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埋下掘墓的种子
当他看见萧锦行听到“衙役”二字脸上不经意间生出了一丝不屑后,
便知道万不能再给萧锦行说话的机会,所以他连忙急声说道:
“我看就这样办吧,五日后你就带那些乡勇来我城南行辕登记造册,核准身份户籍。
从明日起,他们就算是正式的更戍,往后也算是吃国粮的人了,
不仅他们的家人跟着享有荣光,县里也会给他们的家人一些生活所需的粮米,可谓是一举多得的肥差啊。
锦行去将本官的话转述给他们听,他们自会对你感恩戴德的,也不枉你这些时日的辛苦。
这几日就让他们自己准备出征的粮草、衣物,
五日后办完造册之事便要立即赶赴原州,万不可耽误了行程,惹恼了左帅大人。”
孙县里说完后,笑眯眯的看了看萧锦行就要送客,
只是萧锦行一听于此,却连忙失声问道:
“孙大人,这些人才招募不久,从未进行过阵仗操练,如何能上阵打仗,这不是让他们送死吗?”
“大胆!”
孙县令厉声疾呼之下立时打断了萧锦行的话语,
他怒目圆睁的看了看有些惶恐的萧锦行半晌这才稍稍止住怒气狠狠说道: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说完后看着萧锦行惊慌的神色,便温声安慰道:
“锦行啊,这打仗总是要有人活有人死的,
不过也要看死的是谁了。
他们这些时日吃了你那么多的好饭也该想着报效国君,为国效命了。
总不成让县里的这些衙役们前去送死吧,
他们可和你也有些交情呢,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萧锦行听完此言还想再说什么,
却见孙县令已露出些不耐烦的神色,便只好告辞离去。
萧锦行带着内心的狂喜回到了萧家铺子,
“看来这孙县里的府衙可真是福地啊。”他内心窃喜道。
人常言宁过刀山不如衙门,宁见阎王不见州官,
但对于萧锦行而言,他却巴不得每日都来这衙门里见一见孙县令。
回去萧家铺子后,萧锦行连忙让阿依儿着手去准备五百名兵士出征的战衣、食物,
并且嘱咐她务必要在这些战衣上绣上一个“萧”字。
同时,他连夜赶赴黄水渡口,对一百多名安插在乡勇之中的“秦人”面授机宜。
事出突然,萧锦行也着实没有想到这些人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成为秦国更卒,
所以他有很多的事情要当面对这些乡勇中的什长、伍长安顿一番。
对于这些人来说,自己的妻儿老小都在草原上,而萧锦行也承诺将在事成之后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所以他们对来到秦国做内应之事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久居草原,每日看着那些曾经掳掠过自己的戎人难免会生出些自卑来。
虽然久而久之他们也逐渐恢复了自由身,明白戎人也只是想让自己成为草原上的牧民扩充人口而并不是想要杀死或者奴役他们,
但那份深埋在内心里的恐惧和自卑总是如影随形般的存在着。
这种情况直到萧锦行成为了有虞人的大头人才稍稍有所改变,
而且他带着联军在草原上四处征伐让这些原本是“秦人”的“戎人”都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
此时萧大头人用的上自己,那么自己又有什么理由不为萧锦行效死力呢。
这一夜,萧锦行对众人告知了一个极为重大的隐秘,
这个隐秘他从来都没有对任何人提及过。
所以当他向众人说出自己的计划后,却出人意料的发现众人仿佛都早已料到般的从容,这倒让萧锦行有些诧异了。
出兵秦国是自己筹谋了数年的想法,将戎狄迁徙到关内,是他最终的目标。
当明白了华胥草原并不是一处理想的迁徙地后,进入关内就成为了萧锦行唯一的目标。
虽然萧锦行如今早就记不清这个目标究竟是因为赵青儿的死还是因为阿依儿和歆儿的活所产生的。
但他却是始终记得,自己对于打碎那个吃人的,权贵天下的渴望以及自己向大巫和长生天的保证。
可如今当自己面前这百多人看着自己,向自己投来坚定且崇拜的目光时,萧锦行却有些恍惚了。
这是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母邦下手,纵然之前的六七年间他无限渴望着这一天的到来,
但真到了这一日,萧锦行却发现自己内心中的那道坎却仍旧存在着,毕竟这是生他养他的邦国。
