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沿江设防,拦截诸葛亮
“你!”
蒯越和蒯良气的直哆嗦。
诸葛亮神色凝重,斥责道:“翼德不可无礼。快给两位大人赔罪。”
“嘿嘿两位大人不要生气,俺张飞说话直,不知道轻重,等去了益州,俺请你们喝酒,给你们赔罪。俺张飞酿的酒,比神仙酒还好,到时我送你们。”
“咳咳翼德,不要再说酒的事了。”诸葛亮提醒了句。
张飞赶紧闭上嘴。
“道不同不相为谋,在下告辞!”蒯越冷哼了声,拂袖而去。
蒯良及荆襄氏族的官员,也紧随其后。
“军师,用不用拦住他们?”马岱问。
“不用。”
诸葛亮一脸自信的神色。
他知道,蒯越和蒯良,一定会回来的。
荆襄世族,也一定会答应放弃荆州,前往益州。
原因很简单。
吕布打进襄阳,要对襄阳的世家大族赶尽杀绝,蒯氏想要活命,唯有逃走,依靠一方诸侯。
依靠谁呢?
孙策将亡,去了是送死。
曹操麾下有颍川氏族,郭嘉、荀彧、荀攸都是颍川氏族的首领,且是曹操最倚重的谋士,就算蒯越和蒯良去了,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河北袁绍,就更不用提了,远在数千里之外。即使跋山涉水的去了,人家也不一定会重视,因为袁绍和曹操不同。曹操穷的叮当响,袁绍富的流油,会在乎外来的氏族吗?再说河北的世家大族,也不会容忍蒯氏到河北抢地盘,肯定会百般的阻扰。
所以,蒯越和蒯良想要活命,唯有跟随刘备。
这一日。
蒯越代表荆襄世族,再见诸葛亮。
“先生。”
蒯越向诸葛亮见礼。
诸葛亮抬起头一看,笑着问:“异度考虑的如何了?”
“荆襄氏族,愿意前往益州,为皇叔效力。”蒯越没有多余的话,很干脆的、面无表情的回道。
诸葛亮察言观色,明白蒯越现在的心情,宽慰道:“异度不必觉得委屈。等到了益州,我会尽全力帮助你,恢复蒯氏的产业。我向你保证,益州氏族,永远在你之后!”
“多谢先生。”
听到这话,蒯越心里好受了些。
四月下旬。
徐庶率领两个步兵团,一个军部直属营,护送五百门红衣大炮,赶到襄阳。与驻守在襄阳城东的吕布、白起、张辽会合。
五百多辆八马战车开进军营,引得无数的士兵围观。
“这是哪支部队啊?怎么身上穿的衣服和我们的不一样?”
“是啊,手里的武器也不一样。”
士兵们瞧见,都议论纷纷。
徐庶翻身下马,向吕布见礼:“主公。”
“元直免礼。”
吕布扶起徐庶,说道:“诸葛亮坐镇襄阳,摆下八阵图,必须要大炮才能打进去,就为了等你的大炮,我们几万大军驻于此,等了整整六日。”
“臣来迟,请主公恕罪。”
“无妨,能来就好。”
吕布并未责怪,笑了笑,拉着徐庶前往中军。
营帐内。
白起、张辽、李元霸都在。
徐庶一一见礼:“诸位将军,别来无恙。”
“徐先生,您就别客气了,快入座吧。”张枫站在上位的右手边。
吕布走进来,说道:“昨天暗影指挥使聂政送来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襄阳城里的氏族门阀,都在收拾行装,出让店铺。聂政推断,可能诸葛亮要逃走。”
待吕布入座后,徐庶方才入座。
白起说道:“荆州军连战连败,实力大损,绝不敢与我军正面抗衡。现在有徐先生的大炮相助,更使得我军如虎添翼。末将建议,向襄阳城进军,不能让诸葛亮跑了。”
“嗯。”
张辽也点了点头。
李元霸更是兴奋的不行:“攻打襄阳,我要做先锋!”
吕布道:“元直何意?”
“主公想消灭诸葛亮?还是想消灭荆州军?”徐庶问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吕布道:“问的好。诸葛亮、关羽、张飞这些谋士、将领,都死忠于刘备,必须消灭!襄阳城中的二十万大军,多是刚入伍的新兵,最好全部俘虏。”
“主公想俘虏荆州军,消灭荆州军将领,还差一个契机!”
“契机?什么契机?”吕布没明白。
徐庶问道:“主公可看过襄阳周边的地形?”
“看过。皆是平坦大道,适合铁骑、战车驰骋。”吕布像是明白了一些,问道:“先生的意思是等诸葛亮撤军时,派兵奇袭?”
“诸葛亮既敢于撤军,必有准备。派兵奇袭,怕是不妥吧?”白起质疑道。
“小将军果然聪明,但是小将军可有想过。诸葛亮并不知道,我们有五百门红衣大炮!更不知道五百门红衣大炮的威力!”
徐庶笑着看向吕布,抱拳道:“臣的意思是将五百门红衣大炮,装在八马战车上,埋伏于城外。待诸葛亮撤军时,轰炸他的大纛。将他的二十万大军堵回襄阳城。只要襄阳城里没有诸葛亮、关羽、张飞主公很容易劝降。如此,既能消灭诸葛亮,又能俘虏荆州军,还可以减少我军的伤亡。”
“嗯,先生之计甚好。只是如何能知晓,诸葛亮撤军的时辰?要准确无误的轰炸诸葛亮,并将二十万大军堵回襄阳城,怕是很难办到吧?”
吕布有些犯愁。古代的通讯技术太差,一个不小心,敌人就偷偷的溜走了,哪会等你把大炮拉过去。更何况还要准确无误的找到诸葛亮。
徐庶道:“这得看聂政指挥使的手段了,他的暗影细作,不是号称无孔不入吗?”
“好,我让聂政去办。”
吕布一口答应下来。转过身,看向身后的地图,说道:“不过为了防止万一,我要设下两道关卡。张辽的本部骑兵,进驻宜城,准备拦截西逃的诸葛亮。白起的两万轻骑、两万战车,前往白帝城、长沙一线,沿江设防。如果张辽没拦住,白起务必截杀诸葛亮,不能让他与刘备会合。”
“诺。”
两人拱手应道,心里想着:“建大功的机会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