甫缨非常在意陈国的想法。”(见123章)
凌山河皱眉道:“那时我们也在意陈国的想法啊,这能说明什么?”
孙沭阳,“当时确实不能说明什么,但是现在可以呀。皇甫缨在意,还可解释为站得高望得远,高远风不过是渤海郡守,旅将而已,他如此关心是为了什么呢?这说明皇甫缨跟陈国,跟天枫早有勾结,所以唐大将军和周彰王叔掉入了坑里,所以吴铭甫将陈国兵权带到渤海拱手送给了高远风。
单凭皇甫缨可能还没这个能力,郭礼斌及时出现在渤海,证明这事还跟郭礼斌有关。”
孙沭阳的胡乱猜测,让凌山河周粲大惊失色。他们三人不是周王,没有周王的格局,还没把皇甫缨往勾连皇朝那方面想。若是孙沭阳所说的属实,皇甫缨的图谋,显然不止是世子之位。
周粲恐慌了,“能查吗?”查皇甫缨可不是小事,一个不好,会闹出大乱子。
“查!”凌山河斩钉截铁。只有他知道周王早已出关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且一直在关注着事态的进展。若是不能查,周王自会制止的。若是周王也希望查清楚,那必然是不闻不问。反正万一有事,周王自会出来收场。
廷尉府闻声而动,不但公开派人潜往渤海、陈境等地查证高远风的所作所为,而且暗中在常山查探皇甫缨自开战一来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包括传闻中送给郭礼斌的仙书,包括皇甫家的财产来历。高远风的大军超编,待遇又远胜他人,没有皇甫缨暗中资助那是不可能的。
很快,皇甫缨就收到了消息,她家的各个店铺,都受到滋扰。皇甫福、皇甫禄、皇甫寿大怒,告到皇甫缨面前。皇甫缨没有为此而愤怒,而是黯然神伤,萌生退意。为周国付出已经够多了,远风和飞燕又不想夺嫡,那自己还争个什么劲?
周粲不就是担心飞燕威胁到他的位置吗?凌山河不就是想要自己的兵权吗?给他们就是了。叮嘱三位老人忍让,然后闭门谢客。
皇甫缨的忍让,被凌山河等人看成是心虚。从来嚣张跋扈的皇甫缨,什么时候如此忍气吞声过?然后,事情的演变得渐渐失控,往常让人敬畏的南平侯府,奉旨查案的廷尉们,慢慢地不放在眼里。
第三天,皇甫缨终于忍无可忍,突然召集私军,杀向廷尉府,因为廷尉居然将皇甫禄抓去了,说是他经营的玉器店,非法经营灵晶。
皇甫缨的封地有一处玉石矿。出产的玉石品相上等,是不少贵重饰物和特殊玉佩的首选材料。这项生意一直由皇甫禄掌管。至于灵晶矿,则严禁私人拥有,只有仙教或仙教指定的八阶宗门才有权开采。灵晶币,也只能仙教才能制作、发行。
廷尉府之所以怀疑皇甫家有灵晶出产,那是因为高远风掏出的灵晶币太多。高成那边,肯定是没能力给高远风提供灵晶币,所以疑点只可能是皇甫家的玉石矿里出产有灵晶。
因为皇甫缨的退让,让廷尉府越发肆无忌惮,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竟然先将皇甫禄抓起来,逼问高远风灵晶的由来。
廷尉府,皇甫缨顶盔贯甲,手持长刀,直接挥军马踏而入,“王坚,给我出来!给你三息,看不到人的话,老娘一把火烧了你这狗窝。”
在这一刻,常山的人们才发现,皇甫缨还是那个皇甫缨,霸道而张扬。
廷尉府都廷尉王坚胆颤心惊地走出大门,看到正在廷尉府院子里跑马的皇甫缨,气得直哆嗦,“你,你,你无法无天。这是廷尉府,王国最高执法部门,岂容你放肆。”
皇甫缨轻蔑冷笑,“兔崽子,你跟老娘讲律法。今天你要是不拿出皇甫禄违法的证据,老娘一刀砍了你。”说着驱马走进王坚。
王坚色厉内荏,“皇甫禄的案子正在调查,有了结果我自会向监国殿下禀报。没任何律法规定我得先向你南平侯交代。”
皇甫缨猛地一挥刀,“啪。”王坚被长刀的刀面扇飞好几丈远。“狗东西,谁给你的权力,只凭猜疑就敢抓人。当老虎老了是吧,老娘杀你如杀鸡。我开始计数,十息之内看不到皇甫禄完好无损地出现在我面前,你就去地府当你的都廷尉去吧。”
皇甫缨身为超人,那一刀扇下去的力度何其大。王坚已被扇晕,哪里还能回答。皇甫缨今天就是想杀几个人,让人知道自己依然不是好欺负的。当然,她也想看看某些人的反应。
可惜见风使舵的廷尉们没给她机会,看到皇甫缨大闹廷尉府,却没有人来给他们出头,就知道踢到了铁板,于是飞快地将皇甫禄送了出来。
皇甫缨看到皇甫禄身上有伤痕,怒火攻心,“给我打,给我砸!”皇甫私军一拥而上,将能见到的廷尉都打得抱头鼠窜,将廷尉府砸的一片狼藉。都廷尉王坚,则被皇甫缨驱马踩断了双腿。
皇甫缨砸了廷尉府,怒气还没消,“走,随我去砸了东阳侯府!”
轰隆隆,马蹄震耳,常山俱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