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五章 分歧

  高远风拿出匕首,轻轻割开一个大方块的油布,里面是布袋子。再割开袋子,果不其然,里面全是粮食。
  我的天,这么多粮食,足以支撑数万大军半年之用。不用说,陈国谋周,早就开始了。辎重运送的速度,显然远远赶不上大军行进的速度。此处辎重已备妥,那么随时都可能出现一支大军。
  也难怪杨开说山南郡还能买到粮食。不是陈国仁慈,是怕在山南搜刮太甚,百姓漫山遍野找吃的,迟早会暴露出此处的储粮,人饿极了的时候,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再就是保持山南这边的平静,以迷惑周国。
  柳七建议将之一把火烧光。
  高远风却感到心痛,雁湖那边,百姓为了一口口粮,舍弃尊严,求饶哀告的景象,立时出现在他脑海里。一把火烧了实在太可惜。
  祥妈心中一动,“风儿,这里离杨开的营地好像不太远,如果······。”
  高远风大喜,“对呀。就这么办。七叔,辛苦你了。”
  柳七担心地说:“这算什么辛苦。可你们回渤海,万一丹霞帮来袭怎么办?”
  高远风道:“没事的,还有郭礼斌。既然确定了陈国已经背叛了璃凤,我想皇朝应该很快就会派人来援。再说,就算打不过,我还不能跑吗?放心吧。”
  柳七想了一会,“好吧,我这边尽快。办完事后,我和廿一一起赶回来。”
  高远风同意了,留马廿一在杨开部,并不是想通过他控制杨开,而是让他传授一些高阶功法和修炼技巧给杨开等人,让杨开部的战斗力有所提升。传授之后,并不需要像教徒弟一样监督他们修炼,自然可以撤走。至于杨开等人是不是能坚持不懈地按照马廿一教授的那样修炼,那是他们自己的事。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己不争气,高远风再怎么督促也是没用的。
  三人分道而行。分手之后不久,柳七立即召唤灵鹰,给古十八传信,要求他再调一些人来给高远风当亲卫。他们这支,还有一些隐藏起来的比他们低一辈的低阶超人。目前正道上几乎所有帮派,都可以算作是天门的敌人。打击丹霞帮和保护高远风,一点都不冲突,且曾经就是他们的本份,看以看作是高远风将这类行为换了个名头而已。
  高远风找到陈军隐藏的手段后,不需要继续细致地勘察,跟祥妈加快了速度,返回渤海。
  这次没在高家堡停留,也没工夫去看海阳还未完工的海阳侯府,而是直接到了海阴刘氏庄园。让他欣喜的是,郭礼斌居然在这里等了他十余天。更欣喜的是,郭礼斌已经写信给璃凤大帝,奏请皇帝多派一些超人过来。当然并不是单纯地帮助高远风,而是要对丹霞帮进行回击。
  丹霞帮将手伸进了璃凤的地盘,璃凤若不强势回击,岂不是给人软弱可欺的印象?这个印象一旦形成,很可能将带给璃凤灭国之祸。
  在海阴呆了一夜,高远风和郭礼斌一起上路。郭礼斌主动去北境帮助钟九和童卅三接收他赠与的士兵。时间紧迫,成军能快一天就是一天。高远风则快马赶往渤海郡城,高虎等人已经回到渤海,驻扎在原温超的军营。
  高成髙纲关忠李大锤等人,一起随行。高远风必须召集众人,将自己的作战规划详细布置下去。让众人一边扩军,一边就要进入状态,或进驻预计的地点。南征大军攻入天枫已经快二十天了,高远风估计陈军北上,就在眼前。
  一路飞奔赶到渤海,高远风没有进城,而是直接去了军营。才进军营,意外地发现周飞燕只比他早半刻钟,前后脚进了渤海军营。
  一看到高远风,周飞燕就立即迎了上来,“你去哪儿了?我快急死了。”
  高远风知道周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
  燕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安危,一看她疲累的状态和惊慌的神色,就知道有大事发生,连忙带她进入军营正堂,且将其他人都轰了出去,才问道:“是不是南征军出事了?”
