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章 兵进福冈
张维贤掷地有声的说道,同时看向内务府总管李旦:“其他的事情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件事情不行,哪怕是把倭国打烂了,一样要打。”
李旦当然知道这话是对自己说的,李旦可不敢反对,连忙说道:“当然,这是必然的。”
张维贤是什么人?英国公府的继承人,未来军机处的几把椅子肯定有张维贤的,说不定能做到军机大臣领班的存在。如果是为了公事,李旦还敢说点什么,可是为了战事,李旦不敢说,军中张维贤有绝对的权威。
轻轻的点了点头,对于李旦的反应,张维贤很满意,这才对!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说战术!”张维贤目光从在场的人脸上扫过:“此战本帅准备分为三个阶段来打,第一个阶段是建立稳固的基地。由皇家水师由对马岛出兵,直取倭国福冈,这里是倭国重要的港口。”
“倭国入侵朝鲜的重要基地就在福冈,拿下福冈之后,大军直取这里,也就是肥前名护屋,这里驻扎了倭寇的援军。”
张维贤点了两个地方,然后大声的说道:“大军由福冈登陆之后,一战而定九州岛。”
打倭寇,战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直取如果京都,然后攻打丰臣秀吉的老巢名古屋,这样可以速战速决,然后在回头收拾倭国的残局。另外一个就是分而占领,先打九州,然后在进攻倭国本岛。
两种策略各有优劣,就看为将者怎么选择,显然张维贤选择了的第二种。
在张维贤看来,打下九州,大明就有了一个稳固的后方,然后可以慢慢的向倭国推进。到时候国内的商人可以到九州站住脚,一旦大明占据了九州,以大明水师的实力,倭国想要夺岛,根本就是不可能。
“拿下福冈之后,水师进驻这里!”张维贤在这一次指了一个地方,正是倭国本岛和九州岛隔海相望的那条海峡,它的名字叫做关门海峡,后世著名的马关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署的,张维贤一眼就盯上了这里。
一旦皇家水师进驻关门海峡,九州岛就真的被关上门了,九州岛上的倭寇想走也走不了了。
根据东厂的情报,倭寇在肥前名护屋摆了十万大军,是倭寇准备的援军,如果把这里的倭寇援军也歼灭掉,那事情可就好办多了。在这里集结的大军其实主要是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蒲生氏乡、伊达政宗他们几个人了。
“戚金,俞咨皋,水师攻占福冈,没有问题吧?”张维贤看着两个人之后开口问道。
戚金和俞咨皋同时站了起来,大声的说道:“大帅放心,肯定没问题。”
张维贤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了李如松和曹文诏:“拿下福冈之后就看你们的了,大军直扑肥前名护屋,这一战不但要打的漂亮,而且还要打的速度,不容有失。”
听到张维贤的安排,李旦神情有些复杂,有些想说,还有些不太敢说。
“李旦和魏朝,你们二人负责联系倭国之内的倭国将领,我们是为了杀丰臣秀吉,是为了解救日本国王,只要他们愿意投降,并且跟随我们攻打丰臣秀吉,我们是愿意接纳的。”张维贤再一次开口说道。
这两个人对倭国再熟悉不过了,这件事情交给他们做在合适不过了。
听了张维贤的话,李旦顿时就松了一口气,他非常害怕张维贤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打过去,那就真的坏事了。现在张维贤没有这样选择,其实也是再好不过了。至于派人去联络,李旦直接就想到了一个人,他就是德川家康。
作为李旦的老主顾,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李旦深知德川家康的为人。
德川家康不但能力出众,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他的野心很大,同时也和丰臣秀吉非常的不对付。只不过打不过丰臣秀吉,完全没办法,只能臣服于丰臣秀吉。其实在李旦看来,哪怕大明不出兵,倭国自己也会打起来。
丰臣秀吉朝鲜一战,损失惨重,手上的牌都要打光了,自己的那个老朋友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显然不会啊!
不过李旦知道自己阻止不了这一战,勋贵想打,士绅也想打,这一战没人能阻止的了。勋贵想捞军功,顺便发大财,阻止他们,自己估计就会被吞成渣。不过去策反自己的老朋友,或许是一件可行的事情。
张维贤则是在想另外一件事情,劝降可不单单是劝降,劝降的人那是要为大明作战的。
其中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需要倭国自己人去做,那就是抓住倭国的天皇,大明需要在倭国扶持自己的势力,但是单一的一股势力是不可行的,必须双管齐下,或者多管齐下,而倭国的天皇是一个非常好的筹码。
倭国天皇的存在非常有利于大明在倭国的统治,这一点是必然的。
无论为了什么,倭国的天皇都握在大明的手里面,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明对这个在清楚不过了,张维贤相信陛下肯定会派遣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来做这件事情,而且会做的非常好。只不过这个心思不能说,说出来反而不美了。
“本帅宣布,现在开始倭国之战的第一战,水师明天一早出征福冈,大军从釜山港出发,坐船直奔福冈。”张维贤目光严肃的扫过众人:“本帅只有一句话,那就是三天之内,本帅要在福冈看日出。”
福冈。
这里是倭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港口,也是大军征伐朝鲜的基地,只不过这里这些日子的气氛可是非常的紧张。
自从九鬼嘉隆的水师被歼灭之后,大明的水师可没少对福冈骚扰,驻守在这里的倭寇也有一万多人,可以说是担惊受怕。前些日子丰臣秀吉派了使者想和大明议和,但是大明的将领根本就不理这茬。
只不过水师被消灭,对马岛被占领,海岸线被明军封锁,福冈对朝鲜的情况一无所知。