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走访企业

  后来李康来上调到市委任副市长,对于这个一直忠心跟随自己的秘书,也进行了妥善的安排,把他放到乐平乡任党委书记。而此时,雷志刚当乡长已经好些年了,却一直没有动弹,因为他的舅舅退下去了。
  他心里自然是非常窝火的,想当年,我当副书记的时候,你还跟在我后面屁颠屁颠地叫我雷书记,叫你干啥就干啥,可现在却倒过来了,我不仅得毕恭毕敬地叫你赵书记,一切工作还都得听你的,你他妈就是运气太好了。
  所以,虽然表面上雷志刚对书记说的话是言听计从,但是内心却是非常排斥,尤其是他觉得赵海东有时候过于死板,遇事不知道转弯,一点都不活络。对工作也过于认真,抓工作过于实诚,搞得自己很累,都没有时间消遣。
  立秋总算是听懂了,但她还是有些不明白,他说的那句,要她和赵书记搞好关系是啥意思?
  “哎,你这个也听不懂吗?他这是心里酸溜溜呢,巴不得赵书记犯个啥错误,工作上找不着错,就希望他生活作风上出个啥问题就好。这人哪,就是心思不好。你可千万别上他的当,别站错了队。在这个圈子里啊,你跟谁站一边,都不好。你要想清静,你就别站队,保持中立,谁也不得罪才是最好的。”王青峰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立秋上了一课。
  “哦,原来是这样。看样子这小小的乡政府,关系还真是够复杂的,我头都大了。”立秋皱眉。
  “现在乡里就是明显的两个派别。有些人巴结赵书记,有些人巴结雷乡长。恐怕只有我和你两个人,是保持中立状态。”王青峰说道。
  立秋来了以后,办公室主任张广良帮她跑上跑下,办理调动手续,安排住宿和吃饭等问题。乡里领导的房子很紧缺,正好有一个党委委员调进城,张主任便把这套一居室的小房子安排给了立秋,正好和王青峰是打对面。
  经过几天的了解,立秋已经基本上熟悉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她参加了自己来以后的第一次党委班子成员会议,立秋在村里工作这么多年了,和这些班子成员也都比较熟悉了。
  当赵海东宣布分工调整,由杜立秋分管企业办和招商工资工作时,还是引发了不小的震动。有幸灾乐祸的,有为立秋担忧的。在大家看来,这两项工作都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县里对这两项工作都是有考核指标的,责任与压力巨大。
  乐平乡是一个工业经济不发达的小乡镇,工业企业少,工业项目也很难招进来落户,所以这两块工作,几乎每年都是排位倒数。
  而现在的赵书记偏偏就是个好强的人,他去县里做了检讨,那分管领导肯定也是被骂个狗血淋头的,所以,虽然都知道这两块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是谁都不愿意管这两块工作。
  对于杜立秋来说,虽然青峰之前已经和她说过这些事,但是她倒没有太多的怨言,她反而更喜欢这种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而且,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作为一个新人,资历最浅,最没发言权,你更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安排什么工作你就安心做下去吧。
  她做事一向非常认真,尤其是对于自己不熟的工作,她很快就投入到了自己分管的工作中。她先是找到企业办主任丁南华,和他整整聊了一个下午。她已经对乐平乡的企业分布情况,主要产品类别,优势,劣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她还了解到,企业办与招商办是合并在一起的,总共也就三个人,丁南华是办公室主任,年纪五十多了,离退休没几年了。
  另外两位,一位是前两年从部队转业的,叫孙海,小伙子虽然年轻,但是似乎没有太多的工作热情,整天沉迷于打牌。另外一位是今年刚考入的公务员,一个长要甜美的小姑娘,叫杨小颖,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喜欢化妆扮美。
  她不由得皱眉,既然这么重视经济工作,为什么干部力量这么薄弱呢?