  周飞燕惊奇地说:“你怎么知道?断了音信已经三天了。”周飞燕作为镇西军主将,南征的后方总管,每日里都跟前方的行营主管唐慈忠都有飞鹰往来。接连两天没收到前方的鹰信,周飞燕下意识地快马往渤海跑。
  这就是女子有没有爱人的区别,没有爱人时,她会自己想办法;有了爱人,出了事就会下意识地找爱人解决。跑到半路时,周飞燕就意识到高远风也解决不了,但既然来都来了,干脆走一趟。换人不换马,一日一夜飞驰近千里。
  高远风虽有心里准备,但事件真的发生时依然感到震惊。周飞燕还在猜测南征大军到底出了什么事,高远风却确信他们大概是完了。顾不上跟周飞燕解释,就高声呼叫,“来人。”
  闻声闯进来的是罗玉雪,她担任亲卫营营将,类似于左封和乐乐在周飞燕身边的地位。
  高远风看到是罗玉雪,皱皱眉,“你不行,喊我爷爷进来。”说着,干脆自己走出大门。
  高成等人其实都等在门外不远处,紧张气氛弥漫整个军营。
  “爷爷,快,你去追太尉大人,请他尽快带上超人赶去鹰愁山口。陈国和天枫联军说不定很快就要从哪里攻入齐地。”让高成去追,是因为高成知道郭礼斌的去向,且认识郭礼斌。
  高远风也不回屋,转过身来跟周飞燕说:“你立即给鲁泰写信,让马上他封锁山口。所有从山南溃败过来的周军,必须认真查验之后,才能放入境内,并立即打乱原有的编制实行改编。”
  周飞燕一脸懵,“为什么?”
  乐乐更是一脸不屑,就算你是郡马,也没有资格给郡主下令吧。
  高远风一手握拳,用拳头击打自己的手掌,并未回答周飞燕,而是脑袋高速运转,“不行,单凭写信可能还不够,鲁泰怕是控制不住局面。飞燕,必须你自己去。带上你的陷阵营和亲卫营,并飞鹰传信皇甫继,让他们火速聚军东进,插入洛都和雁湖之间,以防雁湖溃败。”
  周飞燕跺脚,“你到底在说些什么?”
  高远风愕然抬头,看到周飞燕懵逼的脸,这才想起周飞燕对很多事情都不知情,再次伸手一拉周飞燕重新进屋,同时吩咐罗玉雪,“赶快去给郡主他们准备膳食和洗浴用品。她们一会还要赶路。”
  乐乐也想进屋,却差点被高远风反脚踢过来的大门砸扁鼻子。
  高远风将自己对陈国的怀疑和对皇甫缨说过的话,对周飞燕讲述了一遍,又详述了自己在永安的经历,“陈国已叛璃凤而顺丹霞。奶奶她们还在侥幸地认为就算陈国归顺了丹霞,也未必敢对大周动兵。我这次的经历,证明了我的判断是准确的。若陈国真的联合周军分吞天枫,那么他们对我完全没必要见面就喊打喊杀。
  懂了没有?南征大军多半已经掉进了陈国和天枫联合设计的陷阱。丹霞帮仅在永安就安置了那么多超人,怎么可能在军中不安排?我估计唐慈忠和周璋王叔,要么已经罹难,要么被俘。
  周国两路大军被灭,齐地虚弱,你说陈军和天枫军会怎么做,必然是驱赶一些溃兵冲击鹰愁山防线,甚或派人假扮溃兵,直接攻入我国。”
  听到高远风一说,周飞燕更慌了神,“那怎么办?怎么办啊?”
