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书院弊病我知道

  第三十一章
  自从还是七国争雄之时,秦国变法,开启了科举,大秦便有:天下英才为我所用的慨叹。秦国以武立国,又占了文运,所以才能在短短的五十年先自强,然后强力并吞四国,从而文治天下稳稳地度过一百多年,并且国力蒸蒸日上。
  科举在初始时科目极其简单,因为还是以推荐为主,考试筛选为辅,在大秦立国之后开始精益求精,夫子创立书院,又把文试推到一个最高点,渐渐地形成一套完成的体系体制,如今的三试,以京考进士为重,进士科又侧重试策问。都是出自夫子手笔。
  在科举近二百年的推广中,也不乏产生“贫富之争”“南北之争”的波澜,但在大秦三代明君和千年一出的夫子斡旋,改进下,如今已是有条不絮。
  所以,活人多把科举制大兴归功于夫子,以至于大多读书人打心眼里认为科举制就是夫子弄出来的,尤其是寒门子弟因为夫子彻底把推荐制抹除,给了贫寒读书人相对公平的境遇,更是把这个概念铁板钉钉的供奉起来。
  到了今上当政的时候,寒门子弟起势已不可挡,尤其是书院出来的寒门子弟多少有些抱团取暖的意思,更有甚者,自己是寒门出身,更愿意赏识毫无根脚的贫寒读书人,将来也好做助力。
  当然,科举的福祉远不仅仅如此,在严格的科举制度下,一些饱学之士也有马失前蹄或者生不逢时的时候,这个时候京城就兴起了另一种博眼球的方式“榜下扬名”,就是投文于书院,文坛名宿,官场贵人等,祈求能够得到赏识,从此在京城有一栖身之地,免去两年之后千里跋涉来京赶考的困顿和疲惫是一个目的,更接近政治权力中心才是更重要的,比起州县,京城紫贵如云,无疑是攀龙附凤一举跳出困顿的几率倍增。
  所以虽然大考在九月,全国各地大量的士子寒门在八月初就涌入长安城,四处投名刺门状,内里也是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京城权贵的代表礼部侍郎韩梅陵,另一个是书院代表门下省给事中方山溪,别看他俩的品级不高,但个中忌讳和玄妙还真不是一入京城四顾茫然的初哥所能了解的。
  京城规矩多,上什么台阶,走什么桥,那都是上讲究的,门槛儿太高,容易摔死自个儿,门槛儿太低,又无法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两个官职刚刚好能上传下达,又是饱学之士才能胜任的职位,所以这个门槛儿是最合适的,京城居不易,那其中所费的心思自然是前人搜肠刮肚摸索出来的经验。
  无论是勋贵所需的智囊还是鱼跃龙门之后的寒门显贵所求的助力,都要有新鲜血液的进入,来补充更进一步凡鸟变凤凰之后留下来的空缺,所以,有幸能留在京师的士子寒门远远超过了榜上留名的人数。
  相比方山溪的得意,出身定远侯府的韩梅陵其实更加严苛,一个是大家子弟的气质,另一个是所谓权贵其实更加需要能够做事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做锦绣文章的花瓶,而方山溪乃是纯粹文人出身,骤然得势,又偶然成为寒门抱团儿中遴选人才的话事人,难免会被一波又一波夸张的奉承和对花团锦簇的文章所牵扯,手上和嘴上难免就会松一些,看起来门下给事中的门庭倒是比侍郎府还热闹。
  最后一个独立于朝堂之外的去处,就是书院。书院这边已经结束招生,但并不影响有人往内里投书,但今年的投书远远低于往年,自然是因为夫子出游的原因,从前夫子虽然也是白衣,但大秦朝堂和所有的读书人都不会这么看,因为夫子是可以随时入宫,随时面圣的,而大多夫子的建议,都被三朝皇帝毫无保留的采纳,朝堂之上,又有多少权贵出自书院,其中的香火情百年不衰。小夫子上任半年有余,甚至连宫里都没去过,朝堂之上又能有什么根基。人情冷暖往往是那句话:市井多深情,文林心难映。诚不为过。
  李惊澜当然不会在意这些,只是几个老教习有些抱怨,世风日下。
  “大家不高兴,是因为从前夫子是一棵大树,可以替天下读书人遮风避日,夫子在他们眼中还是点石成金的仙人,毕竟能够上达天听的,还十中八九的,在大秦一个巴掌就能数的过来,而夫子还是妥妥的那个大拇指,所以,外面的那些人现在很失望,可作为书院里的教书匠,几位老先生却又计较些什么?”李惊澜笑着说。
  “总是觉得人走茶凉,非读书人之所为!”
  吩咐小丫头去给几个老先生倒茶,李惊澜和几个老教习围坐在凉亭的石桌前,右手食指中指轻叩石桌半晌后,才轻声问道:“几位老先生,我有几个问题想请教。”
  “小夫子客气了!”
