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焦炭和燧发枪

  实际上,陈詹当天就开始造炮了,他等不及炮厂的新炉慢慢烘干,直接用了铁匠铺的小炉,和那个叫严三七的炉丁开始试炼精铁。
  铁铸炮管对铁的品质要求很高,这个时代炼出来的生铁杂质含量很高,加上高炉的炉温不够,铁液硅含量较低,浇铸的时候冷却过快,导致石墨来不及析出而得出容易脆裂的白口铁。
  这种情况会造成极高的废品率,且铸造出来的大炮容易炸膛,只能靠加厚炮管,或者用熟铁包生铁,铜包铁心等方法来预防炸膛。
  用这种方法造炮,一是成本高,二是过于耗时,三是造出来的大炮极其笨重。
  秦川要做的,是提高冶炼技术,最基本的是提高炉温,铸造二次精炼炉炼出杂志较少,含硅较高的铁液。
  然后把龚振麟的铁模法和罗德曼的内模水冷技术相结合,通过预热模具或暖箱保温等方法,控制铁炮冷却速度,铸成灰口铁炮管。
  如果上述方法无法实现灰口铁炮管,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将白口铁变成黑心韧性可锻铸铁,从而提高炮管的抗压强度和韧性。
  这几个法子,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的难度会非常大,非常非常大。
  铁模和水冷管道等硬件问题并不难,难的是软件,是温度控制。
  铁模加热到多少度,水冷的水流大小、速度,风冷的风速和管口大小,保温的温度和时间,退火的温度和时间等,这些是最主要的问题。
  在没有相应仪器的当下,只能靠不断试验,要知道,罗德曼摸索了整整十年才完成具体量化和成规模铸造。
  秦川当然等不了那么久,他的优势是知道这是可行的方法,知道原理,也知道几个大概的方法。
  最关键的是,他有钱、有人、有铁料,可以无限制地投入试验。
  砸个三五十万生铁进去,应该能摸出成体系的数据了吧。
  他首先要解决的,是冶铁问题。
  明朝的铁一直是南方的铁品质远胜于北方的,因为南方树木多,用木炭炼出来的生铁杂质较少。
  严三七在福建官铁场干过十几年炉丁,也算是个中行家了,他提出像炼闽铁一样冶炼部分精铁,铸造火炮和火铳的铁料,就用木炭冶炼的精铁,其他兵器农具之类的铁料用煤即可。
  秦川毫不犹豫就否定了这个建议,不仅因为附近木材少,还因为木炭的热值不够,烧不出硅含量高的铁汁。
  他要用焦炭。
  黑山甚至西边的黄姑山多得是煤炭,他只需建几个干馏窑,把煤干馏成焦煤就行了。
  焦煤拥有木炭的优点,没有煤的缺点,且热值比木炭高很多,能满足灰口铁的温度要求。
  问题就在于,这个时代应该有人懂得干馏焦炭,但严三七不懂,也没见过干馏窑,不懂这东西怎么建。
  秦川更没见过,他只是前世在论坛吹水的时候学会了这种纸上谈兵的本事而已,现实中让他去着手去做的话,几乎是一窍不通。
  当然,他的优点还是家底厚,有钱有人有煤炭,想挖多少窑都行,烧多少煤都无所谓。
  他当场表示,严三七可以随意调用黑山矿场的资源,包括矿工、炉丁、煤炭和铁矿,要多少都没问题。
  只要能摸索出干馏焦炭的法子就行了,把整个黑山刨空了都没关系。
  得到秦川的承诺,严三七当场边拍着胸脯表示,一定会尽快弄出焦炭。
  和陈詹一样,那两个军器局大使都是徐光启调拨去协助孙元化的,一个监造火炮,另一个则监造火铳的,秦川把前者拨给陈詹统调造炮,后者则全权负责制造火铳。
  这人叫李学境,还很年轻,只二十五六岁左右,很机灵也很好学,秦川和陈詹等人交谈的时候,就一直在旁边安静聆听。
  直到秦川把任务大概安排好,面向他的时候,他才拱手鞠躬说了句:“还请大管事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
  秦川呵呵笑着,让手下拿来一支鸟铳,摆在桌上,开始描述他想要的火器。
  他要燧发枪。
  以目前的技术能力来说,米尼弹和膛线枪并不现实,成规模制造难度很大。
  所以,还是老老实实先弄燧发枪和定装弹药。
  这玩意并没有多大难度,把火绳拿掉,在鸟嘴上夹一块燧石,做一个扳机扣发装置就行了。
  定装弹药更容易多了,无非就是用纸包住定量弹药,开火前咬破纸包,把弹药分别倒进引火孔和枪膛就行了。
  李学境一边听秦川描述,一边用炭笔在纸上不停写写画画。
  秦川讲完后,他又定定望着那些乱七八糟的画,久久不出声。
  秦川没打扰他,只把王继宗叫来,把所有工匠名单列出来,再列出一些脑瓜子灵活些的,机灵好学的名单,开始给陈詹、李学境和赵满财调配人手。
  这些项目比修水利还重要,不论是正在挖水库的,还是正在操练的关帝军,只要上了名单,都必须立马向各自统领报道。
  当然,这些人的待遇也同时提高了,月钱都加了三到五成不等。
  秦川没把孟家庄的人手调给严三七,因为他的地盘在黑山。
  这段时间收留的饥民,大部分都派去了矿场,现在那里有一千七百多人手,两个高炉日夜开工,生铁产量从三四千斤提高到了一万两千斤左右,翻了足足三倍。
  严三七的任务就是利用焦炭改进炼铁技术,秦川相当于把黑山矿场交给他管理了,那里的任何人他都可以抽调,两座高炉也可以随时调用,优先权比陈詹还高。
  于是,严三七当天就去了黑山矿场,陪他去的是宋知庭,这两位都是矿场的高管。
  严三七管的是技术和生产,宋知庭则掌握行政和财务大权。
  赵满财为了给新东家留个好印象,当天下午就带着一伙砖瓦匠去了秦川划给他的地盘,开始盖火药厂。
  秦川当天就让人开建集体拉尿产硝的茅厕,并派人去太原、汾阳等地买硝石,有多少要多少,反正他有的是银子。
  陈詹和李学境则在各自的火器厂里指导匠人修建各种设施,陈詹甚至已经等不及了,当天就借用铁匠铺的炉子和黄泥,准备做模浇铸空心铁模具。
  秦川也一刻都不得闲,跟陈詹一道画图纸,捏黄泥,一直忙到深夜。
  娄烦和静乐两地的乡民也忙了一天,前者从早到晚在山上挖水库,后者在镇子旁边搭建临时住房。
  从明天开始,静乐的一千乡民也得上山挖水库了。
  秦川觉得,等到明年开春,娄烦镇会来个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