经过一夜的商议,萧锦行将自己能够想到的和需要携手努力的事情一一对众人做了嘱托和安排,
同时他也向众人承诺待到真的有一日自己能够率领大军攻入萧关的时候,
在座的,能够活下来的人,将会被自己委以重任或者是选择得到足够一生享用的财物。
看着众人兴高采烈却又有些紧张的面孔,萧锦行笑了,
他终于为自己对母国下手而产生的不安找到了一个崇高的理由。
萧锦行要求所有人都要对自己是内应之事守口如瓶,
就连对那些本地招募的将和他们一同出征的秦国人也不能吐露半句。
众人纷纷举起了手向长生天发下了誓言。
随后,萧锦行命人抬来一坛清酒,将自己的手指割破把血滴入了酒中。
在草原上,这血酒意味信任意味着将性命付托给了别人。
众人也学着萧锦行的样子纷纷滴血,继而每人一碗分而饮之。
直到天明时分,萧锦行才离开了黄水渡口,回到了岚麓县萧家铺子。
几日里,阿依儿带着歆儿整日在忙碌着筹备战衣和路途所用粮食等事,
因为时间仓促,所以直到与孙县令约定的日子到来的前日,这些物品才被送往渡口处。
事先被集中在一起的五百乡勇见萧锦行带着十多辆车来到了码头都觉得有些奇怪。
在交头接耳声中,他们每一个人的身前都被放置了两个黑色的包袱。
随着这些人中的什长、伍长的一声令下,每个人都好奇的打开了包袱查看,
这才发现其中的一个包袱中装的是黑色的战衣,而另一个包袱中装的是一些干粮。
到一刻钟的时间,所有人都穿上了秦国黑色的战衣。
原本乱哄哄的队伍竟然第一次出现了一些军队该有的肃杀模样。
随着始终站在临时搭建出的高台上观察着众人的萧锦行扬了扬手,
原本议论声越来越嘈杂的五百乡勇都不由自主的停下了相互的交头接耳,向着萧锦行望去。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个多月来能让他们吃饱喝足,不必再为生存发愁的恩人正是面前扬手的男子,
更别说五百乡勇中还有百十多人的家人仍旧在码头中为萧锦行干着活,领着粮。
“兄弟们,原本县府让我招募大家是为了维护我码头安宁不受外寇侵扰的,
可是几日前县府下令,要你们全部充做更戍,南下原州与乱民交战。
所以我今日特意为大家准备了战衣和路上的吃食赠于各位兄弟,
也不枉众位兄弟与我萧锦行相识一场。”
话说至此,台下的兵士们在鸦雀无声中纷纷低下了头,显得出奇的一致。
没有抱怨、没有愤怒、没有恐惧,也不知是他们麻木了还是吓呆了。
当所有人都知道了接下来要走的路后,竟然都坦然的接受和面对了。
因为他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是明白的,若不是加入到了萧家的乡勇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和家人怕是早就已经饿死于饥荒之中了。
特别是那些参与过暴乱的两百流民,他们在加入萧家乡勇之后竟然发现再也没有人提起过他们的往事。
“萧大掌柜供我们吃喝,也救了我们全家的性命,这份恩情我蒋宏永世不忘。
兄弟们自打加入乡勇之日,就有必死的觉悟。
不是死于饥荒而是死于为国而战,这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
现在萧大掌柜又给我们送战衣,送口粮,
我们却对萧大掌柜无以为报。
今日,就请萧大掌柜受我一拜吧。”
人群中,一名壮汉朗声言道,说完后,他真的对着萧锦行跪了下去深深一拜。
一旁的众人都听到了这名叫蒋宏的人所言,心下里他们也都对萧锦行充满着感激。
虽然此去作战生死未卜,但这都是自己心甘情愿做出的选择。
况且做了更卒,总是有了一碗饭吃,总比在饥饿中等死的要好。
“我韩林辉也绝不忘记萧大掌柜的救命恩情,他日若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自当效犬马之劳。”
人群中的另一边,又一名汉子一边高声喊着一边跪到在地,向萧锦行拜了一拜。
有了二人带头,深受感染的众人纷纷学着他们的模样跪倒在地,向着救命恩人拜了下去。
“兄弟们,你们为国出战,萧某除了为你们准备了战衣、口粮外,
还会将你们的亲人全部雇到萧家铺子,
这样,你们在外征战就不必再为了亲人的安危而担忧了。
这也是萧某唯一能为诸位做的事情。
现在,你们便各自准备去吧,明日一早我就带着你们去岚麓行辕造册登记。”
说罢后,萧锦行在耳朵里不断传来此起彼伏的感激声中走下高台,
在与众人寒暄惜别过后,离开了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