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剑走偏锋
贾问道辞行,公子魁满目抑郁,询问道:“父王,派十万水师助秦军作战,却仅得二州,儿臣愚钝,不知父王为何答应?”
“唉!”
楚王长叹口气,对公子魁颇感失望。
他常教导公子魁,莫做鼠目寸光之人,处理楚国事务,该从诸侯国形势出发。
今日,公子魁言行举止,已让仇恨蒙蔽心智。
顾着复仇,报复秦王,忽视了楚国利益。
“你啊,太意气用事了!”楚王微微摇头。
这时,凌厉的眼眸转移在景鸿昶身上,叮咛道:“静候,楚军协助秦王作战,占领荆襄,江南七州,绝非朝夕之事,此行你前去楚东,不管花费多大代价,都要坚守到南方大捷。朝廷会尽快在秦国购买战马,送往东方战场。”
“喏!”
景鸿昶点了点头,抱拳铿锵有力的说。
西线掀起战役,他清楚前往东方,自己肩上责任有多大。
“嗯!”
楚王应道,接着说:“韩将军,朝廷集结水师,全权由你与景将军指挥,你们在西线全权听从秦王调遣,切莫因两国旧仇,破坏目前的联盟。
当然,若秦王有私心,图谋不轨,你即刻上书汇报。”
“喏!”
韩道畅接令。
他与景鸿炀率军,与秦王在战场正面接触过,知晓秦王多善战,秦军多骁勇。
目前,秦军,楚军南征,秦军为主,楚军为辅,他只需率军帮秦军铲除各路水师。
秦楚两军联合,从眼前局势来看,夺取荆襄,占领江南,如探囊取物。
“丞相,太尉,楚军即将两线作战,钱粮,军需,需爱卿好生调配,即使府库缺少粮食,也需坚定不移的支持前线两军!”楚王叮咛。
南方能否大捷,关乎东方战场的局势,大意不得。
若南方大捷,得到钱粮,城池,他有机会御驾亲征,前往东方督战,驱逐齐军,收复失地。
“喏!”
丞相桑松明,太尉沮春领命
成功游说楚王出兵,贾问道没有在寿春久留,马不停蹄返回柳林城。
楚国既已答应协助秦军,他该把消息送回柳林城,好让秦军提前部署,尽早备战。
利箭出鞘时,所向披靡。
荆襄沃野,江南水乡,落入秦国,楚国。
可惜,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贾问道尚未回到柳林城,楚国答应派遣水师驰援秦军的密信,已呈放在齐王龙案。
长期来,齐王始终希望陆抗在楚东战场速战速决。
再派遣使臣,与楚国修复关系。
号召各诸侯国组建联军,借道楚国,杀向大康,攻城略地,遏制秦国扩张。
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秦王前往安州养病,秦军几乎兵不血刃占领隆州,奉州,在柳林城生擒袁赐,出乎预料的提前结束袁赐在陇东统治。
秦地疆域疾速扩张,秦王没有适可而止,令秦军休养生息,却派遣使者入楚,游说楚王派军入大康作战。
阅览书信,齐王气的浑身发抖。
有种被人当面掌掴的感觉,羞辱,恼怒,浑身恶气没处发泄。
当初在临淄,与秦国秘密结盟,目的之一,让秦国牵制楚国。
齐国独霸东方,秦王在西线扩张。
必要时,秦齐组建联军遏制出楚国阔掌,甚至消灭楚国。
齐军南征,占领宋国,占领楚东北部,大军快速扩张,怎奈楚国不断向前线增兵,派将兵悍将,齐军势如破竹的兵锋被阻挡。
目前,楚东战场楚军越来越多,齐军陷进楚东战场。
占领宋国,宋王仍在楚国境内号召宋人抵抗,宋国内起义越来越多,牵制大量齐军。
陆抗率军在楚东战场,扩张速度减缓。
西线,一连串挑拨秦魏的计划,引起秦军伐魏,秦国获利及时抽身而去。
齐国计划暴露,反引起秦王震怒。
今秦王邀请楚军进大康,等同变相与楚国结盟,齐国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处境越发的尴尬,危险。
托腮思索时,齐王派遣宦官单独召集公子僚进宫。
秦楚交好,北方七国格局骤变,若不能针锋相对,齐国危矣。
公子僚很快入宫,阅览书信后,得知秦楚组建联军,面色苍白,暗暗气愤,却无可奈何。
从他遇袭,除派人详查外,养病时,全在研读兵书,推演七国格局。
不料,秦国扩张速度,远远超出他预料。
“父王,秦楚亲近,齐国危矣。
难怪秦王前往南方休养,带着梦箩公主,却把卿月留在咸阳宫。若儿臣猜测没错,秦王怕已知晓齐国挑拨秦魏。此次选择与楚国亲近,故意恶心齐国。”公子僚面色严肃的说。
“你说的没错!”齐王赞同。
公子僚坐在软榻,浑身伤势仍然未痊愈,继续说:“秦王选择楚军,关键是秦军中没有水师,若继续南征,遭遇荆襄,江南的水师,会让秦军处境非常被动,是故,秦王有意让利给楚国,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秦楚征讨大康,对齐国影响不大。
甚至,楚国水师南渡,会减少楚东战场的楚军。
公子僚害怕,害怕秦楚结盟,将来两军在荆襄,江南取得大捷时,楚王邀请秦王率军东征。
那时,齐军在楚东战场处境会非常糟糕。
据他所知,秦王为争夺利益,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他的猜测绝非没有根据。
齐王端起茶杯轻饮,长叹道:“齐国灭宋,占领楚东,号召诸侯国进军大康,随着秦楚结盟,怕提前落空了。反观秦国,轻松占领奉州,隆州,得到袁赐所统帅的虎贲精锐,国力暴涨,军力大增。
照眼前趋势发展,他日秦军占领荆襄地区,纵使齐国号召北方各国,率军伐之,都没有绝对把握战胜秦军了。”
“父王之意,与楚国言和,重归于好,号召楚军进攻大康吗?”公子僚好奇的询问。
秦军锋芒太盛,很难阻挡。
除非破坏秦楚关系,齐国与楚国修好,彼此组建联军抵抗秦国外,公子僚想不出有何方法改变被动的形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