  丁南华似乎看出了她的疑惑,便说,“我们这块工作,压力大,事情多,但是没有什么甜头。不象他们计生办、土地办,工作清闲,还有好处,年底资金都更多。所以,想来我们这里的干部肯定就少了,基本上都是安排这些新人进来,而且人员变动比较大,除了我很少换动,其它人几乎年年换。”
  立秋听了,心里暗叹,这里面的道道还真是多。先不管这么多吧,自己也不能太急于求成,慢慢来。
  她又找了其他两位企业办的干部单独谈话,一来是和他们迅速熟悉起来,鼓励他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有热情。二来也是想听听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与建议。
  孙海是个直性子,“杜乡长,咱们乡,发展发展旅游业和农业还差不多,要发展工业,真是不适合。到处都是山,又没有什么矿产资源,穷乡僻壤的,交通又不方便,一条烂泥巴路,人家大老板谁愿意跑到你这里来办企业啊。”
  杨小颖则显得没有什么太多的个性,“杜乡长,我也是刚来,对乐平的情况还不是太了解,反正我肯定会听话的,你怎么说,我就怎么做。”
  经过这么一聊,立秋心里也有些忧虑了,大家对发展乐平的工业经济似乎都很不自信,也提不起兴趣。这样下去可不行,如果自己都没信心,那还怎么做工作。
  她也没有和大家说太多,只是浅浅地笑,鼓励他们要有信心,没有发展不起来的经济,更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她不喜欢语言上的过多承诺,她希望从行动上来证明自己。
  要想发展经济,一方面是要做大做强现有的工业企业。另一方面就是要招进好的企业和项目。立秋打算从扶持壮大现有企业开始做起,如果本土企业在这里多年,效益不好,乡里对企业不闻不问,那新的企业又怎么有信心进来呢?
  她开始带领企业办干部对境内的十多家工业企业进行逐个走访。这些企业上了规模的只有两三家,其它的都是一些手工作坊式的小厂,或是电子加工厂。
  这天,立秋来到了一家叫做名叫绿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企业,据丁南华介绍,这家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一次性筷子,是个老企业了,生产的产品销售到了国外。企业老板是乐平乡本地人,姓易,叫易顺民,腿脚有些不方便。
  见到易顺民的时候,立秋还是有些吃惊,这是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黝黑的肤色,长相比较普通。只是他的腿却是跛着的,走起路来有些摇摇晃晃。
  丁南华给易顺民介绍杜立秋,“易总,这位是我们乡里新来的杜乡长,分管企业这一块。”
  “杜乡长,你好,欢迎来我们公司指导工作。”易顺民显得有些受宠若惊。他的企业成立也有七八年了,但是除了乡财税所在收税的时候,会上门来催税,其它时候,基本上见不到乡干部,更别说是乡领导了。
  “易总,打扰你了。我是刚上任的,想来了解一些你们企业的情况,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得上的,你有些什么困难和问题,也都可以和我说,我会尽量帮助解决的。”杜立秋握住了易顺民的手。
  易顺民赶紧沏茶倒水,还安排工作人员拿来软中华香烟,分别发给大家,一人一包。
  杜立秋用手制止了,“易总,不用这么客气,我是来了解情况的,是为企业服务的,你搞得这么客气,下次我都不敢来了。”
  “杜乡长,您太客气了,能来我们企业,这是我们的荣幸,喝杯茶,抽根烟,这不算什么吧。”易顺民心想这个杜乡长还真是表面挺客气的,但是内心肯定还是想要的。现在这些官员,下基层,不就是图有点好处吗。
  他还是坚持要给大家发烟,杜立秋正色道,“易总,你把烟收回去,茶水我们喝,但是烟我们是坚决不能拿的,如果你坚持要发,那我也只能告辞走人了。”
  丁南华听到杜立秋这样说,心里有些觉得她小题大作了,在乡里工作,到村里或企业,发包烟,这是很正常的,你不拿,人家老板反而以为你看不起他们呢。
  易顺民有些尴尬,但还是识趣地收回了烟,“杜乡长,你这可真是让我”
  “易总,这烟就算了,咱们也不是一般的熟人了,不用这么客气了。咱们还是先谈工作吧。”丁南华赶紧打着圆场。
  “对,易总,我到企业来,是真心实意地想帮你们解决点实际问题的。能不能和我介绍一下你们企业的情况,看你们企业发展得还是挺不错的。还有,你的创业经历,能不能说一说,我挺感兴趣的。”立秋接过话题。
  易顺民听他们这么说,便也放下心来,看样子也有不爱贪小便宜的官员。“杜乡长,那我就给你汇报一下咱们公司的情况吧。希望领导能够多支持下我们企业。”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