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章:一封书信抵万军
足下竟莫名与大王相抗,是足下忤君,对大王大大不敬,更是让天下臣民对足下不耻!且足下一怒之下于题诗午门,意欲何为?足下之罪,已在不赦。足下仅知小节,为爱一女,而失君臣大义,如何让天下人所效仿?汝这般行为,是陷大王于不仁不义之境地,是置大王的声誉于不顾!
昌素闻公忠义,不忍坐视,特进一言,可转祸为福,幸垂听焉。且足下若进女于王廷,侍奉大王于左右,实有三利。足下之女可受宫闱之宠,父享椒房之贵,官居国戚,食禄千钟,一利也;冀州永镇,满宅无惊,二利也;百姓无涂炭之苦,三军无杀戮之惨,三利也。公若执迷,三害目下至矣:冀州失守,宗社无存,一害也;骨肉有族灭之祸,二害也;军民遭兵燹之灾,三害也。
大丈夫当舍小节而全大义,岂得效区区无知之辈以自取灭亡哉!昌与足下同为商臣,不得不直言上渎,幸贤侯留意也。草草奉闻,立候裁决。谨启。”
其实这封书仅仅是明面上的,真正的书早已在昨夜姬昌派人秘密送到冀州侯府。
上面同样是阐明一些利害,同时姬昌提出要解除伯邑考与苏妲己的姻亲关系,旨在为了苏护不必过分介怀,能够不再碍于苏妲己许配给西岐而纠结。
其实姬昌这些举动苏护早就料到,只是苏护不想明言,就是在等待姬昌自己去提出来,毕竟冀州与西岐联姻这件事是苏护提出来的,且虽然苏护反了朝歌,题诗午门,苏护的本意并非是为了维护西岐和冀州的联姻,但是现在谁都无法去计较这些,姬昌很清楚苏护绝对不是为了维护他们两镇的结盟,而是想借着这个由头做点大事而已……
不过他们现在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谁都不能去做什么,也无法再去纠结这些。
在姬昌看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为了能够完全与冀州切断这些不必要的麻烦,他就只能去走这一步。
苏护其实题诗午门,反出朝歌时,就已经断定姬昌最后只能走到这一步。
即便是姬昌真的想不到这一点,不还有杜元铣,到时候自有杜元铣提醒一二,相信姬昌绝对会选择这般。
当然姬昌确实是这般想的,而其间杜元铣也助推了一把,就这样子三人最后敲定了。
苏护看毕,半晌不言,只是点头。
不过苏护内心却很不舒服,他只是脸上并未表现出来而已。
姬昌这封书信看似是在帮他,其实是在推卸责任,将西岐与冀州剥离,好似这一切都跟帝辛没有半点干系,这才是真正让人感到无言以对的。
若非现在苏护还有谋划,恐怕单单姬昌这封书信,苏护都会跟姬昌闹掰了。
姬昌信中所言,各个都是他苏护的问题,且将所有的矛盾点都指向了苏护,且没有提到任何他们间那见不得人的联姻,完全就是一副站在大商帝辛臣子的立场上去谴责苏护,这才是真正气人的地方,才是真的让人无言以对的地方。
不过苏护也不简单,他好似是未曾察觉到这一切一般,神情没有半点变化,更多是对姬昌书中所言的赞同,同时苏护顺手将此书递给苏全忠。
苏全忠看罢,不禁转向苏护道。
“父亲,此事……若是小妹进宫,若是大王对小妹不利,那该如何是好?”
“且若是小妹进宫,大王再反悔,到时候我们冀州岂不还要遭殃!”
“父亲还望三思而后行啊!否则一旦偷鸡不成蚀把米,那我们冀州恐怕就彻底要沦陷了,百姓遭殃,我们苏氏一脉也将彻底的断了传承!”
苏全忠与苏护事先曾有过交流,而苏全忠所言亦都是苏护所告知,让其这般去复述的。
“世子不必纠结,我家君候已经上书朝歌,相信不日大王的旨意就会抵达冀州,到时若大王准侯爷归降,此事自不必再担心,但若是大王不肯,那此事便作罢,你我两军继续厮杀即可!毕竟各为其主,我西岐效忠大商,就得听从大商的王命,若真到了那步田地,还望苏侯及世子能够谅解我西岐的苦衷才是。”南宫适当即开口,神情淡然的说道。
当然南宫适此言看看句句谦虚有礼,但实则是咄咄逼人,那气势凛然。
南宫适说到此处,没有理会苏护、苏全忠父子的举动,当即继续说下去。
“君侯不必再犹豫。如允,以一书而罢兵戈;如不从,卑职回覆主公,再调人马。无非上从君命,中和诸侯,下免三军之劳苦。此乃主公一段好意,君侯何故缄口无语?乞速降号令,以便施行。”
南宫适根本就不给苏护、苏全忠父子丝毫的时间考虑,更不愿意去听他们父子在这里演戏,毕竟南宫适很清楚,姬昌和苏护已经敲定,此事就这般去做。
而苏护、苏全忠父子刚刚阴阳怪气的在这里瞎扯,他南宫适岂会听他们瞎掰。
南宫适虽然是武夫,但亦懂得一些谋略,尤其是他来之前,姬昌曾百般交代,让其不能弱了气势。
在姬昌看来,他和苏护是需要一直保持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但是他们座下的将军和世子们,可以去火药味十足,甚至是可以撕扯,甚至是不留情面。
对于这一切,都不会妨碍什么,更不会让他们下不了台面,有些事情能够争取的还是可以去争取的。
“罢了,既然姬伯这般言语,且甚是为我冀州,那我苏护又有何在乎其他,南宫将军可回营回禀姬伯,我苏护等他的好消息。”冀州苏护深吸口气,淡淡的看着南宫适说道。
苏护很清楚南宫适的心思,也明白了姬昌到底想要做什么,随没再去多说什么,省的到时候反倒是闹得双方不愉快,结盟不成反倒是结下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