  “冷静!”高远风音量提高,蕴含部分灵力,“我刚在门外不是跟你说了吗?还有就是赶紧飞鹰传信给常山。”
  “飞鹰传信常山?”周飞燕迟疑了一下,“万一不是你说的这样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高远风,“不是更好,只不过紧张一阵子罢了。要是呢?”
  周飞燕生长的环境跟高远风不一样,她想的是万一不是,自己可就要担责了。这是上层官员的通病。可再一想,高远风说的更接近事实,一旦提前预备的话,功劳更大。
  迟疑也就一小会,决定按高远风说的赌了。喊来乐乐,立即当场给常山写信。将高远风的分析和而今的现状细细写清楚,然后说明自己未奉令而动兵的理由。再给皇甫继写信,命令他立即挥军东进,进入高远风指定的那个位置。第三封信写给温超,让他西移,帮助鲁泰一起驻守雁湖。第四封信才是给鲁泰的。
  她还想给牛棣写信,让他挥军南下,协助洛都城防。
  高远风赶紧阻拦,“别,牛棣另有要务,包括你属下亲卫营和陷阵营之外的人马。”然后又将自己和郭礼斌的判断分析一遍,“我准备以牙还牙,在这里也给陈军挖一个陷阱。”
  周飞燕再次犹豫了,如果真如高远风的判断,那么雁湖将是主战场,单凭鲁泰那个新组建的旅,温超旅和自己的两个营,怎么都无法抗衡陈国和天枫的联军。
  高远风道:“你们只要驻关和驻城死守就行,陈军不耐久战。等我这边击溃陈军之后,将挥军攻入陈国,以达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一旦进入军情分析,周飞燕总算回归了冷静。高远风的这个安排她不敢赌,万一高远风挖坑不成,失败了呢?想了一下,将给温超的信撕了,重写一份,就是让温超原地驻守,始终关注平昌郡两端,哪边危及则驰援哪边。
  她自己的直属旅,也不同意给高远风。只同意让牛棣部来渤海,协助高远风。
  两人考虑的角度不一样。在周飞燕心里,渤海丢了并不可惜,重点在雁湖,在洛都。南边怎么都不能有失。并叮嘱高远风,一旦渤海不可守,可以西移,跟温超一起,退往洛都。只要死守住洛都,就能等来周国援军,挽回颓势。
  无论高远风怎么说,周飞燕也坚持己见。从大局上考虑,周飞燕这种做法,显然更合理。
  渤海可谓高远风的故乡,也是自己的根基,他自然不想丢。他认为自己的作战计划,成功的几率极大。但周飞燕却不愿冒这个险,而且她维护的是周国的整体利益。两人在这事上坚持不下,接近面红耳赤。
  乐乐看不下去,“高将军,你要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高远风哑了,无言以对。周飞燕是上司,他必须服从。
  这时,刚好罗玉雪进来禀报,膳食和洗浴用水用品以及换洗的衣服都准备好了。军情紧急,周飞燕也没时间说服高远风,跟着罗玉雪匆匆离去。两人心里第一次产生了疙瘩。
  高远风虽然对周飞燕有点失望,但还是将自己的马车借给了周飞燕。那马车极是精巧,高速疾驰时,震动也不大。周飞燕需长途奔行,坐车比骑马好,何况才从洛都赶来,再一路骑马回去然后又赶往雁湖,再强健的身体也受不住。
  周飞燕坐着马车匆匆离去,高远风在城头怅惘良久,心里像是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似的,又说不清道不明。
  回头整理心绪,应该不是因为周飞燕不同意自己的作战计划。客观地站在周飞燕的位置上,她的安排显然更合理。自己已经准备说服自己,调整在海阳的预备,以防守为主,全力协助周飞燕那边的战略。
  那到底是什么让自己不安呢?周飞燕可能有危险?应该不会,自己会请求郭礼斌派人重点保护。
  怎么想都想不明白,高远风哪里知道,他功力越高,跟祥妈一样那种天生的预感就越强。对未来的事,有一定的感应。可惜他此时一无所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