  “我一直不明白,老师为什么悄然下山,也不明白师兄的顺水推舟,我想大家也都不明白,老师和师兄把书院交给我,到底是什么意思?”
  见几个老头面面相觑,李惊澜继续往下说。
  “既然先生们不肯赐教,那我说说我的看法?”
  “以前我与其是说是赶鸭子上架,倒不如说是被师兄哄上山来,直到今天,我才隐隐约约想到些什么。”
  见几个老夫子也不搭言,李惊澜便自顾自的说下去。
  “如今朝堂的三省六部大小官员,无论是勋贵还是贫寒子弟跃龙门,其实多出于我书院,这是我书院一直引以为豪的,也是天下读书人独宠我书院的原因。往日夫子坐镇书院,朝堂紫贵川流不息,每逢大事,总是冠以请教,实是来敲敲老师的边鼓,以免朝堂之上踏错步子说错话,一朝失蹄万劫不复。事实上,老师再怎么隐晦,总是不希望弟子们有所闪失,难免话头话尾会露出一点破绽,所以朝堂上的书院弟子,便多了一份安稳。”
  “可这还是老师的想法,大秦的朝堂成了书院的一家之言,书院的弟子把这份安稳变成了结党营私不思进取的依仗,所谓的十年寒窗的君子风度,就成了像方山溪等一朝得志,趾高气昂,视苍生如粪土,视功名利禄如美味的新贵放开手脚的遮阳伞,看看今年的风评就知道,如此这般,已经背离了老师创立大秦书院之初衷。”
  “就连今朝不计功名的老先生都对书院门可罗雀而感到失望,倒不是说老先生们有了骄纵之心,实在是百年书院,百年夫子这棵树太大了,不知不觉中,书院里都有了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习惯。”
  “而夫子总有一天会走的,夫子走了之后呢?有人自然会说不是还有太子么?可再往后呢?当这棵大树轰然倒下的时候,我们的书院,我们的夫子是不是就成了天大的笑话?”
  “所以夫子知道了之后扔下摊子跑了,所以近圣的太子不愿意接这个摊子,所以他们不负责任的让我来背这个锅。”
  李惊澜一面思索,一面一口气将自己的推断说了出来。
  几个老头白眉紧皱,很长时间说不话来。
  十年寒窗无人问,是一个道理,就像院门外的士子白丁,有多少人的初衷是求得一个安稳,有多少人求得是一份富贵,又有多少人是求得一个抱负?曾经贫寒的读书人没有希望,没有未来,所以他们也不敢抱怨,没处抱怨,后来,科举制给了他们希望,给了他们一个可以追逐的梦想,让他们不再郁郁而终,不再学富五车而无人问津,他们学会了挺直脊梁,而后,书院有给了他们遮风挡雨的场所,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们可以和勋贵相持,力压武夫,在朝堂之上大声说话。他们以为这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寒窗苦读应该得到的报酬。他们太高了自己的下巴,张开了自己的大嘴。
  就像此时书院外面的群情激奋一样,他们认为,我们就应该被赏识,夫子就应该照顾读书人,天经地义。
  就像几个老教习觉得,半箩筐的投书比起往日的七八箩筐,这是瞧不起书院,这是世态炎凉。
  所以,夫子觉得自己错了,所以太子不肯接这个担子,因为他们都是智者,所以夫子悄悄给李惊澜留下二十二个字“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不仅仅是给弟子张目,更是给书院留下一颗种子,传道授业解惑,夫子最后的这一手,才是完完整整的把师者诠释了出来。
  书院是大秦的书院,书院是读书人的书院,书院不仅仅是过去,现在,更是将来的书院,夫子说得清楚,太子听得明白。而李惊澜也终于没有辜负两个人,他也悟出了这个道理。
  几个老教习也在思索,前些日子门庭若市的美其名曰探望老师的弟子们,还不是兜着圈子探听夫子的去处,以及夫子此举的打算?如今夫子浩渺无踪,便有许多时候朝堂之上何曾有人来过?
  所谓的借今日投贴抱怨,又何尝不是对半年来江河日下积累起来的怨气,一并爆发出来。自以为道德文章已经烂熟于胸的老先生们,这才扪心自问,觉得小夫子说的确实有道理,当下也解开心结,这才真正的认同了夫子和太子把偌大一份产业交给面前这个年轻人,远远不只是亲近,更多的还是对他有绝对的信心。
  几个人站起身来,齐齐对李惊澜深深的施了一个礼:“夫子!”
  这次,没有前面的那个“小”字。
  一旁端着茶壶的裴小环,望着几个平时私下里没少嘀咕哥哥的老先生弯腰施礼,笑意盈盈,心想:这还差不多,以后就不再拔你们的胡子了,本姑娘可是知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有仇必报,有恩也必报,这个道理的。
  老先生们告辞走后,剩下李惊澜独自一人喃喃自语:
  知道不知道,只有我知道,
  知道做不到,还是不知道,
  若是真知道,便可乐逍遥。
  老师,你可逍遥?
  老师,你在哪里?
  老师,你在远方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