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点小蜂蜜 毕竟节日是浪漫,我猜大家也都心存柔软

  一勺蜂蜜:
  方蓁影在家闲了好几天,翻还是高中时候写的纸条。
  看见和周若谷共同的朋友写的纸条,差点笑死。
  是高三她要过生日恰好高考体检,朋友问他给方蓁影买了礼物没。
  他说没,我看见她就给她说一声。
  朋友说,那你要做好看不到她的准备。
  他说,不会的,我刚刚看到她了。
  朋友问,那你说了吗。
  他说,没有。
  这件事是离高考没多少天方蓁影才知道的。她的礼物,据说是周若谷委托另外两个朋友在校外的小超市精挑细选很久选出来的。
  即使方蓁影最后并没有拿到手哈哈哈。
  周若谷的生日在清明节(真的很奇葩),方蓁影给他送了一大罐牛轧糖。
  后来很久后,(当事人和我说的是读大学都两年了)他给我说,那一罐糖他没有跟女孩子分过。方蓁影问,你全部自己吃了?
  他说,差不多,觉得腻了才给同性朋友分。
  方蓁影说,乖你这全吃了要是快考试的时候龋齿咋办哦,我得多大罪
  他说,没事,反正你也放心学了,我放心考了。
  过了一会他又说,谁知道后来和你在一起了呢。
  两勺蜂蜜:
  陈知之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看上吴怀风的。一个几乎是痞子一样的猴精儿。
  我开玩笑说,你这是来体验生活啊。
  然后陈知之很认真的跟我说,他笑起来特别像窦骁。
  据吴怀风说,进校那年的艺术节,器乐专场,陈知之还穿着一身黑的表演服,被他看到了。
  心想,这是哪个女的,真他娘的好看。
  然后发现她和徐冽走得近,就要江尚别帮忙要了联系方式。
  之后的勾搭过程我并不清楚。
  总归也就,一起吃饭,一起上学放学,周末一起回家一起图书馆写作业看电影啊啥的。
  陈知之说是她先告的白。如果硬要说的话,更主动的是她。
  她说,吴怀风有事没事喜欢在网上和她聊一些有的没的。推荐歌啊电影啊书啊。
  最后她受不了这打太极的了,直接问,吴怀风,你是不是想和我搞对象。
  吴怀风说是。
  然后两个人又一起去看了一场电影。
  陈知之看完后在走之前,放了张小纸条到吴怀风的外套口袋里。
  我说,你这纸条他竟然能找到啊,是我的话,可能就跟着衣服一起洗了。
  陈知之莞尔一笑,说:“我和他分别的时候提醒他了。”
  无论过程怎样。总之,之后走廊上除了小徐和小江之外呢,又多了小陈和小吴。
  半勺蜂蜜:
  林焱高中栽在周煜那儿,发奋考到首都最好的外国语大学,想着就是能离周煜近一点,结果两个学校虽说在一个区,坐公交也还有这么远。
  然后就是,各自努力,也没有可以联系,最密切的一次联系是返校宣讲,给学弟学妹介绍经验。
  林焱觉得很尴尬,总不能说自己是为了欣赏的学长才去学语言的吧。
  陈知之和林焱在一所学校,陈知之学法语。林焱说你这法兰西野玫瑰太高端了,我是为什么脑子抽了要搞个泡菜味的语言来学啊。
  陈知之随便安慰她两句,就又和新的小男友打电话去了。
  徐冽知道这个说辞了冷笑,说,你这难道不是想南韩的游戏产业比较好吗?难道不是周煜想往那个方面发展吗?
  被说中了心思。林焱默了。
  之后林焱也就努力学习,毕竟还是对语言有点兴趣,再怎么说,专业能力还是要过硬。出了趟国,回来又忙着弄学分,然后毕业,东闯西跑找工作。
  周煜没有听家里的安排再继续读研,真的自己整了个游戏有关的项目做着。
  林焱说是不管人在干嘛,自己活自己的。其实还是暗戳戳地默默关注。
  最后还是忍不住自己联系了周煜,说自己可以贡献一点微薄之力云云。
  后来徐冽知道为什么听说周煜之后打听过林焱的消息。那次返校宣讲为什么两个人看起来熟得离谱。
  林焱高一放高考假的头一天,等高三教室几乎要搬空了,把周煜堵在走廊,一个熊抱,又塞了一堆吃的。
  所以其实你之后高中你们还有联系对吗。徐冽才这么问。
  林焱点头承认。
  那个时候林焱已经是周煜手下混吃混喝的员工了。
  林焱说,周煜长这么大,估计也就叛逆过这么一次,没有听家人的安排。学神苦啊。
  徐冽问,那你现在,你们俩,各自怎么想?
  林焱耸耸肩,说,就那样呗。互通有无相互进步多好啊。
  最后林焱很认真地说,我们早就过了十几岁那个年纪了,现在也不清楚当初除了欣赏和体恤还有没有别的心意。总之现在,怎么说呢,亦师亦友,他还是很厉害的人。就继续努力吧,一起。
  “这样不会辜负我曾经为他那么努力过,也不会辜负他这么鼓励我。”
  三勺蜂蜜:
  小徐原型同学还不知道我这么编排她。我挑了这个特殊的日子告诉她。
  她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说,她就开开心心和小江原型同学一起祝大家节日快乐吧。
  小林同学的故事,有点想讲完,但是又觉得好麻烦啊哈哈哈。看情况慢慢讲吧。我和炸鸡先去过节再说吧!爱大家!
  徐冽曾这么写:
  “情人节是九枝黄玫瑰,巧克力蛋糕和石雕的鸟;是飞机的尾迹划过月亮久久不散;是太平洋的海风将发丝粘在额头。情人节这天,想着应该有谁来偷偷为我在海岸边架起篝火,我们在日落前拾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